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自恋,传八卦,斤斤计较适应个性不同的人不一定意味着放弃你的原则。就连最讨厌的同事通常也有可取之处。你还应该弄清楚自己是否也是"讨厌鬼"。罗琳正在考虑换份工作,"我害怕走进我的办公室大门。"她说。罗琳在一家大学的文史研究室工作,体面高薪,假期也多。为什么要辞职?对此她解释说,这多亏了乔,她的新同事,太喜欢到处闲逛,随意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罗琳说:"有一天,从早上8点到10点,她在我的办公桌旁走过了17次。几乎每次都会把脑袋凑过来,对别人的身高、体重和私生活,一切她都感兴趣,每个同事都受到了这样的待遇,真是让人崩溃"。罗琳遇到的问题其实非常普遍,每个公司都会有个"搅屎棍"。大约有39%的职员表示公司里有一或二个讨厌的对象,而这些"讨厌鬼"们激怒别人的方式并不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有同事出差来沪.曾惊诧于上海各地铁车站里地面的干净程度。笔者告诉她、这恐怕是上海地铁早就“不用票”的原因。在地铁站台上候车时.她包里的手机响了.这再次让她感觉有些意外,原来地铁站也能收到手机信号。在上海几天的行程里,她看到笔者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都用一张绿颜色的小卡片付钱,不禁有些好奇,问道,这个就是报纸上讲的上海的交通“一卡通”吗?“是啊,”记者回答她,“我从去年开始就用它了。现在不用排队买票,不用为零钱而发愁了……”  相似文献   

3.
去年美国有二千一百万妇女在工作,占美国全部雇用人员的三分之一。在十五年前,参加工作的妇女数目要比这少一半。在1940年,美国已婚妇女中出来工作的占全体已婚妇女的15%;到1956年4月,这个数字增长到30%。还是不久前,一个女人要去结婚了,就丢掉工作不干,而她的同事也都用羡慕的眼光欢送她。现在呢,当一个女人宣布要结婚时,她的同事却常常是这样问她: “你要去旅行一趟吗?星期一回来得了吗?”这是什么缘故? 美国“幸福”杂志一篇文章的作者丹尼尔·贝尔说到这现象时,说  相似文献   

4.
 1997 年,从英国博士毕业的乔红独自一人奔赴香港城市大学工作,前后长达7年。彼时她的丈夫留在英国工作,她新生不久的儿子从4个月大就寄养在丈夫的山东老家。那时候,性格开朗的乔红白天和同事朋友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打球,嘻嘻哈哈,日子倒也潇洒。到了节假日的晚上,香港本地的同事们各自回家,乔红一个人上到香港当时最高建筑物的顶楼喝茶,看风景。华灯初上,喧嚣褪去,焦虑的感觉渐渐袭上心头。“怎么还出不来呢?”乔红常常自问何时才能在领域中脱颖而出。乔红事业心强,那时候支持她奋斗的最大动力就是对成功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成功的细节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名叫阿基勃特。他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相似文献   

6.
公司行销主管毛先生的口头禅是“Marketing”,因为发音不准,这个词儿听起来像“毛可丁”,所以他被同事戏称为“毛丁”。毛丁先生跟首席信息官“牛IT”先生私交甚密,无话不谈。最近公司上了新的财务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牛IT便私下向毛丁打听该项目在业务部门的实施效果,他问:“有了预算管理系统,你这个烧钱大户现在是不是就得中规中矩,做不了小动作啦?”  相似文献   

7.
陶短房  安思 《世界博览》2022,(13):28-37
<正>一位曾经的女性同事对我戏言:疫情开始后的2年多时间里,她的电子邮箱里充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小广告”,内容不外乎“年轻女性疫情期间失业了该怎么办?第一是去读书,第二是去读书,第三是去读书”之类。对此她不由得苦笑:“加拿大女性学历越高越值钱的观念真是根深蒂固,大概从麦吉尔那里就开始了吧。”  相似文献   

8.
张俊秋做过国有大型企业的领导人,自己也开过公司敏过贸易生意,工作起来雷厉风行,严格要求自己和下属;干直铺她也是个中好手,坐在家里就轻轻松松当上了“如新全国销售总监”;她崇尚平淡自然的生活,有空的时候就翻翻各行各业的书,相信这些书籍能够让自己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她喜欢与好友谈论事业、未来,“三人行必有我师”,她享受着在阅读、聊天时向他人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2010年2月21日(正月初八)早上,第一次在外地婆婆家过年的张婷收到了太原清徐县单位同事发来的“玩笑”短信:“大家注意了3~6点要地震了,快点起来吧!下边村子打电话通知的。”看到短信后张婷不禁觉得好笑,但当她注意到短信发送时间是凌晨3:43时又十分诧异。即使同事开玩笑也不会在半夜胡闹,顿时急切的她立即拔通了清徐父母家中的电话,电话那头父母的声音顿时让她放心,  相似文献   

10.
“从小我就有个梦想:希望自己能拥有居里夫人那样的伟大。”王小方如是说。带着这样的梦想,王小方走出了贫寒的农村,进入繁华的城市,进而成就了事业的辉煌。带着这样的梦想,在体验了功利城市的喧嚣之后,她平静地步入了直销人俱乐部。在这里,她找回了儿时的梦想,体会了施与的喜悦;在这里,她和她的朋友们一起真心相对,会心而笑;在这里,她将自己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IBM的副总裁在科罗拉多滑雪胜地度假时,遇到一位已离开公司好几年的同事,在聊天中他问这位朋友:“你可不可以坦白告诉我,IBM到底有多优秀?”这位朋友听了之后,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们都知道,IBM的宣传部门天下第一,经常向员工灌输‘IBM不亏待员工,IBM有多好,多独特,你也因此而独特。’这就是宣传,你我心知肚明。”副总裁刚开始态度很诚恳,但是听到最后,表情却变得很冷酷。但是这位朋友仍继续说“我可以告诉你,和众多公司比较之后,IBM的宣传一点也不假。”副总裁听完后就开心大笑了。  相似文献   

12.
1. 音乐老师叫管风琴。2. 健美老师叫陈亚玲。3. 锅炉热处理专业老师叫吴嫣梅。4. 我中学校医室有个校医名叫“段珍”,我们都不去她那打针。5. 我晓得一个人叫朱逸群,一个叫杨宜知。6. 我们高中有个老师叫殷根发 我们都叫他发根烟。7. 有个人叫秦寿生,不知道她父母是怎么想的。8. 初中一个女孩叫倪杨,小女孩身体不好,老是生病,每次班主任点名叫她,都是倪杨—倪杨,最后就干脆喊成“娘”了:“娘没来吗?娘又生病了吗?”9. 我一高中同学叫李宏志(现在在重庆)我一接他的电话,就说“啊,李宏志啊!单位的同事就立刻用一种惊诧的眼光看我,呵……10. …  相似文献   

13.
3月底,对于在某报社工作的张小姐来说是最为“窝心”的日子,某家网络公司在海外上市的消息令她叹息不已。就在两年前,当这家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盛邀张小姐出任公司公关部经理的时候,曾答应无偿赠其9000股公司的股票,而那时她做梦也不会想到当时纸一般的9000股,上市之后竟值90万美元,而舍不下手头工作的张小姐,就这样拒绝了一次当千万富翁的机会。而目前坐在公司公关部经理位置上的竟是当时境遇远不如她的一个“小师妹”。 的确,这个真实的故事再次告诉了我们——机遇就在你的眼前。  相似文献   

14.
龚忠英 《奇闻怪事》2007,(10):28-28
接手这个班时,就有几位同事告诉我这个班里有位女生最“恶心”,因为她不仅人长得难看,而且嘴馋、人又懒,没有一个女同学与她好,还天天专找男生打架,总要惹点儿事,不让人省心。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女生翁某的确如此,个儿高高的,但显胖,一张发黑的圆脸眼睛眯成一条线,她上课时总是低着头,一缕长长的头发遮挡着半边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X是我的一位同事,是我最成功的一位"学生",同时也是我最好的学友.我和她虽然不是名义上的师生,但她曾说,我是她最为主要的导师,"没有我就没有她的今天".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8,(3)
被称为"快乐单身汉"的王民德清早7点被他的 BP 机准时呼醒,迅速打开收音机听今天的"新闻联播"。吃完早点又看了一会儿电视,便急忙打了几个电话,与朋友们联系今天的一些安排。这其间他也收到几个电话,是公司的同事和业务伙伴临时磋商问题的。BP 机上还有人留话,约他  相似文献   

17.
常听“伟人”故事,常受启发。昨日听到特级教师盛新凤娓娓讲述她的成长故事——其间不乏磨课的辛劳,但是,印象最深的一点,却是她给我们的那种亲切的,似乎就是身边最常见的一个同事的感觉—— 她曾有过文学梦,曾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用心于教育,就像我,或者像我们身边很多很多的老师一样,曾经多么地想要离开教育……  相似文献   

18.
选择离开     
爸妈离婚了,爸爸只能带走 很有忌讳的。我和妹妹其中的一个。他带走了我。 他让妈妈洗头洗澡,她就会 妈妈拿着离婚判决书流泪 嚷:“洗那干啥?洗那干啥?”她了,尔后,她用很脏的袖子擦擦 也会洗的,可顶多就是朝头上浇脸就不哭了。她还要去喂猪喂 几瓢水、用湿毛巾擦几下身子,爸牛,地里还有很多活等着她干。 也拿她没办法。 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从不 “娟子,你爸是个好人!和打扮。有了我和妹妹之后,穿着也 他一家了,别想着妈,妈能行!”更加随便了。爸有工作,家里什么 …  相似文献   

19.
男人赞美女人,是“异性相吸”的效应,女人贬低女人,是“同性相斥”的效应。记得一位朋友说过:“我爱女人,爱女人就爱了人类的1/2,我不是很伟大吗?”对于男人来说,赞美女人就象赞美花朵一样自然,即便是恭维也不乏几分真诚。而对于女人来说,情形就有些微妙了。能真诚地赞美比自己更能干、更漂亮的同性,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曾经与一位“同行”共处一室。她博学多才,思想深刻,尤其令我自愧不已的是她在学习上持之以恒的韧性。她在工作中成绩斐然,很快崭露头角。我心里很钦佩她,然而却从来没想过对她说些什么。反而在她面前生出了某种压抑感,或者说是“不自在”。我以对她的钦佩之情,说出了那种“不自在”。没想到,她听了我的话后,说:“呀!我对你也有同感。我一直有几分‘妒忌’你的敏感和明快……”  相似文献   

20.
你发育了吗     
我们在看一场枯燥的演出。杨非雪就问我:“你发育了吗?我就发育了!”她带着一点得意,我也就只好不甘落后,带着一星半点羞涩说;“我也发育了。”这话刚好被一边的蓝鹃听见了。她就问:“啥叫发育呀?”我不奇怪,因为这是医学上的专业术语,只有有文化的人才能知道。我清了清嗓子,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