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振界  焦金辉 《科技信息》2010,(3):253-253,285
用挤密灰土桩或土桩消除湿陷性,确保渠坡稳定,灰土挤密桩对处于湿陷性黄土地段的地基进行处理,具有处理深度大,施工简易和对周边既有建筑影响小的特点。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安阳段渠道工程介绍了灰土挤密桩或土桩处理黄土湿陷性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鹤壁段工程渠堤湿陷性黄土的处理,对强夯施工工艺及参数进行试验、研究,确定适合本地区的强夯施工参数,从而指导施工,通过试验段与大面积施工,最后采用钻机取样和探坑取样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强夯法施工能够消除土的湿陷性,且具有施工工艺方便,处理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杜艳珍  赵维阳 《科技信息》2009,(26):343-345
本文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道工程的湿陷性黄土问题,通过对湿陷土层的分析,结合渠道的挖填情况、地下水位、建筑物及施工条件等,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不良地基处理是输水渠道渠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主体工程的质量。本文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荥阳某段大型渠道工程实际,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中应用的工艺原理、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工程实践对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施工方法,论证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时不同夯击能下的处理效果,施工工艺的适用性和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灰土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和适用范围,重点论述了灰土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如何考虑负摩擦阻力的问题,提出了灰土井在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和控制施工质量的方法,并以工程实例证明了灰土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在建塔吉克斯坦—中国边境公路改扩建工程杜尚别至丹加拉段乔尔马克扎克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典型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施工,结合设计、施工方面的实际经验,对湿陷性黄土隧道开挖过程中所采用的微三台阶法施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并根据围岩性质重点讨论了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开挖施工方法,旨在对以后同类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工程的施工、维护、管理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管道工程的施工及维护进行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路基施工时,需要合理进行施工设计,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以消除黄土湿陷性。本文总结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区不同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并依托宝兰客运专线天水南站工程采用的不同地基处理措施及参数对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和沉降变形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张建忠  魏轶群 《甘肃科技》2013,(22):135-136,19
主要介绍了甘肃平凉崇信电厂铁路集煤站工程湿陷性黄土及黄土冲沟地区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本工程全长为3.2km,位于黄土梁峁区,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地面与轨道面高程介于1270~1310m之间,填方高度约40m,为消除路基湿陷性,控制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本工程分别采用3种措施进行处理和消除湿陷性,以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经检测,各项指标均合格,证明本工程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肖良章 《甘肃科技》2006,22(1):131-132,137
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措施,对指导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是影响地基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点入手,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两种分类及其各自特点和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不当在工程中容易出现的"弹簧土"现象,并对"弹簧土"现象的产生做了力学分析;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实际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总结了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湿陷性黄土压缩性大、强度低。在其上修筑路基容易产生较大的沉降量,且常因雨水导致各种工程病害。随着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西部地区由湿陷性黄土引起的路基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道路的施工建设。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针对路基各种病害类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该研究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设计、施工及养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段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其中一部分,针对南水北调山东段渠坡混凝土机械化衬砌型式Ⅱ,根据施工经验简要论述一下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工程实践对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重点论述了强夯法和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施工方法,论证这两种处理湿陷性黄土时的处理效果,施工工艺的适用性和技术可行性,同时还提出了其他的施工处理方法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张栋 《科技咨询导报》2013,(20):118-118
湿陷性土地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这属于一种非饱和以及非欠压性的土地,这种地形具有孔型比较大以及垂直型节理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在天然大的湿度下,具有的压缩性非常低,但是一旦遇到水侵湿,土壤的强度就会大大下降,如果再附上一定的压力就会导致变形,可以说这种地形的沉降量比较大、下沉速度非常快的不稳定性变形,对地形所承载的建筑物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大型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就有一大段工程经过这种地形。该文重点分析了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如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形。  相似文献   

17.
张峰 《甘肃科技》2011,27(23):113-115,28
灰土挤密桩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作用是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通过工程实例,详细地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具体应用及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对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方法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该工程竣工使用已2年时间,经沉降观测,地基变形稳定,地基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和路基填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陷性黄土是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本文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具体应用以及路基填筑问题进行了阐述,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湿陷性地基处理的是否得当,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强夯法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施工便捷、节省材料、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当湿陷性黄土公路地基路段较长,需处理面积大,公路沿线外缘较近范围内无村庄,无重要构造物时,强夯法是比较理想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天平铁路湿陷性黄土深路堑工程设计采用了阶梯式边坡、坡脚支挡加固、消除湿陷性、引排地表水多重措施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克服了黄土湿陷性、深路堑边坡稳定性、施工开挖困难等难题,为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及公路建设中同类工程提供了工程实例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