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耀波 《广东科技》2014,(2):134-135
轨道交通建设中,盾构工法由于其优越性在国内应用越来越多。伴随地铁建设的沿线开发的增多,穿越障碍物或近距离通过既有建(构)筑物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盾构施工过程中穿越障碍物或近距离通过既有建(构)筑物的施工,经验相对较少。针对盾构在上软下硬地层中穿越别墅区施工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施工应对措施和施工方案,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全局路径规划的效率,在路径搜索的过程中同步构造可视图,提出了1种新的算法。在搜索过程中,使用A~*算法确定待扩展的节点。根据节点状态,构造上一节点到当前节点或者当前节点到目标点的连线。如果该连线没有穿越障碍物,则将其添加到可视图中,否则将被穿越障碍物远离连线的2个顶点添加到待扩展列表中。仿真结果表明,与完整可视图+A~*算法、导向可视图(OVG)+A~*算法、简化可视图+A~*算法比较,该文算法在能够搜索到最优路径的前提下,降低了路径规划的耗时。  相似文献   

3.
热网优化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网系统的热力输送和分配过程进行准确测量与控制,采用热力传输、控制理论、通信技术等对热网优化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以实现热力的优化合理分配和传送.研制了一套分布式上下位机热网优化监测系统,上位机采用Intel工控机,研华747智能多串口通信控制器,下位机采用以Intel 8098为核心的智能流量计,实现了热网参数的实时远距离监测.建立了热网参数的实时数据库,根据热网系统用户对蒸汽参数的要求和热网参数数据,采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局部热网的系统模型和用优化估计的方法建立热网子网的系统模型,根据热网的预估模型,为锅炉和汽机的运行提供正确的设定参数.第一套热网优化监测系统成功地应用在北京清河热电厂.对节约能源和进行有效的技术经济管理起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集中供热的迅速发展,热网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由于热网工程规模大、造价高,而且影响面广,涉及城市规划建设和环境美化。保证供热质量能否把生产的热能,按热网用户需要进行合理分配,这就要求热网在设计、施工和调节中选择最优方案、进行最佳施工。  相似文献   

5.
基于SCADA的热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文中并未提及大唐热网热网监控系统工程,提出了一种基于SCADA系统的热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详细介绍了通讯终端与调度中心的功能和通信流程,以及系统的软件、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厂GR -500型热网加热器运行换热管断裂问题的分析研究 ,认为热加换热管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热加进汽流速过大 ,造成换热管振动磨损 ,最终破裂泄漏。通过对原热网系统进行改造 ,合理调整了热网运行方式 ,减少了热加进汽流速 ,使热网系统达到运行可靠、安全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张中仕  杜刚 《科技信息》2009,(29):I0623-I0623
引言 随着热用户的不断增加,热用量不断的加大,怎样更好更有效的对整个热网管理和众多热用户计量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利用远程检测,对整个热网仪表进行跟踪监控,不仅可以全面掌握整个热网管线供热状态,还能快速、准确地反映仪表故障报警信息,方便维护人员及时查修,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极大的提高了热网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动态背景场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了双出口教室的人群疏散.该模型将静态的障碍物分为不可穿越和可穿越两种,行人被当作移动的障碍物,因此背景场随人群的运动而变化.行人通过比较两个出口在其当前所在位置产生的背景场值来选择目标出口.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出口宽度和桌椅排列下双出口教室的人群疏散过程,得到了不同位置处的疏散时间分布以及平均和最大疏散时间的变化曲线.模拟结果表明,距离因素是学生选择出口的主要因素.疏散开始时,学生倾向于进入就近的过道.疏散过程中,少数中间的学生会由于目标出口的拥堵而选择另一出口.当学生到达目标出口附近时,通常不会再选择其他出口.模拟结果与日常经验一致.该模型可以用于具有复杂内部结构、多出口房间的人群疏散模拟.  相似文献   

9.
热源,京城供热之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忆 《科技潮》2004,(4):16-20
北京市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城市热网,通过贯穿东西的四条大干线,连接朝阳、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六区的近8000万平方米建筑。目前在地理位置上存在接入城市热网条件的已建建筑和规划建筑有1.2~1.5亿平方米,但目前向城市热网提供热量的热电厂仅能提供满足最多70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采暖热量。热源不足成为北京市城市热网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矿井下巷道由于开采需要布置了掘进、开采和运输设备等障碍物,文章基于FLACS软件对井下巷道无障碍物、球形障碍物、圆柱形障碍物、方形障碍物等四种常见的障碍物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形状障碍物对瓦斯爆炸传播影响的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障碍物能对矿井下瓦斯爆炸传播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不同形状的障碍物激励效应不同,通过爆炸压力峰值影响程度、火焰阵面拉伸程度、火焰传播速度三个表征参数对四种形状障碍物产生的不同激励效应进行描述,正方形障碍物对爆炸压力峰值影响最大,圆柱形障碍物对火焰阵面拉伸程度影响最为严重,在火焰绕过障碍物后传播速度上升最快的是球形障碍物。不同形状障碍物产生的不同激励效应有关结论的提出对降低井下瓦斯爆炸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孤岛运行状态下风电机组为用户稳定供热供电。电网与热网通过电加热器耦合起来,电网通过蓄电池组平抑高频功率波动;热网通过储热罐来平抑风速变化引起的低频波动,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能。采用MATLAB/Simulink在上位机中搭建电网与热网耦合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电加热器、供热管网、热负荷等热网元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实现稳定供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热网监控系统的介绍,阐述了热网监控系统的构成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降低大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能耗,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在热力站设吸收式换热机组,使热网回水温度降低至约20℃,在热电厂内经汽轮机凝汽器、吸收式热泵和调蜂热源等环节将热网回水逐级加热.形成热网的吸收式(Co-ah)循环.通过拉大供回水温差而大幅增加热网的输送能力,并通过回收汽轮机排汽余热而显著提升热电厂供热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城市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热网水力工况失调,各建筑物之间冷热不均,存在不同的水力失调和垂直失调现象,热网无检漏设施和设备,管道发生漏泄事故无法立即查到事故点,影响热网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城镇供热蒸汽参数一般在1.6Mpa,350℃以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波纹管补偿器完全满足城镇集中供热参数要求,波纹管补偿器在热网中得到普遍运用,在热网中广范运用的波纹管材质采用316L,补偿器的工作管选用无缝钢管,疲劳寿命大于500次。正确布置外压轴向型波纹管补偿器已成为在热网设计中确保热网管道设计质量和安全运行的关键。本文就波纹管补偿器在热网的布置原则及要求做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春、夏、秋季热负荷小时热网疏水泵耗电率,我公司决定将一单元和二单元的C热网疏水泵改造为变频泵。本文通过总结变频泵调试试运、操作性评价、经济性评价及改进建议,系统地讲述了变频技术在热网疏水泵的应用效果,为变频节能技术的深入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液两相流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含障碍物的微通道内气泡在浮力作用下上升的特性,主要研究了障碍物润湿性对气泡的变形、分裂、合并等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障碍物表面亲气时,气泡穿过障碍物时会发生严重变形,并有部分气泡吸附在障碍物表面.因此,气泡会发生分裂.部分留在障碍物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气膜,部分可以顺利穿过障碍物,而障碍物吸附的气泡质量和壁面润湿性相关.当障碍物表面亲水时,尽管气泡在障碍物的挤压下发生严重变形,但在气泡通过障碍物的过程中,气泡和障碍物之间仍然有4个左右网格的距离,因此,全部质量的气泡可以顺利通过障碍物.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障碍物表面亲气程度越强,气泡变形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异重流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中。现实工况中,底床设置障碍物是抑制异重流侵袭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障碍物对异重流运动特性的影响具有实际工程价值。采用开闸式异重流实验,对比不同障碍物间距及高度对异重流最大扩散高度、头部速度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得到双重障碍物最优工程布置方案;分析异重流在障碍物上下游区域的速度剖面及其越过障碍物时的涡度场;对比无障、单一障碍物、双重障碍物工况对异重流掺混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重障碍物最优布置方案为第一障碍物高于第二障碍物,障碍物间距要尽可能大,但应保证异重流遇到第二障碍物之前未恢复典型头部形态;在双重障碍物上游区域,异重流速度剖面出现畸变,畸变范围大致与障碍物等高,主流速度衰减明显,在障碍物下游区域,完成形态重塑的异重流,其速度剖面均存在明显的壁面区和射流区;相对于无障和单一障碍物工况,流经双重障碍物的异重流厚度明显变小;越障前后,异重流掺混系数呈现“M”型分布,越过第二障碍物后异重流的掺混速率明显大于第一障碍物。结果可为防治异重流灾害及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等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镜波  刘大鸷 《科技信息》2010,(18):I0350-I0351
热网平衡是供热的基础工作,本文简要介绍了热网平衡的意义,有关设备结构、性能,推荐了几种典型供热系统及其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供热管网的不断扩大,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热网,提高热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供热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介绍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和可靠的网络通信技术,对热力站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采用智能控制仪对热力站施行本地智能控制,以适应室外温度与热网运行状况的变化,从而有效地解决热网的控制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