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暮春时节,一个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上午,一位身材颀长、戴着眼镜的姑娘在妈妈的陪同下,忐忑不安地走进内科诊室。“医生,我女儿要考大学啦,昨天刚体检过,发现她的血压偏低,她的思想包袱很重,既担心影响高考,又害怕对健康带来危害,所以今天特来就诊。”看起来妈妈是位快言快语的人,讲起话来开门见山,在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国防部为了给士兵提神专门发明了一种眼镜装置,其原理是在一副特制的眼镜框上装上光纤。该光纤放出的白色强光与日出时的晨曦光谱一样,令士兵既提神而又不影响视觉。这种新发明的眼镜在北约空袭南斯拉夫期间投入使用,美国的轰炸机飞行员使用此眼镜由密苏里的轰炸机基地飞往欧洲,全程36小时都保持了清醒的状态。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英联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其推进速度是海湾战争的3倍,难道美军是铜墙铁臂般的机械人,具有连续作战的能力?其实不然,美军也不得不与另一个敌人进行战斗:疲劳!由于最初的地面进攻及向巴格达推进的速度太快…  相似文献   

3.
为了把观众从电视上夺回来,1953年好莱坞推出了一种新玩艺儿——立体电影。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时会发现,自己就如同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后面一般,从而将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而今,立体电影技术已经越来越普遍地得到应用,其中的电影特效更为立体电影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20,(5):40-41
正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刻骨铭心。从最开始的彷徨无措,到现在的有序面对,个中经历恐怕也只有亲历的人才明白,同时这段时间也有一大堆高、精、尖"武器"被应用到抗疫一线。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看一下,抗疫过程中那些不为人所知的"中国黑科技"。——可检测体温的头盔这种头盔集成了红外摄像头和AR眼镜,原理与机场、火车站使用的那种红外线测温仪很像,只不过体积要小巧很多,可以对3~5米视线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5.
3D特效再现     
为了把观众从电视上夺回来,1953年好菜坞推出了一种新玩艺儿——立体电影。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时会发现,自己就如同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后面一般,从而将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而今,立体电影技术已经越来越普遍地得到应用,其中的电影特效更为立体电影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6.
<正>在1920年代,当付费的电影观众第一次戴上3D眼镜时,电影产业达到了技术革命的顶端。但在当时,永久改变影院体验的创新并不在视觉,而是在音响。八十年来,经过接踵而来的1950年代和60年代的虚假曙光,3D  相似文献   

7.
施征 《科学24小时》2010,(10):12-12
商业3D立体电影首次引起全球性轰动是在1953年5月24日,当时的出发点是为了把观众从电视机前夺回来。当时好莱坞推出了一种新玩艺儿——立体电影。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在观看了《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后,发现自己仿佛躲在飞驰的火车及逃跑的魔鬼后面,觉得新奇无比。后来中国也拍摄了自己的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从而将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透视眼 谁会拒绝试试真正的X光眼镜的机会呢?你所看到的一切不一定总能让你开心,但有了这种超人般的视力,你将可以看透坚固的墙壁,窥视自己的邻居或是密切留意楼上的孩子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9.
最近,日本松下电器推出世界首款3D摄像机.这种型号为“HDC—SDT750”的新款摄像机并排装有两个镜头,可以像人脑一样,将两个图像融合成3D图像。这些图像可以在3D电视上播放。观众佩戴一种主动式快门眼镜即可观看。  相似文献   

10.
裸眼观看电视的三维图象由于三洋公司开发了一种不用配戴专用眼镜观看的系统,使得商用三维电视朝着我们又迈近了一步。上个月,日本的电子公司在东京的一个电子展览会上展出了它的新型自动体视液晶屏幕。明年该系统将会上市。三洋的系统采用了两台摄象机,从不同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1.
眼镜具有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重要作用。眼镜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我国的眼镜业从最早的手工制作发展到现代,已形成了完整的眼镜工业体系。目前,眼镜年生产量大约1亿副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中国眼镜工业总产值达43亿元,是1990年的17倍。可见眼镜数量在快速增长。 眼镜的历史 眼镜的来源和历史至今意见不一致。据文献记载,1280年意大利人阿马提首先制成了第一副完整的眼镜,并建议将透镜戴在眼前。我国的眼镜可能始于汉代,逐渐发展。元代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记载:“看到老年人戴眼镜阅读小字”。到了明代已有较完善的  相似文献   

12.
见到刘子龙时,他魁梧的身材、时尚的黑框眼镜、白色T恤以及一头齐肩的长发,让笔者完全感受不到老人年近七旬的沧桑.刘子龙热情地给笔者倒茶,并轻轻地问:"介意我抽烟吗?"片刻间,他给人的印象又多了一份随和与淡定.  相似文献   

13.
由罗伯特·巴斯(Robert Bass)和他的儿子约翰·巴斯(John Bass)组成的研究小组发明了立体电视系统,这种电视不同于1988年6月问世的立体电视,它不需要观众佩戴笨拙的产生立体感的眼镜。过去的立体电视的色彩层次看上去象是由两幅图象叠加后而形成的,而巴斯父子发明的直观立体电视创造出真正的色彩层次,它借助于放置在主屏  相似文献   

14.
正有人认为,晚上开车时戴黄色眼镜会让视力变得更好,但是在模拟器中进行的测试表明,戴上黄色眼镜的驾驶员发现行人的速度并不比戴透明眼镜的驾驶员更快。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用于减少对面车辆所发出的前灯眩光干扰的黄色眼镜受到追捧。黄色眼镜设计者的想法是,因为蓝光更易散射,将其滤除就可以减少眩光。这样的眼镜经常被宣传为  相似文献   

15.
这种眼镜在纽约举行的美国东部国际眼镜展览会上展出,预计将于今年夏季在美国上市。它们看上去跟普通眼镜没有什么两样.但实际上是眼镜领域的创新科技。这种电子眼镜名叫emPower.佩戴者可以通过开、关不同的指令设置,调节眼镜的焦点,进行阅读或者看较远的东西。emPower眼镜采用了世界最新出现的电子调焦镜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眼镜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全。摄影眼镜:苏联发明了一种小巧的摄影眼镜,这种眼镜利用双眼镜片取像,摄影机安装在鼻架中央,快门装在镜架上,很受人喜欢。显像眼镜:为了使利用读唇术交谈的聋者能看清对方的口形,英国最近发明了一种会显像的读唇  相似文献   

17.
法国戏剧家乔治·费多(1862年-1921年)在刚开始戏剧创作时,由于剧本写得很蹩脚,上演时常被观众喝倒彩。一次演出时,费多混在观众中,当他听到观众不时喝倒彩声时,不禁也跟着喝起倒彩来。这时,一个朋友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跟着观众给自己喝倒彩,费多一笑,自嘲道:"只有这样,我才听不见观众的骂声,也不至于让自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传播学、广告学角度解读"中国制造--世界合作"这则广告,通过研究该广告投放的背景、观众反馈的意见、专家表达的观点以及与韩国成功广告范例的对比等分析这则广告的优缺,为今后的改进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古装电视剧的热映引起了一阵刺绣热潮,剧中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外,人物的精美服装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如《延禧攻略》女主人公璎珞初入宫就在绣坊经历刺绣考核,并通过绣制凤袍获得皇后赏识,一件件清宫华服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特别是那精美的刺绣更是让人称赞。剧集大篇幅、多细节展示了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盘升绣、珠绣、圈金等多种刺绣工艺,让观众大饱眼福。随着现代工业进步,刺绣机、缝纫机等机械的出现使得传统绣花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上工申贝(集团)  相似文献   

20.
新知短信     
发光睡袋荷兰一名大学生在飞利浦公司资助下发明了一种能发出荧光的睡袋,它能帮助那些患有遗传性肝脏疾病的人。这类患者先天不能产生允许胆红素分泌的酶类,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出现黄疸。为了保持胆红素在允许的水平,患者需要每天躺在光疗床上接受蓝光照射,有时每昼夜要照射12小时。因此这种疾病使患者失去自由活动的时间。这种发光睡袋是由透气织物材料制成的,在织物中放有12只软盘,软盘中带有一组发光二极管。睡袋可以帮助那些出生后仅几天就出现黄疸的孩子,促进他们与疾病作抗争。周道奇助听眼镜荷兰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眼镜,眼镜腿上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