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论朱敦儒的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人汪莘有一段独具见识的词评:“唐宋以来词人多矣,其词主乎淫,谓不淫非词也。余谓词何必淫,顾所寓何如耳!余于词所爱者三人焉。盖至东坡而一变,其豪妙之气隐然流出言外,天然绝世,不假振作。二变而为朱希真,多尘外之想,虽杂以微尘而其清气自不可没。三变而为辛稼轩,乃写其胸中事,尤好称陶渊明。此词之三变也”。(《方壶诗余》自序)。他在这里,把苏拭、朱敦儒(希真)、辛弃疾三家词看作为宋词的三次变革。由于这是宋代人评宋词的话,——这表明,至少在宋代一部分人心目中,朱敦儒是一位重要的词人,他在当时的词坛上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周济的"比兴寄托"词学理论的提出之前,虽然也时有人倡导,但却都无甚影响.而在晚清民初山河破碎之时,以美刺为内容的"比兴寄托"有了接受的条件和允许其发展的空间,为晚清民初词学思想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词汇化和历时的角度对汉语离合词中"生x的气"等相关格式的产生与来源进行动态考察,分析"生气"、"帮忙"、"上当"、"随便"、"捣乱"、"吃醋"等一系列词的成词和"生X的气"等相关格式的产生过程,用话料事实指出"生X的气"等格式产生的来源基础是"吃X的醋"格式,并在理论上探讨此类新的语言格式演变产生的动因和机制,认为是这类"离合词"在词汇化与去词汇化的两种演变过程中,汉语整合造词造句和类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可归纳为"气之精神",中国古代服饰普遍贯注了"气之精神"。古代服饰稳定的形式、总体特点以及用色制度等都体现了一脉相承的"气"的完整性和稳固性,然而另一方面,这种"气之精神"也不可避免地给服饰的多样化发展带来限制。  相似文献   

5.
从张炎《词源》论姜夔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后人多以"清空骚雅"说姜夔词。然"清空骚雅"究竟是何义,则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其"清空骚雅"可用九个字概括,那就是:意之清、境之空、风之雅。  相似文献   

6.
经过晚清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反复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国找到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国家建构新模式,即从过去的"同质性"建构走向多元一体思维下的"关系性"建构.围绕"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转变这条线索,透过晚清、民国和新中国各个时期对"中华民族"一词的表述变化来展示中国进行民族国家建构的思路变化,并以此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新概念的形成过程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古典诗词作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是非常注重"意在言外"的意境美的.所以"清空"作为词的一种风格,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它指的是一种空旷深远、挺拔超选、而又韵味深长的艺术境界.能够达到此境界的诗词作者,不但要具备非凡的写景抒情的能力,同时他的人格也应是"清"与"空"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感到"与"觉得"这一对心理动词的共同点,对两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并确定了两词的性质;同时,通过对大量语料的考察,分析了两词在选择搭配成分时的不同,进而在句法上实现了对两词同中辨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文学创作中出现了大量的以词存史、以史入词、以“词史”品词的情况。而闽中词人谢章铤继陈维崧,周济之后不仅在词学理论上对“词史”意识进一步发挥,而且在词的创作中也体现出极为强烈的“词史”意识,为我国古典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我国晚近词坛上不容忽视的一位重要作家。  相似文献   

10.
一鸣 《科技信息》2005,(3):23-24
自从新一届领导人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以来,"和谐"就迅速成为一个流行词。网上搜索"和谐社会"4个字,竟然出现25.5万多个结果。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和谐社会"这个新流行词已经热得发烫。不仅是全国"两会",就连乡镇干部、村干部,现在也都把"和喈"两字挂在嘴上,甚至逢会必讲要"构建和谐社会"。以前,每听到这个词,总让人感到  相似文献   

11.
文廷式在晚清词坛异军特起,独树一帜。其词作追步苏辛的风格为历来词论家所认同。近来一些论词者将文廷式划归为临桂词派,然而根据文氏具体的的词学宗尚、创作风格来看,文氏论词力斥柔靡,济以豪宕并反对时人斤斤计较于音律;在创作上,他主张步武苏辛,多元并融,其词学宗尚与以"清季四大家"为中坚的临桂词派迥然相异,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2.
罗山方言中"昝"可构成"这昝"、"那昝"、"多昝"和"可昝"等词,这些词的语法功能各异."这昝"可充当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那昝"、"多昝"和"可昝"则可充当时间副词.这些都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体现出罗山方言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有宋一代,多有将"词"称作"乐府"的现象.就词与乐府渊源而论,二者本是一脉相承的具备音乐性的韵文作品,因而将词归入乐府无可非议.同时,这种现象也说明有宋一代,词体跻身庙堂,具备了"乐府"的某些功能,但归根结底,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还是宋人词体独立意识觉醒以及"尊体"的需求,继而引发了对乐府系统的再认知和再定义.  相似文献   

14.
对称与不对称现象是存在于语言世界的普遍规律,理应为语言学界所关注并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从理论上说"上"与"下"应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上"即有"下".但语言在受语言内部调节系统制约的同时,也受到语言外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上"的构词能力远大于"下"."上"和"下"构成的词和短语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语义也在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导致对称破缺的因素.主要以"上"下"构成的各类词和词组为例,用归纳法描写、分析其对称与不对称性.旨在以显性对称与不对称的实例为依据,找出它们发展演变的规律,科学地预测其演变方向,研究开发潜性对称与不对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词的"婉约"与"豪放"成因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分"婉约"与"豪放"两派,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受哲学影响.2. 由于词家精神气度、资质性情有异.3.文化习得不同.4.题材和主题选择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金初词坛上的“吴蔡体”以吴激和蔡松年为代表,吴蔡二词皆清健骨力,属于豪放一脉。吴词“运化前人诗句”,以“哀惋清朗”的词风抒发“故国之慨”;蔡词则追和东坡,以“俊逸清旷”的词风表现身宠神辱而欲超尘脱俗的情思。吴蔡体分别以吴、蔡为核心,先后存在两个次群体;追源溯流则可将吴蔡体与苏轼、元好问视为一个泛词派,与苏辛词派一枝而二朵。吴蔡体不仅对金代词史的发展,甚至在中国词史的演变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标记理论,认为重音是"焦点的口头标记形式",通常所说的"焦点标记词"应该属于"焦点的书面标记形式";通过时70部现当代文学作品进行定量分析的方式,考察了"被+NP+给+VP"与"被+NP+所+VP"这两类格式中虚词"给"与"所"的隐现规律,得出复合被字句中"给"与"所"的语法功能;在"焦点标记"理论基础上,文章通过论证得出,"是"、"给"与"所"都是焦点的书面标记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政治、语言与身份认同的关系探索构造"Ukish"一词的必要性;从形态学中构词法的角度探索构造"Ukish"一词的可行性."Ukish"一词的构造将加强北爱尔兰人、苏格兰人、英格兰人、威尔士人对英国的身份认同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英国民族和谐.  相似文献   

19.
"于"字的本体极有可能是一个表吹奏乐器之类的象形文字.但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早期材料中,其本义由于受到记词表义的限制,却很少在语言中使用.在古代文献里,"于"字一般都被用作借字记词的符号,除被用作国名和姓氏之外,多具有虚词中连词与介词的表达功能,有时也可与其他词共同构成复式虚词.  相似文献   

20.
艺术主体所养之"气"包括生理之气、心理之气、道德品质、精神人格之气,还包括艺术家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艺术主体所养之"气"的不同,转化为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气"就是人对自我本能、自我生命的体察,从而以自我生命去体合宇宙生气流行的大生命节奏。从文艺创作和批评的角度看,艺术家"养气"就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他在力求把握和艺术地表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