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热疲劳过程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运动强化模型和热弹塑性理论对轴对称问题的热疲劳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增量理论模拟热疲劳的循环加载过程,采用初应力法对每一增量步下进入塑性单元的应力应变进行迭代计算,同时考虑了温度对材料性能、蠕变及应变速率的影响。还对45号中碳钢圆柱形试件进行了同相和异相热疲劳试验。试验与计算表明:利用本文的数值模拟程序计算得出的滞后环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陈兴球 《太原科技》2014,(12):73-75
介绍了一种靠机械撞击来激活的热电池,首先对引信中撞击式热电池结构做了简单分析,然后重点对激活部分进行理论分析,应用未击穿的靶板变形理论和经典力学方法得出撞击能量和热电池底部激活部分厚度的关系,通过计算及试验验证,证明该理论和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取性,对机械撞击激活热电池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热传导基本理论为基础,建立表面温度和表面热流密度的外推方法,可以根据离膛面某一距离的等温表上的实测温度外推得到膛面温度和热流密度。还对热电偶传感器探头温场畸变做了计算和分折。并编制了测试膛面温度的综合数据处理程序,进行了测温试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快速最优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根据理论计算和模拟实验结果提出了快速调节器的结构框图,对快速调节器设计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时滞系统负反馈形式的快速调节器。试制成的样机在压力、液位、温度控制系统的现场试验表明,采用快速调节器的系统,其动态特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5.
机载红外热像探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潜艇热尾流形成的原因和浮升的规律,论述了机载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工作方式.对红外热成像系统在探潜中的信噪比进行了计算,还进行了潜艇模型热尾流的红外探测试验研究.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表明,具有高灵敏度的机载红外成像系统可以在一定的距离上探测到潜艇热尾流的存在,所以该方法可用于反潜探测.  相似文献   

6.
微小型发动机气缸温度场及热变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计算微小型发动机的热负荷,提出了对其气缸体进行热分析的方法。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热边界条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利用热成像和红外技术测量气缸温度场,以试验数据和计算数值之差为依据反推得到准确的温度场,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气缸热变形。以排气量为0.33cm3的微小型发动机为例计算其热负荷,分析结果表明:排气窗口使得气缸温度场和热变形发生非轴对称性突变;由于高转速的强冷却效果,11000r/min时温度和变形达到最大值;高速冷却气流和大的散热面积与容积之比提供了良好的冷却效果,同时也降低了热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解耦控制理论在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推导了适用于空调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双变量解耦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实验台预处理室温湿度计算控制系统。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解耦控制方案是可行的。温湿度解耦控制能够改善系统的调节品质,提高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CPC型热管式集热器进行的传热分析和相关的试验,给出了内聚光CPC热管集热器的总热损系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测定了它的效率曲线,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符合很好。文中所分析的是CPC型热管式真空集热器的通用模型,因此,对于各种形状CPC型热管式真空集热器所推导出的计算式都是适用的,这对于改进集热器设计和预示集热器性能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环境条件下沥青路面热粘弹性温度应力计算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热粘弹性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方法 ,以广义Maxwell模型模拟沥青混合料的粘弹特性 ,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推导得到其增量型热粘弹性本构关系 ,建立了环境条件下沥青路面的温度应力场有限元计算方法 .并给出一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0.
现场热响应试验是获取水平地埋管地源热泵换热器设计参数—土壤初始温度的常用方法,但由于现场热响应试验受时间、资金等条件所限,不能测得全年浅层土壤初始温度的变化情况。本文以杭州某水平地埋管地源热泵工程为例,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其土壤初始温度,并用现场热响应试验成果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现场热响应试验成果几乎相同,并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全年土壤初始温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宋国龙 《青海大学学报》2002,20(4):38-39,81
平面凸轮是机器中重要的控制零件,要求较高的精度,数控磨削最合适,文中利用现有的CAD/CAM软件和成熟的数控系统,探讨平面凸轮的一处新的数控磨及专用的控磨床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采用工业 P C机对山东龙口发电厂风扇磨煤机进行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结构、软件设计及技术特点。系统设计完善、精度高、速度快,集监控与管理于一体,既可实现对磨机振值实时检测与控制,又可描述其振动曲线、历史趋势图,为磨机合理调配、科学的维护起指导作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可靠,动作准确,数次排除了飞磨的隐患,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的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以STDPC/XT机为核心构成的数控磨齿机系统的结构、软件设计和特点;系统采用混合语言编程,极大地提高了软件设计的灵活性和快速性.文中还分析了CNC系统的加工方法,并给出多轴伺服控制的插补算法与实现.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磨齿机存在传动链复杂、齿轮磨削加工精度低等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高精度基圆差动式展成磨齿机.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在工件主轴上设置一个附加旋转运动和工作台直线运动伺服驱动环节,来实现齿轮的高精度展成磨削,并利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发了该机床的数控系统及控制过程.实践证明,由此构成的数控磨齿机传动链简单、加工精度高、机床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断续磨削温度场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已经建立的断续磨削温度场数学模型及其积分解通式,用VC++编程语言模拟编制出了计算断续磨削温度场的通用软件·此软件不仅可以计算断续磨削温度,而且也包括了普通磨削温度的计算,计算时考虑了磨削液和热源强度分布对磨削温度的影响·为研究普通磨削和断续磨削温度,合理选择砂轮参数,预测工件烧伤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非圆柱表面高效、高精度磨削加工新方法──点磨法,对该磨削加工方法的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零相位跟踪控制算法,使控制系统对给定非国特殊曲线具有很高的跟踪精度,从而保证了非圆轴类表面磨削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7.
高精密平面磨床是加工光学非球面元件的一种重要途径.出于通用性和效率的考虑,开发一套面向光学非球面元件的高精密平面磨床的加工与检测系统,以此来实现光学非球面元件的精密加工.以自行开发研制的四轴数控高精密平面磨床为研究基础,采用模块化设计,选用Delphi 7为开发语言,运用Delphi 7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搭建了加工与测量系统,实现了光学非球面元件的磨削加工、面形测量、磨削补偿以及环境检测等.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光学元件的精密加工及检测,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Y7150D锥面砂轮磨齿机磨削过程中砂轮与工件的运动、砂轮与工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导出砂轮与工件接痕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而讨论了磨削过程中接痕及金属磨除率变化情况,这对于精确分析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的变化、避免磨削烧伤等磨削缺陷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磨削烧伤是机械制造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影响机器零件寿命和机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迄今尚无在生产条件下适用的解决办法。本文提出了通过磨削火花温度在线辨识磨削烧伤,研制了光纤一红外测温仪,对磨削火花温度形成机理,统计特性,数学模型、频谱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磨削火花温度系统不是白噪声,而是宽平稳随机过程,它和工件与砂轮接触面温度有较好的相似性,故可以用于磨削烧伤在线辨识。  相似文献   

20.
研究自适应控制技术在无心通磨加工精度控制中的应用 ,在对无心通磨加工过程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 ,设计了采用自适应控制的控制律 ,给出了自适应控制的算法步骤。并将其应用于磨削加工 ,结果证明 ,本文所设计的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器使加工精度得到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