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命意识是个体对待生命的理解与态度。通过对宁波6所高校大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在生命意识上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对"生"与"死"的认知不协调;追求生命自由而淡化生命责任;关心生存却忽视生命存在的意义;压力感高而幸福感低。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从社会、教育、个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广袤太空是否存在智能生命?对此,科学界始终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地球和人类都是浩渺宇宙的普通成员,没什么特别之处。因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地球上的物质元素与遥远星球上的物质元素本质上是相同的,这至少说明诞生原始生命的基础是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3.
<正>错层思维:广告是一个企业的呼吸广告靠什么存在?广告的生命是什么?如果你告诉我广告的生命是创意,那么,你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广告人。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广告业的本质是创意产业,几乎所有的广告人都认为广告的生命是创意。但是,我必须严正指出的是:广告不是靠创意存在,广告靠重复存在!广告在传播学层面上最突出  相似文献   

4.
穆时英是一位对生命个体内在生命深切关注的作家。这主要表现在他对生命个体本能的揭示上 :一是对社会底层这一特殊人群生存处境被剥夺 ,而由死的本能所带来的人性的可怖性 ;再则是对现代都市文明人性复杂性的揭示。  相似文献   

5.
在二战这一特殊时期,冯至和川端康成对生命有着相同的体悟: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孤独是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情绪;死亡是司空见惯的生命现象;生与死相生相克又相依相存。二者的生命意识又有各自特点:冯至是一种入世的生命观,川端康成是一种超世的生命观。二者观点"和而不同"的背后有着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的形式 ,语文课堂是由充满生命活力的主体构成 :语文课堂活动是生命交往和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堂的学习内容是充满人生智慧的和人性光辉的思想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展示生命价值 ,提升生命的意义 :语文课堂就是要以教师生命的智慧唤醒学生生命的激情。语文生命课堂是在充分尊重师生个性特点 ,尊重人的价值 ,发展人的灵性和智慧的基础上 ,努力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语文课堂环境和充满人性魅力的情感氛围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关注生命是教育的天职.语文课堂教学应采取多种策略,进行情感体验,激活文本、唤醒生命;要运用多种手段,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关爱生命;要不断完善自我,生成智慧、鼓舞理想、张扬生命.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解读生命、唤醒生命、关爱生命、滋养生命、提升生命、张扬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第12期守擂问题假如世界上没有病毒和细菌,会怎样?最机智攻擂:假如世界上没有细菌和病毒,生物链就得不到循环,地球上的生命会在几天内全部消失。地球就会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死星球。(山东赵彦开)最幽默攻擂:如果世界上没有细菌and病毒,医生就失业了!(江苏王子佩)  相似文献   

9.
<正>本期科学共同体推介将继续为读者介绍,2015年英国皇家学会夏季科学展22项展览中的6个展览项目,更多的展览内容介绍可以参考英国皇家学会官方网站http://sse.royalsociety.org/2015/。生命的起源古往今来,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生命究竟起源于何处?是来自天空亦或是来自海洋?在2015年夏季科学展上,伦敦大学学院展示他们的研究工作,即简单的成分如何形成生命,以及如何在宇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的珍贵,了解一些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的方法,知道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痛的事实再一次敲响警钟: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世间万物,生命最宝贵。百业兴旺,安全最重要。我们搞建设、谋发展,最终目的不是创造多少GDP、上多少项目、盖多少高楼大厦,而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当前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PIL)、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对1063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服刑人员的生命意义感普遍较低;人生意义体验得分低于大学生,人生意义寻求感得分高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负相关,与其它四个维度正相关。得出结论为:生命意义感与大五人格显著相关;大五人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生命意义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生命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萧红三大文本 ,论述了生与死的轮回 :《生死场》 ;时间意识的觉醒 :《后花园》 ;孤独、寂寞的生存体验与反抗绝望的生存勇气 :《呼兰河传》。萧红文本具有丰富的存在思想 ,在许多方面暗合于存在主义的生命哲学 ,但表达的却是自己独异的生命体悟。萧红也由此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之后的又一位存在主义的文学创作大家  相似文献   

14.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有生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地球上有大量的水。 那末,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水是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球内部不断析出水分聚集在地表,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5.
郭剑峰 《科技潮》2012,(11):16-26
地球上很多资源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在众多资源一次性的生命面前,我们的生活需要具备"再生"的能力。一次性灾难的每一次上演,都迫使着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做出防御和"再生"的反应:因为地震水灾,所以有了家园重建;因为岁月冲刷,所以有了古迹修复;因为森林锐减,所以有了再生纸;因为资源短缺,环境问题严重,所以我们需要"再生"的力量。被放错地方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潘知常教授的新著《没有美万万不能——美学导论》在生命美学的学科意义上有着生命进化论的启示:因为身体的站立,让视野更加开阔而促使思维的活跃;因为快感的突破,让感受更加舒适而导致美感的诞生;因为需求的无限,让人性更加丰富而促成信仰的降临;因为死亡的超越,让现实更加充实而带来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道友 《科技信息》2007,(32):189-189
在高校大学生自杀日趋严重,急需生命教育。笔者认为:从教育的本质看,开展生命教育,预防大学生自杀才抓住了根本;从大学生的自杀的原因看,开展生命教育,是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必要途径;从生命教育的实践看,开展生命教育,可有效降低大学生的自杀率.  相似文献   

18.
南瓜的力量     
课堂上.一位老教授时弟子们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你的生命有多大承受力?”他让学生们对此进行辩论。正方说.人的生命承受力是巨大的,可以无限开发,譬如: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曾遭受过无数次的洪水、干旱、瘟疫、战争等灾难,可是人类仍然坚强地生存下来.并推动发展着自己的文明;反方却说.人的生命承受力是脆弱的.尤其是在灾难和痛苦面前,譬如艾滋病毒、车祸、战争等,可以轻易把一个生命摧毁。这个辩论主题略微有些“枯燥”,因而学生们之间辩论得并不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新秀     
《少儿科技》2012,(4):8-9
以月为镜,可辨生命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射电望远镜,天文学家发现了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证据。这当然不值一提,但值得一提的是发现生命的新方法:从月球的角度观看地球反照,就像看一个外星球那样,把地球当作系外行星来观察。这种新方法有助于未来发现地外生命。寻找太阳系外生命要靠两点,首先是存在生命,其  相似文献   

20.
从生命意识的角度,对东坡“和陶诗”进行了探讨。在点明何为生命意识并分析了促进东坡生命意识觉醒的契机后,本文指出在生命哲学发生转变之后,东坡生命意识的具体体现:其一,从物质层面上解决岭海人民缺衣少食的现状是东坡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一种新方式。其二,精神层面上,为岭海地区文化传播做贡献,是东坡实现其生命价值的另一方式。另外,在当地长时间的反思中,东坡还意识到了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最终方式———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