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及机器人,人们就会想到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焊接机器人、喷漆机器人以及各种服务机器人。很少有人想到作战用的军用机器人——机器士兵,因为它是一种军事机密。最近,《简氏防务周刊》透露,到下世纪初,将研制出能操纵飞机的机器人。它驾驶飞机能自动寻找攻击目标,如目标已遭到破坏,能自主飞向另一目标;在遇到敌人攻击时能采取规避行动。英国机器人专家透露,5年后,机器人将在战争中代替人去冲锋陷阵。这些机器士兵将具有10亿个电子神经元组成的人造脑,配备一系列经过生物技术改造的武器,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拥有群体智能,能协同作战;如果某些部件遭到破坏,其他部件会自动调整,并继续运行。早在70年代末,美国五角大楼就开始通过各种试验来证实军用机器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科技传真     
自主型运输机器人 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一家公司展出了一种能够自动辨认并避开障碍的具有较高智能的自主型运输机器人。 此机器人的光学传感系统以数字摄像机为主,不仅能够辨认周围环境中的障碍物,还能辨别所要运输物件的位置和尺寸差别,并对障碍物和运输物件精确定位。以计算机为主的自动驾驶系统可指挥机器人绕开障碍,完成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定义众说纷纭 现在,人们经常能从电视、电影或展览会中见到机器人的身影。但是,要回答“什么是机器人”这样的问题,就不那么容易了。 也许有人会说:“机器人不就是拥有粗胳膊、短腿、大眼睛和方脑袋的铁家伙吗?”可能有人补充一句:“机器人不就是机器吗?它能一刻不停地工作,它就是一种自动机器。”  相似文献   

4.
<正>机器人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所谓"机器人",一般人们把它定义为"像人一样的机器"。所以有些人认为,机器人应该做的和人一模一样,其实非也。实际上,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传动和现代微电子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模仿人某种技能的机械电子设备,所以机器人的样子不一定必须像人,只要能自主完成人类所赋予它的任务与命令,就属于机器人大家族的成员。下面小编带大家来一起认识智能时代中最不像人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5.
美国一家发展研究公司(TRC)研制出一种称之为“擦洗伙伴”的机器人。这种商业型机器人价值7万美元,装有计算机控制器,传感器,电池,一定量的化学制品,三种不同的清洗和擦洗工具和一个自动挤压拖把。管理员只要将该机器人推入一间盥洗室,插入水软管和电线并在控制板上按“运转”的按钮,该机器人就能独自工作。它还有超声波“眼睛”,能很快地确定有关墙和天花板的坐标并将它们同储存在其Motorola 68000型微机电脑中的一张盥洗室地图进行比较。然而,机器人能从一  相似文献   

6.
人类梦想过的“铁臂阿童木”真的能实现吗?如果机器人能理解人的心,那么制造出有心的机器人也并非梦幻。可是,机器人的心会放到它的哪个部位呢? 理解人心的机器人 据说美国已研制出一些机器,它们能代行人的心和思考的一部分。其中一个是美国位于俄亥俄州的空军基地的科学家研制出来的飞行模拟机,它能通过脑对光的反应的强弱来控制。随后,他们又利用这种方法开发出可利用脑波和额头血  相似文献   

7.
<正>台灯作为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局部照明工具,具有小巧玲珑、开关方便、移动自由等特点,比如具备自动调光、播放音乐、调节计时等功能,甚至还能像机器人一样会跳舞。今天,我们就利用废弃的pvc管材,亲自动手设计制作几款台灯!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吸尘器:俄罗斯发明了一种机器人吸尘器,这是一个同吸尘器一样大小的圆形吸尘器。它可以在房间里自行移动,由于有一个超声波传感器,机器人不会碰到障碍物,它能按微处理器的命令绕过障碍物。其吸尘能力能随着地面的尘型自动确定吸力的大小。不用电机的电扇:美国研制的一种电扇是用交流电驱动振动,来代替风叶送风,就像人们  相似文献   

9.
正日本一家公司最近推出具有突破性、分男版和女版的情感机器人。它们的设计目的是为人作伴。它们能读懂主人感情,给予主人建议,还能与主人聊天。它们不仅样子像人,而且能模拟人的行为,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这些机器人上市后短短1分钟内就售出1000部,尽管单部售价高达人民币1.2万元,另外还得支付月租2000元。科学家说,数年后将出现真正能为人妻及为人夫的机器人,但在此之前,人类应该对有关机器人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专家认为,人的感觉是最难模仿的,人类在感觉方面所达到的"超"能程度,目前连机器人也望尘莫及——能"听"的手机器人虽然凭借电流控制能"握住"杯子等物体,但人的手却要比它更高明。以触觉为例,人的指尖能感知只有5μm高的突起,而这个数字仅仅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50。至于舌头和嘴唇的敏感度就更高了。当你试着把一根头发放到嘴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主打机器人能"自疗" 中国的月球人项目最具前瞻性:不急于开发能完成简单任务的机器人,而是着眼于未来月球基地的一系列工作开发多种仿生机器人.  相似文献   

12.
鲜花机器人     
《科学之友》2008,(10):160-160
韩国国立全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研制出了一种外形模仿普通开化植物的新型机器人。这种“鲜花机器人”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够自动分析室内空气的质量,在必要时还会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释放氧气,甚至还能产生香味。另外“鲜花机器人”也能够生长和开花。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机器人的外形模仿了传统的观赏植物,其高度为130cm,最大直径40cm。从结构上说,“鲜花机器人”主要由花盆、5朵“鲜花”和其他一些技术构件组成。  相似文献   

13.
值得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鉴于美国已经在作战行动中大量使用远程遥控、能自动攻击目标的无人机,并频频发生伤害无辜的惨剧,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特别调查员克里斯托夫·海因斯2013年5月30日提出一份报告,建议联合国呼吁各国冻结这类"致命性自动机器人"的研发和使用. 海因斯说:"致命性自动机器人"的使用可能让战争变得更容易,甚至可能杀死那些已经因受伤而无力作战或准备投降的敌人,这违背了人权和人道主义法律,意味着人类道义责任的缺失.这是一个值得全世界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技信息     
博物馆机器人警卫 在洛杉矶艺术博物馆里出现了一名新工作人员,原来他是监视陈列室小气候和艺术作品安全的机器人警卫,在夜间他还能守卫艺术大厅,不让不速之客进入大厅。机器人身上安装的分析器能测出博物馆陈列室中的空气成分、温度和湿度,它的红外视觉、灵敏传声器和无线电探测器能发现大厅中的任何移动物。机器人警卫能感觉到离它7.5米远处人的呼吸和心跳。 (道奇)  相似文献   

15.
近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日本本田汽车制造集团的人工智能科研所宣布,他们已开发出一种具有高度自控和运动能力的高智能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外貌酷似身着太空服的宇航员,它身高1,80米,体重210公斤,由电池驱动。借助自身的电脑平衡系统,机器人能够在各种地形如上下楼梯、跨越高坡时行走自如,即便受到了外力的突然冲击,比如被人推一把,机器人也能继续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这个机器人还能有类似人类的视觉和视野功能,可以根据自身电脑的指令和判断,自行走向一个预定的目标,也可以自行躲避绕开障碍物体。机器人的手臂也可以自如地伸  相似文献   

16.
在2012年德国汉诺威国际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的展厅里,出现了一个能给人画肖像的机器人.它可以在10 min内为人画好一幅形似且神似的简笔素描画像,这比一般的街头艺术家的速度要快得多.其实,它的意义不仅于此,而是充分展示了新一代自主机器人的灵活性. 绘画机器人是由德国一家机器人研究所的凯恩斯等人开发的.不少人难以理解机器人专家为何去开发画像机器人.因为按照常理,现在的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了,“咔嚓”一声,逼真的肖像就存在相机里,连上打印机,一份肖像就打印出来了.整个过程1 min之内就可以搞定,何必让机器人去折腾10 min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大材小用吗?  相似文献   

17.
漫长的历程研究具有仿人动作的机器,不仅是人类长期以来的愿望,而且很早就有过许多实际的努力.据传说我国早在二千九百多年前,周穆王时代就有了能做种种动作的自动木人,《列子·汤问》中描述的周穆王西游时得到一个能歌善舞的机器人,甚至还会用眼睛挑逗穆王左右侍女的故事,也许就是对当时出现的自动木人极其大胆的科学幻想.西方则传说亚里士多德的希腊戏剧中已有自动木偶演出.汉代张衡发明的指南车,利用齿轮定向机构,使车上木人的右手始终指向南方,  相似文献   

18.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幻想着能有一种机器人来替我们做家务,把我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随着以微型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这个愿望正在逐步实现。 一般家庭中最常见的家务活是做饭、洗衣和打扫卫生。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此首先开发了全自动电饭锅、全自动洗衣机和全自动清扫机器人。 这种全自动电饭锅是与存米箱连在一起的,使用者只要一按电扭,从量米、淘米、加水、做饭到保温,可以全部自动完成。如果你出门在外,可以往家里打个电话,“指令”电饭锅自动烧饭。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曾推出过一部有关机器人的科幻影片,内容是说由于机器人的脑中植入了动物细胞,机器人变得像人一样会思考,并且和人争夺统治世界的霸权,这部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收到了极高的票房价值.今天,影片"未来世界"中的预言部分已经正在付诸实践.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到2030年,计算机或机器人将拥有和人类大脑一样的储存容量和处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曾推出过一部有关机器人的科幻影片,内容是说由于机器人的脑中植入了动物细胞,机器人变得像人一样会思考,并且和人争夺统治世界的霸权,这部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收到了极高的票房价值。今天,影片“未来世界”中的预言部分已经正在付诸实践。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到2030年,计算机或机器人将拥有和人类大脑一样的储存容量和处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传统机器人的神经中枢是由矽和金属构成的微处理器,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在集中精力开发一个机器人,其动作指令是由一只老鼠脑的2000多个细胞来传达。在麻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