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教父》是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于1969年在美国出版的一部主要描写黑帮的长篇小说。小说详尽地描述了美国纽约5大黑帮势力集团之一的维托·唐·科莱昂一家采用各种极端手段,实现了在整个美国黑帮势力团体中的独尊地位的全过程。而在《教父》中,无论是老的教父还是新的教父,都传达给我们一种观念,那就是:欲望——对权利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时势造人,9.11危机使他声望如日中天,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美国电影《教父》让人深深记住了马龙·白兰度的忧郁和冷酷,也让人感受到美国大城市黑社会的阴暗现实。《教父》描述了一个以意大利黑  相似文献   

3.
《大人物盖茨比》对主人公盖茨比命运悲剧的描写,可以揭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繁荣与精神迷惘的现状及年轻一代所代表的美国梦的最终幻灭。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裔文学的"女性化"一直饱受诟病。华裔美国作家李健孙在他的作品《支那崽》和《荣耀与责任》中却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男性主人公形象。这两部作品里充满了阳刚之气,不仅是男子占支配地位,而且更加专注于传统的男性关注焦点和价值观。其作品里面的暴力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实现其美国人,而非"他者"的身份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些暴力描写也有利于实现美国华裔文学的男性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悲剧》与《土生子》同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虽然小说分别描写的是不同种族的人:黑人下层人民的反抗与穷白人的苦难,但是两部小说悲剧情节类似,主人公都是被压迫与被损害的人。美国的白人统治阶层利用种族歧视论离间了被压迫者,使得白人统治阶层可以分别通过阶级和种族对他们分而治之地进行压迫。  相似文献   

6.
《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另一部描写美国梦破碎的作品。男主人公的婚姻悲剧和性格变化是当时时代催生的畸形产物,也是存在主义式的荒谬与虚无结合的悲剧产物。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他的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地春梦>堪称世界文学史上描写战争与爱情的杰作.本文分析评论了<战地春梦>一书中主人公凯瑟琳在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男主人公弗莱德里克所充当的角色--情人与母亲.同时,也分析了她在充当这两种角色时所表现出的温柔、勇敢、坚强、乐观等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8.
叶丽玲 《孝感学院学报》2005,25(2):49-51,66
《妇女乐园》是《卢贡一玛卡尔家族》中的一部:描写了19世纪商业大潮下巴黎一位商业巨子慕雷与一位贫穷少女黛妮丝的爱情散事。一般.人们较多关注和讨论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黛妮丝.笔者认为左拉在这部小说里所刻画的男主人公不同于在其他作品中所刻画的男性形象.本文侧重论述男主人公慕雷——他作为商场“英雄”和作为“凡人”的性格的统一,这种统一同时也体现了左拉“理想主义的抒情”。  相似文献   

9.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著名长篇小说《达洛卫夫人》是以"一天的时间来写尽一个女人的一生"的独特小说,主要描写了两个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卫和赛普蒂默斯的心路历程。他们看似两个毫无关联的人物,但从精神上则紧密联系在一起,互为映照。小说中描写两人的一些共同细节和意象更是体现了二者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他的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地春梦》堪称世界文学史上描写战争与爱情的杰作.本文分析评论了《战地春梦》一书中主人公凯瑟琳在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男主人公弗莱德里克所充当的角色——情人与母亲.同时,也分析了她在充当这两种角色时所表现出的温柔、勇敢、坚强、乐观等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纳博科夫的小说《普宁》中,作者虽然没有给主人公普宁一个死亡的结局,但死亡的阴影在整部小说中却无处不在,贯穿始终。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的一系列死亡意识的描写,揭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也暗示了普宁是一个在事业、爱情以及人际关系上极为失败的苦恼人。  相似文献   

12.
梁芳芳 《科技信息》2007,(2):110-110
才子佳人文学以描写文人恋爱婚姻故事为主要内容。《春柳莺》正是这样一部才子佳人小说,它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在爱情、婚姻上的坎坷经历。本文试图从《春柳莺》入手,具体分析才子佳人小说家的爱情婚姻理想和对功名钱财、社会政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当代文坛上最伟大的美籍犹太裔小说家,贝娄是不折不扣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作品主要描写那些在现实面前找不到立足点的人,他们在理想和现实面前晃来晃去,无法找寻自我归宿,被称之为“挂起来的人”,但他们始终不放弃对爱的信仰,对“永恒”的追求。贝娄的作品通过主人公对“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这三个对人的追问的问题的思考与追问,体现对身份的困惑,完成对永恒的终极意义的寻找。  相似文献   

14.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享誉世界的幽默大师,他的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充满了幽默的因子,其中的人物、动物描写及故事情节安排都极富特色。主人公对"赌博事业"的"热爱执着",动物奇特的外貌并有着类似于人一样的心理活动,及"突转"、"衬跌"等创作手法的运用让作品获得了特殊的"笑果"。  相似文献   

15.
尤金奥尼尔是描写现代生活悲剧的伟大戏剧家,他结合古希腊,易卜生等人的传统戏剧艺术的创作手法,不断创新,为美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从资本主义社会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到悲剧的新题材,使之作品的震撼力堪与古希腊作品相媲美,《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并进而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导致家族关系的极为不和谐。  相似文献   

16.
"教父"是西方宗教常用的术语。自电影《教父》盛行后,"教父"的形象便在公众心目中有了新的认识,使"教父"词义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词义。"教父"新义的出现,主要与认知语言学所说的"隐喻"有关,同时,也与语言本身以及人们的社会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17.
《红字》使美国作家霍桑誉满全球,也是整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作品之一。作者在作品中采用的象征手法贯穿始终、无处不在,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女主人公的性格,使压迫下的真、善、美更加动人。本文从红字的多种象征意义、主要人物的人名寓意以及景物寓意等方面入手,研究《红字》中的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18.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她在2003年出版的第八部小说《爱》延续了其一贯探索美国黑人历史和文化的写作风格,以"爱"为主题。用已故的男主人公比尔.柯西的"影子"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爱恨交织的黑人家族故事。在这部小说中,手意象被赋予了特殊含义。本文通过对这种手意象进行解码,力图展现黑人历史,发掘小说的深层主题涵义。本文作者认为莫里森通过描写不同侧面的手意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矛盾关系,既集中体现了黑人文化传统,又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家族小说是一种有特殊规范的小说类型,它的题材内容具有特指性,常描写一个或几个家族的生活及家族成员间的关系;所叙故事,具有相当的时间跨度;其形式主要是长篇小说;叙事模式,有叙写家族由有序-无序-衰败的主流模式和叙写家族的"兴旺"史的非主流模式;情节母题主要包括"家族与性"两个方面;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作为家族支柱的男性形象与作为家族附庸的女性形象.家族小说往往蕴涵了伦理文化、制度文化、风俗文化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中不少人存在着血亲兄弟关系,他们之间既有友恭型,也有阋墙型.阋墙型兄弟关系的形成,主要是由家族内部嫡庶、长幼矛盾和薄情寡义、自私冷漠的性格缺陷导致;友恭型兄弟关系的形成,主要是基于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维护家族利益的需要.作品中有关兄弟关系的情节描写,有利于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串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对于当今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