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云华 教授     
<正>甘云华(Gan Yun-hua),汉族,湖北蕲春人。2000年、2003年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分别获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和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6月开始在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任教,2009年晋升为副教  相似文献   

2.
刘章军,男,1973年生,博士(后),2009年3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3年3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三峡大学“15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湖北省力学学会理事,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获得者,现担任水利与环境学院工程力学系主任。2003年6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师从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李杰先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刘北平教授     
刘北平教授,48岁,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系有机化工专业,获工学士学位,先后在湖南省化工学校、湖南洞庭制药厂、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常德市招商局等单位工作。2000年调回湖南文理学院化学化工系任教。93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常德市第六届政协常委,常德市食品工业协会理事,常德市信息化工程专家组成员,湘潭大学化学工程兼职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4.
博导简介     
仝兴华,男,1960年生于山东无棣县,中共党员,博士。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机械系力学专业,1990年获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2003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olorado School of Mines)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进修访问。1993年被评为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994年被评为学校第二届教工十大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   

5.
李未醉 教授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30(2):F0002-F0002
李未醉,男,1965年生,江西余干人,中共党员。2001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世界史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获专门史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学术兼职:中国加拿大研究会会员,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编委。潮州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相似文献   

6.
<正>张志宏博士,1974年生于山东昌邑,结构工程博士,风工程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员,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张志宏博士1996年7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工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003年于浙江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3年8月~2006年3月在东京工艺大学,风力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COE研究员,2006年3  相似文献   

7.
陈秀娟教授     
<正>陈秀娟,女,工学博士,兰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7月,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一系铸造专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4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于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取得材料加工工程工学博士学位,并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此期间于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  相似文献   

8.
博导简介     
山红红,女,1959年生于河南郑州市,中共党员,博士。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留校任教;1987年获华东化工学院能源化工系石油加工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化工系做访问教授。  相似文献   

9.
《甘肃科技》2007,23(7):F0002-F0002
兰州地震工程研究院是甘肃省地震局下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科技开发企业,是地震工程、岩土工程和环境地质领域从事科研、生产、人才培养的经济实体。兰州地震工程研究院具有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资质,工程勘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与设计、桩基检测、工程测绘乙级资质。  相似文献   

10.
教授风采     
陈国民,教授、研究员。1964年12月出生,湖南益阳人,中共党员。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4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应用化学系复合材料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攻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学博士。2000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2年转评为副研究员,2005年晋升为教授、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6月7日起突然在湖北省巴东县城北信陵镇沿江一线发生了2000多次密集的小震群,引起了大家的严重关切,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二期和三期工程的完工,水位将提高到156m和175m,是否会诱发更大更强的地震?根据地震构造的观点分析了库区东段几条活动断裂的分布、交汇关系和孕震能力,认为巴东和秭归可能为两个潜在震源区,蓄水后有引发5.5级左右的地震可能,地震烈度可达VII°~VIII°;并可能诱发库区内众多滑坡体的复活,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2.
罗从文,1965年1月生,中共党员,教授,理学博士。1988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武汉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相似文献   

13.
华工学人     
正黄翰教授Professor黄翰(HUANG Han),汉族,广东汕头人。2003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攻读华南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2005年攻读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2008年博士毕业后在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任教。2010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2012年入选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计划;2014年晋升为教授,获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15年入  相似文献   

14.
王维  梁海安  赵明影 《科技信息》2010,(11):367-367,373
通过对220kV北兴输变电变电工程区域地震地质背景,近场区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性分析,结合工程场址地震地质条件.对工程场地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和计算。运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方法,分别给出了场址50年超越概率63%、10%和2%的基岩地震水平加速度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计算分析,给出场地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及地表水平向地震影响系数.确定了该工程场址抗震设防参数,为该输变电工程建设抗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64年1月出生,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1988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晋升为讲师,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8月至今在苏州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任应用化学教研室主任,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16.
陈诗越,男,1969年1月生,南京市溧水区人。1991年6月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学院)地理教育本科专业;2000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获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获得国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17.
何天虎教授     
何天虎,男,汉族,甘肃靖远人,生于1973年8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院副院长。于1997年7月、2000年7月在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分别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3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3月进入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任教至今。期间,2006年4月进入兰州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在职博士后,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2011年7月晋升为教授,2010年1  相似文献   

18.
魏武     
正教授Professor魏武(WEI Wu),汉族,湖南沅江人。1992年毕业于长沙交通学院(现为长沙理工大学)机电系,获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1997年获长沙交通学院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至2004年在香港理工大学机电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在长沙理工大学任教并于同年8月晋升为教  相似文献   

19.
《甘肃科技》2004,20(4):F002-F002
汪国烈,1964年8月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学本科五年制毕业,先后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国家建委七局科研小分队和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从事地基基础、岩土工程、工程勘察、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方面的科研、设计、施工、咨询、测试、培训、鉴定及研究生培养等专业技术工作。他在1978年3月被晋升为工程师,1988年6月被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9年10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聘为教授、  相似文献   

20.
汤勇教授     
汤勇(Tang Yong),男,汉族,中共党员,安徽霍邱人,1962年11月生。1984年、1989年分别获安徽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1994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8年任副教授,2003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19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切削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1998年入选华南理工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