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在保持可操纵性的前提下,提高车辆制动效能是设计防抱制动系统的主要目的,为此,设计了防抱制动系统的模糊模型参考学习控制器,由于该控制器引入了模糊学习机制,通过观察被控对象和代表理想动态性能的参考模型的输出差,从而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规则集,以使对象输出跟踪参考模型的输出,而后建立了直线制动车辆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工具箱,并对所设计的模糊模型参考学习控制系统在不同的路面状态下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李吉元  闫清东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521-2524
基于一维束流理论对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以能量平衡为基础的牵引动态特性和制动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结果分析,证明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反作用飞轮是三轴稳定小卫星高精度姿态控制系统的首选执行机构。针对反作用飞轮多领域耦合特性及其高置信度数值仿真问题,探索了基于Modelica语言实现反作用飞轮多领域建模与仿真的可行性。在反作用飞轮控制领域、电气领域、力学领域等不同领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odelica搭建了相应的反作用飞轮多领域仿真模型,并在设定工况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得到了飞轮系统的多领域耦合特性。该仿真模型实现了飞轮系统不同领域模型之间的无缝集成和数据交换,能够有效分析各领域间的耦合特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ABS系统的分析大多集中在少自由度的直线制动方面。采用十一自由度汽车转弯制动数学模型,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考虑到此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性及工况的不确定性,采用了模糊控制算法,并对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模糊控制算法的不足,建立了双模控制器,用传统的PID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采用的十一自由度的转弯制动模型充分考虑到仿真的复杂度及仿真的可信度,完全反应了制动过程中汽车的宏观运动及微观运动。  相似文献   

5.
电动大客车电控气压制动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电动大客车的制动安全性能和制动能量回收能力,设计研究了一种较为智能化的制动系统——电控气压制动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车辆制动过程的相关模型,制定了适合于电控气压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并对车辆的制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制动力分配策略是合理的,在保证制动安全性能的前提下,车辆取得了很好的制动能量回收效果,体现了电控气压制动系统在制动力分配和与再生制动协调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李果  彭莎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8):1714-1718
首先提出一个非线性控制系统研究汽车转向系统和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协同控制问题。该控制结构由转向控制器和制动控制器组成。为了确保系统全局稳定性,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进行解耦。为了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并确保期望的动态性能,对解藕线性化的系统采用内模控制方法进行综合。然后设计适用于复杂工况的制动力分配策略。最后用仿真结果验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它改善了汽车制动稳定性和转向性能。  相似文献   

7.
某型发动机燃油控制执行机构仿真与验证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型飞行验证机采用巡航弹用涡喷发动机为动力,由于飞行包线大大扩展,且发动机工作状态增多,需对燃油调控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发动机控制系统特性。基于质量连续与力平衡方程在MSC EASY5仿真平台框架下建立了燃油调节执行机构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开环控制结构下执行机构系统稳态和动态特性仿真,并在半物理动态模拟实验台上进行了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调节器执行机构系统满足发动机工况范围技术指标要求,为发动机控制系统改型研制打下了基础;采用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用于工程设计是可行的,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车辆电气系统动态性能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春瑶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5):661-663,668
车辆电气系统是由硅整流发电机和蓄电池并联组成,是一个非线性、不对称系统,因而它的动态性能与通常的电力系统有很大不同,本文试图给出车辆电气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法。文中分析了硅整流发电机的工作特点,采用状态变量和坐标变换表达硅整流发电机的工作模式及其转换规律;将蓄电池看作是电路元件,提出了简化的等效电路,从而列出了车辆电气系统的数学模型,举例进行了车辆电气系统动态性能仿真,并以实验进行了验证,表明所提出的仿真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罗德荣  王耀南  邓建国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7):1754-1756,1767
根据三相感应发电机稳态等效电路,用最优化方法计算激磁电容临界值;根据三相感应电动机在d-q静止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考虑主磁路饱和对激磁电感的影响,用MATL-AB/SIMULINK内含的功能模块构造了一个适合于三相感应电动机阻容制动瞬态过程的仿真模型,对三相感应电动机的阻容制动运行过程进行仿真计算来确定制动电阻值。为从事三相感应电动机阻容制动装置的设计者选择激磁电容和制动电阻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鱼雷导引弹道仿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柴霖  方群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2):231-234
介绍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鱼雷引弹道的设计与仿真方法,首先给出鱼雷导引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介绍如何采用Simulink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最后给出相应的仿真结果和分析,本文的仿真方法克服了传统编程语言仿真时繁杂,难度高,周期长的缺点,使动态系统的仿真变得容易,直观,迅捷。  相似文献   

11.
真空助力器带主缸总成是汽车制动系统的关键增力部件,其气动疲劳试验系统由气动子系统、液压子系统、电控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属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该系统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无法直接建立数学模型。为了考察该系统的动态性能,采用递归BP神经网络对该系统进行辨识。试验结果表明,递归BP神经网络能够很好的逼近该复杂非线性系统,在不同时间序列作用下均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电站水轮机水力系统不同结构形式,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建立了单压力引水管水力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调压室-压力引水管水力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一管多机水轮机水力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模型考虑了压力引水管水体摩擦损失、调压室特性等因素对系统模型的影响。基于MATLAB仿真环境建立了水电站水力系统非线性动态仿真模型,仿真模型动态仿真了不同水力系统结构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对水轮机输出功率及机组水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调压室-压力引水管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比单压力引水管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对水轮机输出功率影响大、输出功率震荡调节时间长;单压力引水管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可以近似看作一阶系统,调压室-压力引水管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可以近似看作二阶系统。一管多机系统中,机组输出功率、机组水头存在耦合影响,影响程度与机组水门相对开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飞机全电刹车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晖  谢利理  刘航  林辉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0):1458-1460
对飞机全电刹车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建立了全电刹车系统的整体模型,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完成了全电刹车系统控制回路设计。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进行仿真,给出了湿跑道条件下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系统的模型是基本正确的,全电刹车系统在作动响应及刹车效率等方面均比液压刹车系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的液压舵机故障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Regression,SVR),设计了一个液压舵机的故障诊断系统。利用系统的可测参量,建立了基于SVR的液压舵机的全局故障检测模型。在仿真过程中发现,此方法能对电液伺服阀、位移传感器和伺服放大器的各种故障进行诊断,诊断准确度高,适用于闭环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傅德彬  姜毅  张强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5):3422-3424
结合液压系统仿真计算技术和自动化试验技术,构建了液压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通过仿真计算模拟液压系统的环境参数和控制规律,利用实物模型模拟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液压元件。重点介绍了液压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布局结构、仿真模型建立过程以及仿真过程控制系统,并针对某液压起竖系统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6.
热连轧中液压活套系统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活套系统动态耦合过程的分析,在工作点附件,结合伺服阀和液压缸的模型,建立起液压活套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给出该模型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并通过对其各阶系数的分析,给出了其降阶形式.最后采用实际热轧现场的液压活套数据,对该模型的二阶降阶模型与实际活套进行对比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而且实际应用是可以采用该降阶模型的.  相似文献   

17.
飞机液压系统的压力脉冲试验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军  陈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3):5380-5382,5458
液压系统的压力脉冲直接影响到液压元件的使用期限,对飞机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带来严重威胁。飞机液压系统压力脉冲试验是产生压力瞬态脉冲,考核液压元件寿命的重要装置。为了深入研究压力脉冲的形成与控制,论文应用特征线法建立了管内流体的数学模型,并针对正弦波与梯形波两种试验波形,根据管内流体的数学模型和一系列管路的耦合边界方程建立了飞机液压系统压力脉冲试验装王的数学模型.通过对真实系统的仿真试验表明,该模型较真实的反映了实际系统的物理特性,仿真结果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18.
李昊  宋豫  孔祥东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9):2019-2022
针对大型风力机比例阀控液压马达变桨距位置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建立了比例阀控马达系统数学模型,确定系统的特性。然后,选取适当的风速模型,并通过风速与变桨距负载的关系获得系统负载的目标参数。最后,对比例阀控液压马达变桨距位置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建立了主要元件与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比例阀控液压马达系统用于大型风力机变桨距位置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离心力—振动复合动力学环境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离心机和振动台系统组成的复合动力学环境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结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离心力-振动复合动力学环境进行计算机仿真。文中首先讨论了仿真软件的设计思想,介绍了振动和离心力复合动力学环境仿真软件CDE_VISM的结构,讨论了将图形技术的数据场可视化、动态数据场显示技术应用于有限元计算后处理的方法及CDE_VSIM与MATLAB的接口方法。最后通过对在离心力作用下振动台运动的仿真和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离心机和振动台系统组成的复合动力学环境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七自由度车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车轮制动模型以及非线性轮胎模型,以缩短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而不大幅降低舒适性作为控制策略的出发点,将主动制动与主动悬架系统进行协调控制,采用动态表面控制理论,克服了反演设计中激增项问题,依据协调控制思想,分别对制动与悬架系统设计了协调控制器,并对协调控制与非协调控制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主动制动和主动悬架系统采用协调控制,可在小幅降低舒适性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地面制动力,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制动安全性,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