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性太空旅游有四种方式,即抛物线飞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 抛物线飞行在宇航员训练当中,为了让宇航员体验失重感觉,通常采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太空救助     
截至2020年统计,地球宇宙空间已有4万多个飞行物,除3000多个各式卫星和空间站外,其余都成为太空垃圾。这些被废弃的卫星和散落的飞行器件,在围绕地球无规则地飞行,给宇宙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已多次发生太空撞击事故。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空间治理公约”,并决定由4个国家的载人宇宙飞船轮换执行太空垃圾回收任务,这4个国家是:美国、俄国、中国和法国。美国飞船于2020年10月飞入太空,计划工作5个月。这艘飞船工作得很顺利,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回收废弃卫星6颗和太阳能天线架1个。每回收一颗卫星后,要取出卫星里的“黑匣子”…  相似文献   

3.
如果膨胀式太空飞船的原型机在飞行测试中成功的话,那么终有一天这种膨胀式“救生艇”就可以将在太空陷入进退两难的宇航员安全地送回地球。  相似文献   

4.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这就要求运载它们的火箭必须提供足够大的能量。要把地球上的太空飞行器送到地球大气层外,至少要使该飞行器获得7.9公里/秒的速度,此即第一宇宙速度;而要使飞行器脱离地球,飞往行星或其它星球,则需达到11.2公里/秒的  相似文献   

5.
谢懿 《世界科学》2011,(4):44-45
长途太空旅行甚至殖民太空的梦想,都忽视了人类本质上的地球生物性。在2007年第一次失重体验前的新闻发布会上,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说,他希望他的零重力飞行会激起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他认为,与日俱增的自我毁灭风险将最终迫使人类殖民太空。霍金当时提出,我们必须在200年内完成这一举措,否则将面临灭绝的危险。毫无疑问他受到了  相似文献   

6.
《科学24小时》2013,(Z1):26
<正>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着手打造全新的太空发射系统(SLS),高度达117米的重型火箭如同一个庞然大物,可将人类送往遥远的小行星和火星。按照SLS火箭研制的时间表,它将于2017年进行首次飞行,而与之配套的猎户座宇宙飞船也正在研发之中,预计在2021年进行第一次载人飞行。工程师为SLS火箭助推器使用了航天飞机的固体燃料发动机,并为太空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7.
太空飞船和火箭真可谓空中巨无霸——起飞重量 可高达450万磅,而其中的85%是燃料。由于太空飞 船不仅仅携带燃料,还携带用来燃烧的氧,所以必须 在真空状态下为太空飞船添加燃料。可想而知,这一 工作效率极低,为此NASA已经开始试验一种能在起飞过程中补充氧的发动机。据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尤威·休待(UweHueter)声言,这种发动机能将太空飞船的起飞重量降低一半。当太空飞船装上这种发动机后就会像火箭那般起飞,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迎面而来的空气将迅速补充液态氧。一旦当太空飞船的时速达到1,500英里时,液氧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太空航母"——"白骑士2号"的问世,未来人类不仅可以在零重力状态下体验奇妙的太空游,未来的激光飞机更使得飞行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探索太空的欲望与日俱增,而伴随着这股热情的,却是那些无名英雄的默默牺牲。时至今日,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被"发配"到太空进行探索。1952年,一只猴子和11只老鼠成功乘载一枚美国空军导弹飞到71.93千米的高度,并安然返回地球。1957年,苏联安排一只狗乘坐Sputnik2号绕地球飞行,但它最终在舱内死亡。在此之后,美国还曾选用灵长类动物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0.
人类30多年的航天活动在太空中留下的『垃圾』会有碍载人航天飞行,拟议中作为科学研览基地的空间站的建设不能不对此采取措施。太空『垃圾』是失效的人造卫星、多级航天火箭的残骸以及其它碎片,其中地面可以观测到的最大者与一辆公共汽车相当,最小者与一只垒球相当,数量约7000—15000块,而且还以每年百分之二至五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11日,美国宇航局宣布,他们正在监控一块太空垃圾,因为它正朝着国际空间站移动。此前一天,美国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其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中,刚好完成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而在次日,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将按计划进行一次太空行走。这块太空垃圾如果距离空间站太近将会造成危险,所幸它最终并未形成想象中的威胁。有人...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苏法签署的协议书,为两国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奠定了主导方针;太空研究、人造地球卫星通信、科学资料的交换、现场工作人员和科学代表团的交流以及学术讨论会的组织。根据协议,这种合作也可以扩大到其他领域。其中之一就是太空生物学和太空医学。近年来,苏联和法国的科学家们也开始进行太空材料方面的技术实验。组织太空联合研究的实际工作委托给在苏联科学院和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领导下的宇宙委员会。这样,苏法科学家的合作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太空科学的每一领域。但合作的范围不只限于这些内容。首先,我想指出进行研究的深度和多层次实验的高质量标准。苏联和法国太空技术采用的各种型式是:各种月球探测器、太空站、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轨道站、高空探查火箭、飞行实验室、高空漂流气球以及地面设施,如射电望远镜、专用光摄相机和其他仪器。我想从苏法科学家完成的许多科学计划中,拣三个问题谈谈。  相似文献   

13.
太空惊奇     
很多人都向往太空,可是太空中的万物遥远得让人根本无法用肉眼看见。这里选编的一组图片,也许能帮助你领略太空的神奇。————太空惊奇@齐宇  相似文献   

14.
协和式超音速喷气客机或许终有一天会陈列在博物馆中,然而,人类对超音速空中旅行的梦想仍然会继续下去。现今,正在研制的用于太空飞机的强有力火箭引擎能够以飞快的速度运送我们,并将以创新的方式将燃油重量限制到最低。科学家们正在研发可重复使用且强有力的火箭引擎。通常,亚轨道运行的太空飞机能够在四个小时内从伦敦飞到悉尼,包括使用普通喷气引擎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以2马赫(即两倍声速)速度飞行,而带有新型引擎的太空飞机其飞行速度将达到  相似文献   

15.
近来国内不少报刊纷纷转摘一则来自国外的消息,称有12名已死去的前苏联太空人尸体在离地球150公里的轨道上漂浮。有的报纸还以《太空尸骸触目惊心》为题加以渲染。其实,人们只要了解一下短短的航天史,就不难看出此文是西方小报的愚人之作,纯属无稽之谈。消息称,这12具尸体是“前苏联一个太空站三年前突然发生爆炸的牺牲者”。事实又是如何呢?从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至今的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测     
到太空去旅行 2003年6月,美国太空冒险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公司已与俄罗斯航空航天局达成协议,决定于2004年或2005年重新启动国际空间站的“太空旅游”业务。无论是谁,只要支付2000万美元,就可以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进行一趟太空之旅。为此,该公司还打出了一份非常有趣的广告:你想饱览美妙的太空美景吗?想体会那份冒险的刺激吗?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承办太空旅游。旅行时间:8-10天;组团人数:2人;收费标准:每人2000万美元;旅行地点:太空国际空间站;来回双飞。  相似文献   

17.
Nawm.  AR 李麟军 《世界科学》1991,13(8):22-23,48
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距今已近30年了,然而人类能否适应陌生的重力场微弱的太空,并在其中长时间的工作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随着人类征服火星的兴趣越来越浓,飞往火星的旅程需要二至三年的飞行才能抵达,因此美国和苏联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在研究微重力场对人体的影响.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筹备一次航天飞行,旨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7月4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外,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携手打赢了一场约7个小时的太空出舱配合战。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19.
美国会所属的技术研究处(OTA)10月11日报告,到90年代末低太空轨道散落的碎片将对人造飞行体构成严重威胁.低太空轨道(高度2000公里以下)快速飞行的碎片不仅能击穿载人的太空船,其它所有的人造飞船,除驶向月球者外,亦尽在其威胁之中.美国上周对地球轨道上6645个,总重量为200万公斤的人造飞行体进行了追踪观察.这些飞行体以每秒7公里的速度向四面八方运行.有人估计其总数在30,000~70,000之间.而OTA认为其中具有功能者只占6%,其余为用过的火箭推进器,卫星爆炸后散落的碎片,以及失去功能的卫星等.  相似文献   

20.
太空实验室     
本世纪八十年代,人类在探索与开发太空方面将进入一个新时期,其标志就是一系列可回收和重复使用的近地球太空站——“太空实验室”的发射。“太空实验室”是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太空渡船(即太空飞机或航天飞机)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它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建立能容纳4~6人的、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