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生态危机是迄今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影片《2012》以其独有的视角表现了有关生态危机的忧思。本文以此为例,拟从灾难影片的隐喻、人类的傲慢与愚蠢、生态危机与潜在危险、环境正义与生命伦理、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来讨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指出危机产生的根源与消除危机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消除危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环境危机,中国环境局势不容乐观,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人们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整体情况不甚理想;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必须加强环境治理,加强环境治理的关键是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须从教育入手、从学校抓起,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环保教育活动,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进而使环保理念渗入社会影响民众,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审视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采取切实的措施,整体推进,建设真正的符合环境正义和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农村。就此,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审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以下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生态政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调整农村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公正和环境正义;切实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地区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反对罗尔斯的建构主义基础上,麦金太尔提出了语境主义的正义探究模式。该模式主张从历史传统出发来研究正义问题,并以解决“认识论危机”为标准来解决正义之分歧。麦金太尔从历史传统出发研究正义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该方法存在内在逻辑矛盾。哈贝马斯的道德商谈能够综合建构主义和语境主义,是一种出路。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环境与能源五大危机,这五大危机的解决都与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又包含着人口无限制地膨胀与人类的健康两大问题。我国政府提倡计划生育的政策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要做好计划生育,除手术及避孕器具方法之外,人类将从生物多样性的生物物种中寻找高效而对人体无害的化合物来  相似文献   

6.
世界环境危机,中国环境局势不容乐观,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人们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整体情况不甚理想;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必须加强环境治理,加强环境治理的关键是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须从教育入手、从学校抓起,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环保教育活动,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进而使环保理念渗入社会影响民众,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张。这一主张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世界阐明了正确而又科学的和平发展道路和方向,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南北差距扩大,新干涉主义大行其道,恐怖主义,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对构建和谐世界形成挑战。惟有坚持“携手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才能解决当今世界人类面,断的各种冲突和危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山西发展新能源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启示 正当全球努力应对气候变暖和环境危机之际,美国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应对金融危机和能源安全的威胁,发达国家发出了完全一致的声音.正如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所言:在可再生能源和真正清洁的无碳能源上的革命性技术创新是解决当今世界主要难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世界环境危机,中国环境局势不容乐观,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人们采取了诸多措施,但是整体情况不甚理想;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必须加强环境治理,加强环境治理的关键是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须从教育入手、从学校抓起,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环保教育活动,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进而使环保理念渗入社会影响民众,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环境性危机和环境性危机心理进行描述和分析,概括出环境性危机心理包括情绪异常、认知异常、心理适应异常和应激障碍等形式;接着对危机心理体育干预进行机理分析,首先认为体育是人自身通过人体来改造自我身心的实践性活动,再从体育改善身心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假说上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设计体育干预危机心理的具体程序并作出适当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