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尔盖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若尔盖湿地生态退化趋势显著,威胁区域和流域生态安全。笔者在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影响机制解析的基础上,围绕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外界胁迫作用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借助遥感与GIS技术,对1989年、2000年和2007年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明显下降趋势,3个时期的生态安全指数分别为0.514、0.423和0.373,2007年生态安全水平进入较差等级。分析认为,人类活动影响对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动态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需控制人类活动强度以维护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屏障建设就是构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体系,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以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叠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DEM高程数据,提取森林、灌丛、农田、湿地、草地、城镇、裸地7种生态类型为一级生态系统,依据不同生态系统构成及占有率,划分了森林、农业、湖泊湿地3种生态资源类型的6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点生态屏障区,并针对不同生态资源类型提出相应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3.
合理构建生态保护格局对于保护区域生态屏障,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沂南县为案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阻力面方法,利用国土现状调查数据及GIS技术,构建沂南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格局,识别全县生态保护区域、生态廊道和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节点,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结果表明:沂...  相似文献   

4.
叶昌林  邹新  余锦龙  黎湘虹 《江西科学》2011,29(4):529-534,538
随着湿地生态系统的严重恶化,对湿地生态维护显得格外重要。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药湖大桥高架跨越江西药湖国家湿地公园,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药湖湿地公园功能及湿地动植物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对改扩建工程新增和叠加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药湖湿地生态保护措施,并制定了施工期药湖湿地生态监测计划,为维护药湖湿地生态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非线性、非渐变的特点.通过分析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与生态稳定性的关系,建立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理论的方法对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稳定性的评价.结果表明,集对分析理论适用于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差异度i的取值可以反映出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及其管理水平.卧龙湖湿地系统目前为中度稳定,影响卧龙湖湿地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是政策法规,湿地水质、旱涝灾害系数、湿地景观格局、卧龙湖湿地的调蓄能力以及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等.  相似文献   

6.
生态分区即为不同等级的区域生态系统的确定。它表示陆地生物圈或其某一部分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不同等级的区域生态系统空间格局有不同的尺度和形成背景。区域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动态功能。本文根据云南实际,提出三个等级的分区单位,说明其含义,并提供了全省的生态区和生态亚区的系统并予以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对遵化市生态空间划定及安全格局构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遵化市生态保护为高等级的土地面积为234.53 km2,占总面积的15.99%;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丘陵,以及东北和西北部部分丘陵地带;2)遵化市生态保护优先区面积为261.2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26%,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南山区域,是生态保护红线区域;3)在北山、中道山和南山三大自然生态屏障的基础上,选取15处生态源地,结合7条水体生态廊道构建了“3屏、7廊、15片区”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青海东部大通地区的生态保护目标,划定生态保护核心区域,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以地质条件对生态系统的控制作用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脆弱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两方面开展大通地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表明:大通地区生态保护重要性极重要区主要沿达坂山、娘娘山北西向分布,面积占比29.27%;重要区分布在宝库河两岸的国家公益林、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区域,面积占比44.97%;一般重要区分布在北川河两岸,面积占比25.76%。基于地质条件开展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能更加精确反映研究区内的生态现状和功能特点,可为分区分类开展生态保护及构建绿色生态保护屏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专家咨询法建立湿地生态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价指数,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鄱阳湖湿地自然环境特征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空间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鄱阳湖湿地划分为生态渔业捕捞区、珍稀鱼类保护和水源保护区、越冬候鸟保护和血吸虫病防控区、生态水产养殖和重要鱼类繁育区、生态旅游和宣教区5个生态功能区,提出了鄱阳湖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议,为加强鄱阳湖湿地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安全格局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方法.确定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区域规划、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齐齐哈尔市辖区县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划分出相对安全等级,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市域空间格局概念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