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槑 《自然杂志》1997,(2):81-81
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个天文小组用10mKeck望远镜观测室女星座内的一类星体时,发现了迄今所知最遥远的星系。他们是在研究了类星体光谱的暗吸收线后确认此星系的:对这些吸收线的分析显示存在有碳、氧、硅、铝和铁等重元素,天文小组认为这是因为在我们观测类星体的视线中存在着一人星系,星  相似文献   

2.
一支由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和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的观测小组近日宣布。他们很可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了一颗位于其他星系之中的行星。  相似文献   

3.
逃逸宇宙     
巨大的星系飞快地离我们而去宇宙正在逃逸经典理论在这里不再适用谁把时间和空间推向远处2003年7月,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瑞安·斯克兰顿博士领导的一个多国科学家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宇宙存在暗能量的证据。2005年2月,一个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2000万光年的室女座发现了由暗物质组成的星系。宇宙学家认为,这个重要发现是宇宙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世界各大媒体都对此作了详尽报道。也许你们会问:暗能量是什么?暗物质是什么?欲知答案还得从超新星说起。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家最有力的工具或许并不是天文望远镜或计算机,而是人类的想象力。有了它,我们会无意识地渴望着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那些“补丁式”的研究拼接起来,缝合成一床有条有理的“知识棉被”。利用它,我们还将知道我们短暂的人生是怎样与行星、恒星、星云以及星系联系在一起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和其他观测小组已经发现了12颗左右的行星在围绕着其他恒星作轨道运动。最近,我们小组又独自发现了5颗这样的行星。这些发现,使得人与宇宙的关系之中最关键的部分突现了出来。从已经发现了的33颗太阳系外行星中…  相似文献   

5.
黑洞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都可称得上是宇宙中最强大的“破坏分子”,其内部的环境恶劣到不适合任何生物居住。近日,来自俄罗斯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的一名宇宙学家却颠覆了黑洞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发表了一套完全相反的理论.即超大黑洞的内部也许存有适宜人类居住的条件,甚至还表示,若超大黑洞中真有生物的存在,那么他们一定已经进化成宇宙星系中最先进的文明。  相似文献   

6.
席鹏 《世界科学》2002,(5):14-15
天体生物学有助于我们在更广阔的视角下 ,探究我们人类在宇宙中是否孤独。但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需要知道星系如何形成、行星如何发展、它们内部构造如何、海洋和大气何时形成 ,以及如何和为什么适宜生命出现  相似文献   

7.
人择的理由     
谢懿 《世界科学》2005,(12):11-12
地外智慧生命存在吗?这个问题得倚赖一个重要的事实:我们的宇宙允许复杂性(例如人类)出现。很显然,人类的生物学细节以及人类的出现取决于地球及其演化过程的某些特征。但是。有一些要求对于任何生命而言可能是普适的:星系、恒星和(可能的)行星必须形成;恒星中的核合成必须合成重元素,例如碳、氧和铁;这些原子又必须处于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在那里它们才能组合形成生物分子.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窗     
最远的星系一个国际性的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了他们认为迄今已见到的最远的星系。它位于宇宙可见范围距离的90%以上。从这个目标放射出的光线表明距离为4C41.17,传播到地球上的光比以前研究的任何星系都更远。他们认为,它起源于百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后最初的十亿年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刊1997年第2期曾报道过一美国天文小组发现红移4.38的遥远星系.后来,哈勃空间望远镜通过一中介星系的引力透镜效应又发现了红移为4.92的一个遥远星系.现在,两个美国天文小组用10m口径的KeckⅡ反射望远镜又各发现了一个红移大于5的更远星系.第一个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Arjan Dey领导的小组在研究三角星座  相似文献   

10.
许槑 《自然杂志》2004,26(6):317-317
一天文小组宣称 ,他们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 (VLT)发现了迄今尚未记录过的最大红移值的天体 ,但这一新的记录估计也不会保持多久 .法国米迪天文台的RoserPello和他的四位同事说 ,他们已认证出一非常暗弱的红移值为 10 0的星系状碎片 ,这意味着我们已观察到宇宙创生大爆炸后4 6亿年 (现在宇宙年龄的 3 5 % )的时刻 ,即跟随大爆炸而来的“黑暗时代”终结时出现第一缕星光的时刻 .观察者们是利用室女座内的前景星系团Abell1835做为强大的引力透镜发现这一星系碎片的 .引力透镜效应使观测到的该碎片内暗弱星光增强了 2 5至 10 0倍 …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人们常用智商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人类从石器时代靠进化得来的另一真正能力——交际能力。从事新兴科学"进化心理学"的研究人员指出:理解人类大脑智力的关键,就是要理解人的大脑并不是某种多用途计算机。确切地说,在人类进化的亿万年中,人的大脑得以进化是为了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这些任务对我们的祖先——古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人类从古人类那里继承来的这一遗产,仍存在于我们现代人的头盖骨里,并且影响着我们从选择谁做自己的伴侣,到诉诸暴力去解决问题;从我们如何讲一种语言,到人的道德观念和推理能力等几乎所有方面。在人类继承来的全部智慧中,"交际能力"是进化心理学家研究的最关键部分。在古代的热带大草原上,对古人类的最大挑战不是觅食和躲避猛兽,而是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际紫外探测卫星获得的最新结果,在NGC4151星系的类星体核心的中心的一个黑洞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亿倍。这是天文学家们第一次获得一个类星体中心的质量。这个发现加强了类星体的密集功率是由于星系中心质量极大的黑洞周围气体涡动所致的理论。NGC4151是一个距地球约5千万光年的螺旋星系,其中心“小类星体”核心是一个十分小的亮区,那里气体云的运动极快。这些星系称为Seyfert星系,而NGC4151是最近的明亮的实例。以格林威治天文台为首的一项国际研究项目对此核心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了装在国际紫外探测卫星上的45厘米望远镜。大部分来自核心区的紫外辐射是在一个极端密集的功率源中产生的,但特定  相似文献   

13.
《世界科学》2009,(4):F0003-F0003
随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发射升空,必将促进人类进一步地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而揭开浩瀚宇宙中璀璨美丽的星系的神秘面纱。也是人们不断进行太空探索的动因之一。为了使读者对遥远宇宙中存在的星系有个大致的了解,我们特选登了其中十大最迷人的星系。  相似文献   

14.
新近对我们银河系的不稳定中心所作的射电观测有力地支持了这些想法,即那里的活动靠一个巨大的黑洞提供能源。N.E.卡西姆,T.N.拉诺沙和W.G.依里克逊在《自然》杂志上撰文谈马里兰大学的天文学规划,他们报道发现了伸展在银河系中心的两个射电“瓣”。这类结构在射电星系和一些类星射电源那里广泛被观察到,人们相信巨大的黑洞为它们中心的猛烈爆发供给能量。虽然天文学家知道我们银河系中心的气体处于扰动状态这个事实,几乎已达三十年之久,至于造成的原因,则众说纷纭。部分问题在于这个事实:银河系中  相似文献   

15.
很早以前,人类已经知道超新星的爆炸.在有记录的历史上有几次,观看天空的人们目击巨星壮观的死亡阵痛——一颗看不见的暗淡的星突然发亮变得比几十亿个太阳还亮,数周内在白天都还看得见.但是从1604年以来,没有一颗看得见的超新星在我们自己的银河系中爆发过.试图了解这些天体爆炸的起因的天文学家只能研究在其它星系中我们看见的暗淡的超新星和我们的星系以及邻近的星系——麦哲伦云——中超新星的残余. 最使人感兴趣的超新星残余之一是蟹状星云,即人们在1054年目击的一次爆炸中引起的残骸.这里留下一颗脉冲星即高速自转着的中子星在后之时间里唯一的超新星.然而,1984年另一个超新星残余已被发现,它和蟹状星云十分相象,因而使得  相似文献   

16.
许槑 《自然杂志》2006,28(2):105-105
2005年12月20日出版的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刊登了以美国空间望远镜科研所Bahram Mobasher为首的团队在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一超深空视场内发现的一大而老星系的信息。Mobasher等人估计这一被命名为HUDFJD2的星系,在我们观测到它时是其在宇宙诞生8亿年后的形象,该星系在这么早的岁月里,以恒星计已积累起了约8倍于我们银河系现在的质量,然后像是突然地停止了新恒星的形成,表现为一个巨大且早熟的老年星系。  相似文献   

17.
追寻人类乃至宇宙整个进程中的10个转折性事件是很有趣的,因为正是它们最终决定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存在。在大得根本无法想象的宇宙中,有一个实在是很平凡的星系,在这个毫不起眼的星系中,有一颗极普通的恒星,还有一颗小小的行星在绕着这颗恒星转——  相似文献   

18.
<正>地球的命运到底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但是寻找一些适宜人类居住的"备胎"行星,总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我们的银河系直径达到10万光年,恒星数量在百亿数量级,行星的数量更是惊人。天文学家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单面射电望远镜观测后发现,银河系内具备宜居条件的行星数量可能达到1亿颗,这意味着银河系是个充满生命的星系。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以前,人们认识的宇宙是一个单纯的膨胀着的宇宙,来自大爆炸的能量使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渐渐地远离我们。然而,科学家们在后来的研究中修改了人们对宇宙的这种看法,他们在观测遥远的超新星时发现,宇宙膨胀的方式很复杂,速度在逐渐地加快,星系似乎受到一股神秘力量的牵引而狂奔不止,那种力量延伸了时空,拉开了星系间的距离,人们称它为暗能量。它似乎就是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科学家认为,暗能量是使宇宙充满更多空间的力  相似文献   

20.
正夜空中繁星密布,而地球不过是广袤宇宙中一颗毫不起眼的行星而已。虽然人类给一些星系起了名字,如"猎户座"、"北斗七星"等,但宇宙中还有无数尚未起名的星星。想要知道宇宙中大致有多少颗星星,其中一种方法便是先数出某个普通星系中星星的数量,再乘以宇宙中估计出的星系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