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计了10个不同生境的五爪金龙种群开花数量、结种数量以及结实率,测定了生境中土壤养分中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了五爪金龙有性生殖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显示:五爪金龙开花数量仅与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含量呈中度负相关;结种数量与有机质含量呈高度负相关,与土壤含水量、氮/磷呈中度负相关;结种率与速效氮、有机质、土壤含水量和氮/磷等多项指标呈中度负相关,其中,与速效氮和氮/磷相关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发现当土壤养分条件优越时,特别是氮/磷比值大、有机质含量高时,更有利于五爪金龙的营养生长和无性繁殖;当土壤养分条件不良时,植物则将资源更多地投入有性生殖,产生种子,以获得更好的入侵机会.  相似文献   

2.
平原矿区的煤矿地下开采改变地貌景观,同时加剧矿区土地的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质量。而开采方式不同对地表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程度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选择皖北五沟煤矿的充填和非充填开采两种开采方式的地面沉陷区,进行了土壤环境调查,监测了开采过程中土壤有机质、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养分的含量,分析其运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采矿区地表沉陷虽然时间不长,但土壤中的有机质和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流失发生显著变化;充填与非充填两种不同开采方式均引起地表土壤养分流失,降低土壤质量。但是充填开采所造成沉陷区内土壤养分的流失程度明显小于非充填开采区,且因氮、磷的流失量明显快于速效钾而使得土壤整体表现为缺氮少磷;土壤养分的迁移与富集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无论是有机质,还是其他营养元素由表层的耕作土层往深部迁移并在硬砂姜土层富集。这一现象同时说明了地表径流造成土壤养分水平方向的迁移流失的同时,向深部土壤层的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不同林龄的人工杨树林土壤养分进行定点监测,选取1年、2年、5年、15年,25年的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土壤养分数据,进行了人工杨树林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工杨树林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到十五年后,开始降低。土壤pH值没有显著变化。土壤有效性磷含量的变化,随林龄的增长而降低。而土壤速效性钾则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兰州植物园土壤养分含量状况,采用土壤养分速测仪检测方法,对兰州植物园进行三年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范围在0.22%~2.06%之间,三年平均值为1.05%;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在4.89~48.19mg/kg之间,三年平均值为22.08mg/kg;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在9.8~28.6mg/kg之间,三年平均值为21.5mg/kg;植物园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在16.57~88.85mg/kg之间,三年平均值为40.80mg/kg;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磷钾有机质氮,不同采样点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性显著。兰州植物园土壤存在较严重的养分不均衡,应根据植物园不同植被区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5.
玛纳斯县农田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对于揭示各项养分的分布规律,实行特定的田间管理措施和实施精确农业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照分析了1982年和2012年玛纳斯县农田表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 pH 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发现30年来研究区土壤养分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异性,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 pH 值变化明显,各项等级均有增长,其中有机质和有效磷的变异系数最为明显,玛纳斯县研究区域养分总体含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缺氮少磷富钾”变为目前的“平氮平磷富钾”。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化德县七号镇为例,分别于2000,2008和2013年,在典型地段的6种主要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浅层0~20 cm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通过化验土壤养分含量,对比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生态建设对土壤浅层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浇地因定期施较多优质有机肥和磷肥,土壤养分含量相对稳定,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变化水平不显著,速效磷含量上升,因隔年种植喜钾作物马铃薯,导致速效钾含量呈波动变化;旱滩地因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下降;旱坡地因定期休耕压青,土壤养分得以维持;天然草地因退牧还草,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增加;柠条林地、围栏草地因土地沙化严重,导致土壤养分变化不大;旱坡地、天然草地、柠条林地、围栏草地pH值稍有下降.牧草地通过自然修复,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由施肥和耕作方式决定.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块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壤养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土壤养分流失在流域内不同地貌单元的运移问题,通过建立小流域土壤养分运移数学模型及计算程序的编制,实现了对小流域土壤养分运移的数值模拟.该模型能描述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水量及养分含量的运移过程,解决了养分源成点源、非点源分布和小流域土壤养分呈带状分布变化的问题,为大面积预测养分运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试点项目中,对耿马县耕地土壤养分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其结果,与1984年土壤普查相比,耿马县耕地土壤养分除碱解氮大幅度增加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普遍下降。根据土壤养分现状和大量田间试验参数,提出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补施微肥,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等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9.
皖南优质烟基地的土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地区主要植烟土壤类型有红壤、黄棕壤、潮土和水稻土。其中以红壤植烟面积最大。本文从土壤环境、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土壤含量五个方面对皖南烟区植烟土壤作了初步评价,总的说来,皖南烟区植烟土壤环境能满足优质烟叶生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舒城县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养分评价是进行土壤改良区划的基础性工作。以安徽舒城县为例,以0-20mm土壤层的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PH值等土壤养分含量为数据基础,利用ArcGIS 9.0的Kriging插值和栅格叠加功能,结合地统计学方法,绘制出了舒城县土壤养分等级图。结果表明,舒城县土壤养分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其中1、2、3、4等土壤面积分别占13.44%、18.78%、19.64%、48.13%。采用该方法进行土壤养分质量评价能较客观地反映土壤养分状况,为GIS研究成果实际运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养分是施肥的重要参考依据。自1998年开始,133团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同时结合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开展了土壤资源数据库建设,初步掌握了133团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变化规律,做到了土壤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冠下“肥岛/谷”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岛"是土壤养分向植物冠下聚集的现象.为探讨温带河口湿地盐生植物柽柳灌丛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2013年5月在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的潮间带碱蓬群落和紧邻的潮上带柽柳群落分别选取长势良好,株高和冠幅比较接近的3株柽柳,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养分在柽柳灌丛下富集情况,结果发现:碱蓬群落养分平均含量、碳氮比都小于柽柳群落;碱蓬群落中柽柳冠下土壤0-20cm深度表现出"肥谷"效应,AP在土壤表层和次表层"肥岛"效应不明显,4个养分指标都在30-50cm土层表现出明显"肥岛"效应,此为"肥岛"初始阶段;柽柳群落中柽柳冠下土壤表层养分富集明显,土层上部"肥岛"效应大于下部,为"肥岛"发展阶段.群落所处地理位置和受海水影响大小是影响柽柳冠下"肥岛"发育的重要因素,而"肥岛"效应是推动河口湿地群落演替和湿地演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贵州省水城县五个乡镇猕猴桃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猴场、米箩、鸡场等乡镇猕猴桃果园的氮素和钾素含量较为丰富,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而鸡场和野钟乡猕猴桃果园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极少,不能满足猕猴桃的生长需求;五个乡镇猕猴桃果园土壤的pH值普遍高于猕猴桃的最适生长范围,可通过在土壤中加入硫磺粉和硫酸亚铁的方式降低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试验数据与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情况在一定的区间内给出区域施肥量,不同的空间尺度下环境因素对施肥区间分布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揭示地理空间范围对施肥区间的影响规律,以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为研究区,借鉴景观生态学"尺度-过程"原理,利用统计方法建立生态气候、地貌景观、利用措施、土壤条件、养分管理(EGLSN)五个地理空间尺度。通过在研究区设置了Z1~Z5五个样区地理空间,统计各尺度地理空间内土壤调查点上产量分布信息,以养分变化与平衡模型计算施肥区间。同时开发了多尺度区域施肥系统,可在任意不同尺度地理空间上计算该区域的施肥区间,与各样区所在或临近县域审定配方比较表明:多尺度施肥区间基本涵盖了当地审定配方的区间,该方法可对不同尺度地理空间的施肥管理与规划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肥力、不同产量水平的条田进行定期、定位的植株营养及土壤养分分析,定株观察棉花的生长发育动态、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以及针对植株和土壤分析结果,掌握了本地区棉花的营养特性、产量形成与植株营养、栽培措施、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产量水平棉花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情况,为制订实现棉花优质高效节能的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木荷、杉木混交林林地与根际土壤养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成才 《武夷科学》2006,22(1):123-126
木荷、杉木混交林林地与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研究表明,木荷根际对土壤养分的活化能力大于杉木,这利于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木荷与杉木混交后两树种种间关系协调,混交林根际微区对土壤养分活化程度的提高改善了两种树的养分利用状况,这可能是混交林林地土壤养分高于其纯林地土壤养分且林分生产力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木荷、杉木混交林效益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对珠江三角洲20O多个土壤的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现采用逐步回归法计算了各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土壤肥力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常年产量与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免耕覆盖对土壤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2008年开始在西昌市小庙乡进行水稻-小麦轮作免耕覆盖长期定位试验,试验设置7个处理,其中3个代表性处理定期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等指标。试验表明免耕覆盖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调控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的原理,采用高梁和桑苗盆栽试验对鄂东桑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盆栽试验可以快速诊断桑园土壤养分的丰缺种类和相对程度。在盆栽试验中可以用高粱幼苗指示法结合土壤养分测定来评价桑园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桑树盆栽实验结果表明用桑树作指示作物进行桑园养分丰缺诊断时,既可用叶片产量作指标,也可用地上部总生物量作指标。  相似文献   

20.
兵团各团场积累了大量的土壤养分、盐分、质地、施肥情况等资料,对于这些宝贵资料部分团场加以利用,开发出了计算机条田信息管理、计算机决策施肥等系统,构建构建棉田养分管理、施肥推荐决策与滴灌施肥自动控制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