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家制定了课题,就要寻求假说。假说就是猜想某件事情如何如何。假说一般是以一个陈述或一组陈述来表达的,从中可得出结论:如果这一假说成立,情况将会如何。假说经常采取这一形式:“如A为真,B则会(应,将)怎样。”一个好的假说有些什么特点呢?首先,应能说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界限     
科学的内在界限——自然的创造性对科学的洞察力有没有限制?有没有用科学方法无法解释或理解的现象或经验?显然,自然界中人类心灵内外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还远远不能为现代科学所认识。可是,问题来了,是否存在科学解释永远无法逾越的界限?正如一位丹麦幽默家所说,预言是件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当预言未来的时候。我将论证,这样的界限确实存在。有两种很不一样的界限:内在的和外在的;这两个术语代表了界限与科学的概念系统的关系。利学有三个目标:理解(Comprehension),解释(Explanation)和预言(Prediction)。理解表明一个总体概念的存在: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大致的起因是什么,以及它与自然界的其余部份有怎样的联系。理解意识着,对现象所属的那部份自然界的神秘感的解除。解释更进一步;它告诉我们为什么所考虑的现象或过程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当然,预言就更确定了;它告诉我们,特定系统在某种条件被满足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当对已知事物以往的未曾探索过的历史下结论时,也有预言过去的事情,即倒推。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常常因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感到不幸福,那该如何才能找到喜欢的事情?如果必须做一些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怎样才能在其中找到幸福?没有人会否认幸福的重要性。如果有人问你:你幸福么?你可能会脱口而出说"是"或"不"——这是你此时此刻的感觉。又或者你需要回忆思索一番,然后才能给出答案——这是你对一些经历的综合评价。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它是你一瞬的感觉,还是你对生活的完整评估?  相似文献   

4.
我是1月14日就任复旦大学校长的,到任不久就接到邀请,希望我给学生做一个演讲.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与同学们一起来聊聊.我经常说,如果大学校长不关注他这个学校里最大的群体--大学生,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校长.  相似文献   

5.
没马桶了     
两位精神病人a君和b君同时康复,主治医生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中一个犯病了,另一个就要马上把他送回医院。"突然一天,医生的电话响了起来,原来是a君:"不得了了,b君从早上开始就趴在我家的厕所里,非说他是我的马桶!""那快把他送回来!"a君沉默片刻":那我不就没马桶了吗?"  相似文献   

6.
错误的态度会大大增加你的压力 我们都有压力,但是悲观者及完美主义者,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中会比其他人更有压力,并且由于他们自我破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使得其他事情也变得更有压力.如果你有这种倾向,那么你应该专门留意去缓解你已有的压力来源,并注意自我破坏所带来的新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正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结构基因组学联盟首席负责人阿利德·爱德华兹(Aled Edwards)说:"开放计划前景光明,但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开科研数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乔伊定律(Joy’s Law),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最聪明的人都在别的地方。乔伊定律是以太阳微系统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比尔·乔伊(Bill Joy)命名的,他认为这一定律也适用于最优数据和最先进科技。公众如果能够开放获  相似文献   

8.
<正>蒂莫西·克拉克(Timothy D. Clark)说:捏造和篡改数据的研究人员太多,只有对证据做出严格要求,才能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2017年1月,美国物理学家达林·基尼恩(Darin Kinion)因科学欺诈开始入狱服刑,他通过研究量子计算拿到了资助,但是他并未获得他所声称的成果,而是对研究中可能产生的数据进行了捏造。科学家往往认为,这种公然的学术造假事件是  相似文献   

9.
时间困境     
刘琦 《科学之友》2020,(8):52-55
正"8点30分,在诊所旁的咖啡厅见面。"他站起身,跟我友好地握了握手,就转身往外走了,他出门前,我试探性地冲他喊道:"你就不怕我不去吗?"他没有回头,只是说了一句话:"你每次都会去。"然后他就走了。我坐在办公桌前,整理着思路。一个陌生人闯进我的诊所,告诉我他叫杨柳,他被困在了今天,而且他说的话让我不得不相信他,我决定帮他。如果这事是真的,我帮助他逃离困境。如果这只是他的妄想症,那今天就是我治疗这个病人的开端。我看了看日历:2007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10.
<正>研究人员在破解一个123年历史的谜团时发现,结构相同的结晶固体可以熔化成不同的液体。在1896年发表的一篇鲜为人知的论文中,德国化学家埃米尔·费歇尔(Emil Fischer,因为合成糖和咖啡因获得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指出:其实验室生产了似乎违反热力学定律的晶体。令他困惑的是,固态乙醛苯腙(APH)可以在两个非常不同的温度下熔化。他周一生产的一批产品可能在65℃时熔化,而周四生产的一批产品则可能在100℃时熔化。  相似文献   

11.
许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青年物理学家,甚至是颇有天赋的,通常视野都很狭窄.这样的物理学家可能对某个相当复杂的领域,例如说,对量子场论中的详尽细节都很熟悉,但是如果你问他关于超导或是铁电现象、关于中子星的构造或是探测引力波的可能方法,那你会得不到答案.要熟悉这些和许多其它的课题并不需要许多时间.并且几乎不需要我来证明视野和知识的广阔对物理学家不仅是自然的——毕竟,物理学不是很吸引人的吗?——而且对于成功的工作也是特别重要的;甚至也是纯实用主义者所应追求的.  相似文献   

12.
<正>鲁迅(http://www.saohua.com/shuku/xiandai/lunxun/luxun886.htm)在给一个文艺青年回信时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  相似文献   

13.
随感     
永远创造美,是神圣心灵的标志。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摹仿飞禽走兽,做它们的学生。从蜘蛛那儿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儿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那儿我们学会了唱歌。一篇美好的言辞并不能抹煞一个坏的行为,而一个好的行为也不能为诽谤所玷污。如果儿童让自己随心所欲而不去劳动,他们就学不会文学,学不会音乐,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礼仪其实是由这一切共同产生出来的。快乐和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称赞那不应称赞的和斥责那不应斥责的,都很容易,但两者都表示着一种坏的品…  相似文献   

14.
科学作家庞蒂预测,今后五年的冬季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冷的,这可能预告另一冰河时代的到来,全世界收成减少,会使粮食价格飞涨.他警告说:"如果我们连续度过七个冬季,象刚过去的一个冬季那么冷,北美便会进入另一个冰河时期."他解释说,在某些地区,雪不会融化,而下个冬季的新雪会盖在旧雪上面.庞蒂是《读者文摘》科学作家,也是1976年出版的《寒冷》一书的作者.该书预测严寒冬季会来临.他在接受访问时说,三种力量集中一起,使北半球寒冷.  相似文献   

15.
正斯蒂芬·霍金,科学苍穹中最耀眼的明星,他的真知灼见塑造了现代宇宙观,激励了全球各地数百万人。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时间简史》的作者,于2018年3月14日在位于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76岁。他曾经说过:"如果宇宙不是你所爱之人的家,那就不能称之为宇宙。"对于其他科学家和霍金所爱的人来说,霍金健康状况不佳的身体和合成的声音成为人类思维具有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6.
探索恐惧     
研究表明,当某件糟糕的事情发生时,人大脑的一部分开始独立思考,储存自己的记忆,这样下一次碰到类似的威胁时,就可以挽救自己. 人们总是认为人类在许多方面比动物高级,但烦人的迹象正不断出现,它们表明,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常常是模糊不清的.使人惊讶的不仅是动物比人们想象的要聪明,或者它们也有已很稳固的文化、也使用工具并且显然也有记忆,相反,人类的动物性远比人们自己愿意承认的多得多,这一点同样使人傲气大减.  相似文献   

17.
千万别抠门     
大傻入境某国时,带了只鹦鹉。海关人员叫住他说":先生!你这只鹦鹉也得付税金。""应该付多少啊?""活的50美元,如果是标本就只要15美元!"此时听见那只鹦鹉嘶哑地叫着:"大傻!千万别抠门啊!"  相似文献   

18.
生物界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有些事情很难解释清楚。例如,地球上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个问题一直让人感到疑惑,历史上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为之争论不已。你说先有鸡吧,那么这些鸡是从哪里孵出来的?你说先有蛋吧,那么这些蛋又是谁生的?最近,英国一位生物学家认为世界上先有蛋而后有鸡。这个研究结论获得了不少科学家的认可,很可能为长期以来的争论画上一个句号。有一个民间故事,说诸葛亮三气周愉,周愉问了诸葛亮一个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诸葛亮回答说:先有鸡。周愉冷笑着说,没有鸡哪来的蛋?诸葛亮反问到:如果第一个蛋是种蛋,又哪来的鸡?周…  相似文献   

19.
阅读·评论     
正曹则贤老师把他的新作《惊艳一击》拿给我看,仿佛不知道读书已经是很过时的事情了。我翻阅了一遍,有几句话想要说说:这本书的全名是《惊艳一击:数理史上的绝妙证明》,显然对应于他三年前出版的《一念非凡:科学巨擘是怎样炼成的》。只不过《一念非凡》的30篇故事强调的是物理,而《惊艳一击》的30篇故事更关注于数学。《一念非凡》讲的  相似文献   

20.
上大学时,我们曾去一位老教授家做客,那时豪情无限,高谈阔论,仿佛无所不能。老教授一直微笑着倾听,不参与我们的种种话题。待大家热情一过,他提出要做个测试,我们顿时都来了兴致。老教授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