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7月22日上午7时45分,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处,北纬34.5度,东径104.2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km。地震造成95人死亡,5人失踪,800余人受伤,紧急转移安置3.16万人。这次灾情发生10分钟后,省科技厅立即成立了甘肃省科技厅地震抢险救灾专家组赴灾区进行抢险救灾。其中,我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得楷为地震抢险救灾专家组副组长。根据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9月3日,刘国汉副院长带领院人事处、科研处等有关负责同志前往舟曲县泥石流灾区,慰问了我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在舟曲南山滑坡区域进行地质灾害勘查和灾害应急排查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3.
《甘肃科学学报》2013,(4):35-35
2013年8月9日,省科技厅召开岷县漳县“7·22”地震抗震救灾科技专家汇报座谈会,总结回顾了“7·22”岷县漳县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并对救灾科技专家组进行表彰。我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王得楷,高级工程师姚正学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4.
《甘肃科学学报》2005,17(4):111-111
由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工学博士王念秦等撰写的专著《黄土滑坡灾害研究》一书,近日由兰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5.
《甘肃科学学报》2014,(1):21-21
正近日,由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承担的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甘肃省突发性地质灾害特征及防灾救灾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超额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可观的防灾减灾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该项目通过对我省近30年来突发地质灾害的情况分析,以及对"5·12"汶川地震造成省内次生地质灾  相似文献   

6.
《甘肃科学学报》2005,17(4):102-102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洪涛等承担的“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区灾害防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基于调查统计第四纪、500年与50年以来滑坡泥石流活动与环境因子数据,分析了甘肃省中南部地区滑坡泥石流发育过程与环境变化关系,探讨了陆地系统脆弱性对区域滑坡泥石流活动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5·16兰州九州开发区因山体滑坡,造成一居民小区的楼房坍塌和7人死亡,这是多年来兰州市发生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地质自然灾害。灾情发生后,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按照上级部署,及时派专家到达现场,积极参加应急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8.
郝新民 《甘肃科学学报》2008,20(2):F0002-F000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波及甘肃省50多个县、市、区。其中,武都、文县、康县、徽县等地灾情比较严重,引起了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频发。截至5月17日17时,我省因地震灾害遇难达364人,受伤7040人,失踪22人;房屋倒塌51.82万间,损坏144.31万间;受损学校6672所;紧急转移安置179.7万人。据悉,这次地震是甘肃省近30年来破坏最严重、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由我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研究会理事长王得楷研究员为团长的“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及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考察团一行13人赴日本考察。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的《地质灾害预防科普知识手册》近日出版。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为《地质灾害预防科普知识手册》题写了书名,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分别题词。手册和其他相关出版物将陆续发放到甘南、陇南、天水等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群众手中,帮助当地群众初步掌握相关预防知识和方法,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