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回采巷道所选用的护巷方式及支护形式直接决定了回采工作面开采的难易。本文通过对不同护巷条件的几条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的矿压显现观洲,介绍了木支护、金属棚支护的试验情况及矿压显现特点,分析了沿空掘巷(留小煤柱)合理支护方式,提出了沿空掘巷布王的合理小煤柱尺寸及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2.
强风化带回采巷道临界宽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处于强风化带的回采巷道具有围岩风化裂隙增多、强度减弱、矿压显现强烈等特征,如果仍采用普通围岩的巷道设计宽度进行掘进,容易形成巷道局部冒顶、围岩变形大、支护困难等工程问题.为了有效控制和维护巷道围岩,对影响巷道临界宽度的主要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认为自然地质因素、掘进与回采技术、支护因素是影响巷道临界宽度的主要因素;应用极限平衡理论、弹塑性理论,结合目前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确定强风化带回采巷道的临界宽度;并以东庞矿为工程实例来合理确定强风化带回采巷道的临界宽度.图1,表2,参9.  相似文献   

3.
结合新罗区罗厝山矿的实际情况,研究用动态规划理论合理安排回采煤量大小,使回采煤量既能满足煤矿生产任务的需要,又能使巷道的掘进与维护总费用最小,从而较好地处理采煤与掘进这一煤矿生产矛盾。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深部矿井倾斜煤层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的变形量和卧底量,降低回采巷道的返修率,以某矿为例,分析采空区下布置回采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及回采巷道位置参数,并采用FLAC^3D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两层煤联合开采的下层位煤层回采巷道,应布置在上层位煤层已经稳定的采空区下;回采巷道与上层位煤体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可通过取其在下层位煤层应力降低区域与下层位煤层小变形区域的取值范围的交集获得。该研究为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的位置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坚硬顶板下近距离薄煤层在掘进期间使用的支护方式和开采期间的顶板宏观观察、矿压分析、顶板管理及事故教训,最终从施工方法、上覆岩性、煤柱集中压力与岩石滑动影响角及顶底板应力分布等方面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了巷道布置的合理途径;并提出了关于近距离煤层掘进工艺、支护和工作面开采期间有效矿压控制、顶板管理的一些方法措施,为今后近距离薄煤层掘进巷道布置和开采实践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悬移支架工作面采动对巷道支护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FLAC3D三维数值计算分析;应用YTL-130型圆图自记仪、HC-45型压力盒、JSS30A收敛计,对回采工作面实施矿压观测;采用MCJ-10锚杆测力计、CM-12测力锚杆对顺槽巷道锚杆工作状态及力学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对观测数据处理分析,研究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采动对顺槽巷道支护的影响规律。评价整体悬移支架的适用性,分析锚杆支护结构的合理性。从而,评价巷道支护现状与采动影响因素,优化巷道锚杆支护参数,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回采巷道常用的几种支护方式采用数值方法,对薄煤层回采巷道不同支护形式下巷道围岩应力分布、位移分布等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支护方式的作用机理及其控制围岩变形的作用,选择出最适合薄煤层回采巷道快速掘进的支护方式,及其合理支护参数,进而指导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8.
紧邻正在回采的采煤工作面进行巷道掘进施工,由于受采动影响较大,掘进期间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煤体破碎等问题,造成施工难度大。谢桥矿通过对动压条件下巷道支护方式优化设计,较好的解决了动压条件下巷道掘进难题。  相似文献   

9.
蒋虎 《科技信息》2013,(18):354-354
近年来,矿井工作面逐渐向井田深部延伸,开采条件逐步变差,断层、地质构造、矿压显现加强、涌水量增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做好矿井建筑中的巷道掘进和支护工作就越来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回采巷道螺纹钢锚杆支护新技术在古书院矿9#煤回采巷道的应用情况,并就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折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回采巷道基本顶结构建立及其力学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认识回采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及其稳定性特征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前提,而围岩的结构特征是回采巷道围岩大变形特征的决定性因素.本文讨论不同环境下回采巷道围岩结构特征并建立其力学模型,然后通过变形元件组合模型来模拟材料的变形特性,从而得出回采巷道围岩随时间推移变形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滕继超 《科技信息》2010,(21):403-403,334
根据本矿具体条件,结合锚网索支护机理,确定锚网索支护参数并在本矿具体应用,验证了锚网索支护参数的合理性;通过锚网索支护,有效的控制了回采巷道围岩的变形,保障了回采巷道支护的可靠性,保证了工作面的顺利回采。  相似文献   

13.
综放回采巷道锚网索支护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放回采巷道为全煤巷道,受采动影响巷道围岩变形大,破坏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该类巷道支护问题,通过应用工程类比法、理论计算法,对山河煤矿首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支护方案,确定了锚杆、锚索的长度及间距排距和预紧力四个关键支护参数。巷道矿压观测数据表明该方案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变形与破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模糊等价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采巷道是煤矿回采系统的咽喉,回采巷道分类影响到巷道支护设计、施工与支护质量。在对回采巷道稳定性分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指标选取原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原始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与计算公式。根据模糊等价关系,以15个矿43条回采巷道为样本,给出了不同置信度下的分类结果。最后,以F统计量最大原则对最优分类类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43条回采巷道最优分类为两类,给出的样本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以某矿107工作面顺槽为依托,完成了锚杆(索)支护参数设计和FLAC数值仿真分析,分析了受工作面动压影响回采巷道围岩的变形规律,设计了现场监测方案,开展了围岩动态变形规律现场研究。FLAC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受动压影响的厚煤层中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距工作面不同距离可分为小变形、中变形和大变形三个不同区段,对于不用的变形区段应采取针对性的支护措施,以保证围岩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深部回采巷道的围岩变形规律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改善巷道的支护与维修现状,利用连续介质显式有限差分计算机软件FLAC3D对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根据其数值模拟结果采取了超前加固支护,有效地控制了深部软岩巷道支架变形,降低了巷道的维修量,对深部矿井开采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西柳林凌志兴家沟煤业有限公司8号煤层80105工作面的在坚硬顶板条件下面临的回采巷道支护难题,结合围岩控制理论和锚杆、锚索支护理论,采用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法,对兴家沟煤矿8号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类,探讨了适宜于8号煤层赋存条件的巷道锚固定支护理论依据、设计原理及方法,确定了85015工作面顺槽顶板及两帮锚固参数,并制定了合理的锚固方案,基于实践验证,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开拓掘进中面临的支护问题,达到了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极近距离煤层下分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同煤集团四老沟矿极近距离煤层下分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对层间距为0.8~2.0 m下分层巷道采用双重组合支护方式,成功地维护住了巷道顶板,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这对极近、近距离煤层下分层掘进工作面的支护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沙坪矿首采1803工作面回采巷道矿压观测情况,对首采回采巷道的锚杆载荷进行了实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沙坪矿1803回采巷道现有矩形断面尺寸与支护技术参教下,通过锚杆栽荷测试研究,证明经受采动影响后巷道围岩总体稳定,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某矿巷道掘进期间布置表面位移测站,运用巷道多断面的围岩表面位移及收敛速度的矿压观测,换算时间得到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规律,为支护效果评判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