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丙酸为原料,经合成2-氯丙酸的中间步骤,成功地制备了乳酸。讨论了每一步反应的实验方法及结果,设计了相应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为该工艺路线的工业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硫化促进剂M合成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苯胺、CS2 和硫磺为原料 ,采用大配比硫磺的合成技术路线 ,研究了促进剂M的合成新工艺 .结果表明 ,大配比硫磺的合成工艺 ,能够有效地抑制副产物的生成 ,产品收率可由传统工艺的 80 %提高至86 % ,产品质量能够达到国标优级品 (熔点≥ 173.0℃ )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硒化镉(CdSe)量子点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稳定性好以及光谱易于调节等优点,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及荧光标记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金属氯化物为Cd和Se源,以巯基丙酸(3-MPA)为包覆剂利用水相回流反应法在100 ℃下反应120 min制备了系列CdSe量子点,并讨论了不同Cd与Se比例时样品的形貌、带隙及光学性能的变化.CdSe量子点的尺度在2.19~2.57 nm,最强激发峰位于431 nm,发射峰位于561 nm,吸收光谱带边从460 nm蓝移到450 nm,表明样品在合成过程中,Cd与Se比例对样品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巯基丙酸和巯基丙酸-2-乙基已基酯的制备,探讨了制备反应的各影响因素;测定了化合物的有关物化常数;对巯基丙酸及其酯的红外谱图进行了讨论分析;报道了巯基丙酸-2-乙基已基酯的红外光谱、比重和折光率。巯基丙酸的熔点为17℃,折光率1.4922;巯基丙酸-2-乙基已基酯比重0.9912,其折光率1.4635。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6,(2):200-203
以3-巯基丙酸、二硫化碳和溴化苄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苄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研究了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实验发现在室温下3-巯基丙酸与二硫化碳反应5 h,之后在80℃与溴化苄反应12 h所得产物收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丙酸及其盐的合成工艺路线、国内外开发动向、市场供求现状,以及在食品和饲料加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新型生物降解塑料PHB的应用前景,重点报道了采用化学法合成3-羟基丁酸和PHB的各种工艺路线,提出了一种采用乙醛为原料制备3-羟基丁酸,工以3-羟基丁酸乙酯为原料制备PHB的化学合成法的新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目前国内使用的农药存在高毒,高残留的问题,开发了一种低毒,高效的一种新型农药四氟丙酸钠.根据合成工艺的路线选择,四氟乙烯与氰化钠在水和水溶性有机溶剂组成的反应体系中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继而在碱性介质中水解生成四氟丙酸钠的合成工艺影响的诸多因素,寻找最佳工艺控制方案.合成控制的四氟丙酸钠方案与其它同类方案相比有着简单易行,控制技术优越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水相中优化合成CdTe半导体量子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巯基丙酸(MPA)作稳定剂,在氮气保护下,水相中合成了CdTe半导体纳米量子点.通过荧光光谱(PL)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线粉末衍射(XRD)光谱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温度、pH值、Te2-和Cd2+的物质的量比及巯基丙酸与镉离子的比例,对CdTe量子点的粒径大小、粒径的分布和粒子...  相似文献   

10.
在综述巯基醋酸合成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了硫代硫酸钠法,以铁粉锌粉作还原剂,以乙酸乙酯代替醚类作萃取剂,成功地合成了巯基醋酸,探讨了影响反应总产率的几种因素,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原料易得,产率高。  相似文献   

11.
《创新科技》2003,(5):53-53
《医药中间体——溴代环丙烷合成的研究》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项目。本课题组的科研人员经过几年努力,设计出一条全新的以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常压合成溴代环丙烷的工艺路线,并已建成年产能力达50吨溴代环丙烷的中试生产线。结果表明:该合成路线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安全性好、设备通用性强、产物收率高、纯度好、原料成本低等特点。该路线  相似文献   

12.
青岛沿岸海区海藻体中DMSP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海藻体中二甲基硫基丙酸酯(Dimethylsulfoniumpropionate,DMSP)的简单测定方法,改进顶空进样方法灵敏度低的缺点,采用碱解和萃取吸收同时进行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测定不同种类的底栖藻中所含有的DMSP。并以此测定了不同季节胶州湾部分地区近岸表层水体浮游藻所含的DMSP,同时还测定水体中的磷酸盐浓度,结果表明在底栖藻中的DMSP含量随季节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不同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以糠醛、顺酐、马来酸等为原料生产富马酸二甲酯的生产路线及工艺,指出了各种工艺的先进性及弊端。  相似文献   

14.
3-正头孢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正头孢化合物是合成头孢布烯和头孢唑肟的重要中间体.介绍了以青霉素G为原料分别经3羟基头孢烯、丙二烯氮杂环丁酮中间体的盐野义和大路线,以及以头孢菌素C为原料经3环外亚甲基中间体的Schering合成路线,并对各条工艺路线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水相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和对巯基水杨酸(MSA)双修饰的CdSe量子点,优化了量子点的合成条件并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量子点的毒性并成功将其应用于标记绿豆幼苗中水杨酸受体.结果表明,在pH为11.30、Cd:Se:MPA:MSA的摩尔比为1:0.5:2.5:1、反应温度为90℃时回流45 min,量子点荧光强度最大;双修饰量子点分布均匀,粒径约为3 ~4 nm;相对巯基丙酸单修饰量子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出现红移,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λex/λem为365 nm/540 nm;双修饰量子点的毒性比单修饰量子点有所降低;标记实验表明绿豆幼苗水杨酸受体主要存在于根部.  相似文献   

16.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水热法合成了分别用Mn和Cu双掺杂、核壳结构的新型量子点( ZnS:Mn@ZnS:Cu)。工作中,分别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核壳比例和掺杂量对 ZnS:Mn@ZnS:Cu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用扫描隧道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表征了ZnS:Mn@ZnS:Cu的形貌与结构,用荧光等光谱方法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ZnS:Mn@ZnS:Cu量子点性能稳定,其荧光、磷光和热稳定性等性能明显优于单掺杂的ZnS:Mn量子点。  相似文献   

17.
以硫酸渣为原料制备铁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以硫酸渣制备的二价铁盐溶液为原料制备铁基颜料之一──铁黄的研究结果。提出并研究了湿法空气氧化法制备铁黄的工艺路线,确定了主要工艺多数。这种以硫酸渣为原料制备铁黄的工艺尚属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8.
水相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和对巯基水杨酸(MSA)双修饰的CdSe量子点,优化了量子点的合成条件并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量子点的毒性并成功将其应用于标记绿豆幼苗中水杨酸受体.结果表明,在pH为11.30,Cd:Se:MPA:MSA的摩尔比是1:0.5:2.5:1,反应温度为90℃时回流45min,量子点荧光强度最好;双修饰量子点分布均匀,粒径约为3-4nm;相对巯基丙酸单修饰量子点,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出现红移,荧光强度明显增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ex/em为365/540nm;双修饰量子点的毒性比单修饰量子点有所降低;标记实验表明绿豆幼苗水杨酸受体主要存在于根部.  相似文献   

19.
近期,省科委主持召开了“野燕枯合成工艺路线改进鉴定会”通过了我校化学系有机合成研究室研制的这一新工艺。化工部及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近20人出席了会议。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改进后的工艺路线与硫磺脱氢法路线相比有以下优点:①产品收率及原料消耗基本相当,但反应温度低,不需特殊加热设备,减少投资。②使反应平稳,  相似文献   

20.
以重质洗油为原料,二甲苯为溶剂精制工业芴。试验选出最佳的工艺路线与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