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近年来,表象训练法已在我国体育教学或运动技能训练过程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在舞蹈教学的应用并不多见。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表象训练法在舞蹈教学的应用,可以提高舞蹈动作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舞蹈动作教学的实践表明:表象训练法在舞蹈教学的作用类似于舞蹈动作形象的训练,有利于舞蹈动作技术的掌握和舞蹈动作概念的形成;舞蹈动作教学的表象训练根据其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不同的表象训练法,有利于学习者舞蹈动作教学"记忆表象"的形成和"想象表象"的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2.
唐丽 《世界博览》2011,(12):73-73
新加坡和中国的儿童通过华族舞蹈大赛结交知己在新加坡,中国民族、民间与古典舞统称为华族舞蹈。5月29日,在北京中国音乐学院的歌剧斤,有三百多位中国和新加坡小选于参加的《首届国际青少年华族舞蹈大赛》拉开了帷幕。此次舞蹈大赛共分A、B两个组别,A、B组中又设独舞与群舞两个类别。A组的年龄在13岁以下。B组的年龄在14岁以上。A组群舞类获得金奖的是来自新加坡的舞蹈《闹元宵》,这组舞蹈给来自世界舞蹈联盟、北京舞蹈学院的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闹元宵》这场群舞中几位小男生的表演,他们个个精神抖擞、身手不凡,一会儿是手舞狮头"叠罗汉";  相似文献   

3.
陈炯伶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63-164
手臂是表现舞蹈的重要媒介,对于美感的表达和思想艺术的传达具有重要的作用.手臂是平衡躯体、协调其他肢体完成复杂舞蹈动作的重要肢体,是演员塑造舞台形象的重要载体,具有超强的内涵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黄锐  张琳 《科技资讯》2011,(34):244-244
中国舞蹈是一门非常重形式重技巧的艺术,这也就决定了编舞技法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习总结出了技法,才能从盲目走向自觉,才能创编出优秀的有自身价值的舞蹈。而舞蹈形象的捕捉和舞蹈动作的发展是舞蹈创编中的基础技法,掌握这两个技法是学习中国舞编舞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舞蹈之美,是音乐的视觉流动,是雕塑的立体呈现。不同的舞蹈具有着不同的风格特征,舞蹈演员由于自身气质的差异而塑造出具有不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本文从不同风格的舞蹈与不同气质的演员等方面的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出舞蹈演员自身气质对于舞蹈艺术塑造的重要性,并依此为基础,研究分析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气质培养的途径,以期引起舞者对于自身气质培养的重视与促进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舞蹈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铁营花钹大鼓是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民间称它为"大鼓老会"、"花钹挎鼓"等,是清代民众以进香修善为宗旨而自发组织的民间武会十三档之一。虽然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主要以香会的身份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作为一种以肢体语言传情达意的民间舞蹈形式,花钹舞蹈对于研究明清时期民间舞蹈的发展概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西铁营花钹舞蹈,主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西铁营花钹舞蹈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花钹舞蹈的动作特征;花钹舞蹈与大鼓、沉子的关系;形成花钹舞蹈动作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姿态为物质媒介、在有节奏的连续运动中塑造形象的艺术,与一般艺术不同的是,运用舞蹈对老百姓进行美育,既能培养他们的内心美感,也能塑造他们的外形之美,同时还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健身活动,舞蹈具有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独特而多重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邹伟 《科技信息》2012,(18):298-298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舞蹈审美的不断发展,舞蹈本身所特有的舞蹈技巧动作已不能满足其高度发展的需求,以及舞蹈爱好者的审美需求,因此舞蹈必须借助相关的艺术形式来不断的丰富自我,使其本身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艺术体操既相似于舞蹈却又有别于舞蹈,他注重的是运动员大肌肉群的粗旷的活动,身体极限的技术训练,而舞蹈技巧课恰恰需要的是这一点,因此艺术体操的技术训练在舞蹈技巧课中的运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也可以将二者相互转化形成新的技术动作,有效的将舞蹈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点,达到更高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角度论述舞蹈节奏的来源,人体动作是产生节奏的原因。从节奏的历史观,说明节奏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非绝对、固定、永恒不变的。纵观中西方不同节奏的审美依据,阐述了中国民间舞蹈音乐中,不平均的节奏脉搏。说明了舞蹈音乐的伸缩节奏,来源于舞蹈动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张伟 《科技信息》2007,(18):171-171,190
即兴时产生的新的舞蹈动作和技巧,可以是精彩的、新颖的,是表演者自己事先也无从知道的舞者的精彩舞姿,那是心灵和肉体、情绪与动作相结合的一种完美创造。即兴舞要有以下一些元素:音乐感、节奏感、段落感、美感、交流感、速成感、造型性、艺术性、流动性、准确性、贯穿性、对比性、技巧性、民族性……这些元素都以音乐为核心。有艺术质量的即兴舞,应具备以下条件:1.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2.积累和储藏着丰富的舞蹈语汇;3.有敏锐的乐感、节奏乐感并有组织动作的能力;4.有严肃认真的艺术家的品质和勇气;5.有艺术美感和表演激情。这5条中,‘激情’是产生‘即兴’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新颖的舞蹈这次重访巴厘,使我最感满意的,是看到极为丰富多彩的巴厘舞蹈艺术表演。从原始的祭神舞蹈、民间流传的歌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具有崭新内容的“青年舞”、“纺织舞”、“农民舞”、“渔民舞”和“交谊舞”,都看到了。对巴厘的舞蹈艺术我虽是个爱好者,却是外行。由于过去看这方面的艺术表演较多,因此比较之下,使我惊叹巴厘新舞蹈艺术成长的迅速!当我们到达巴厘的那一天,作为接待委员会主人的布格尔先生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见面晚会。晚会是在亚非作家执委会会场外露天舞台上举行的。按照传统习惯,巴厘舞蹈一般都在广场  相似文献   

12.
在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方面 ,舞蹈教育享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应关注和探讨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素质教育是抽象的 ,是一种概括和总结 ;舞蹈教育是具体的 ,是一种内容与形式。因此 ,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与方法 ,而素质教育是舞蹈教育的目的与归宿之一。  相似文献   

13.
苏清芳 《科技资讯》2013,(33):243-243
本文通过对艺术体操、舞蹈和健美操的概念、范畴、动作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使健美操动作更加合理、规范、优美,在健美操的动作设计时运用艺术体操、舞蹈动作,使三个项目的基本内容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又不相互混淆,并积极为健美操服务,使其更具有艺术性,优美性和锻炼性。  相似文献   

14.
浅析基训中的舞蹈呼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注入了呼吸才会有跃动有活力,呼吸则让动作在舞蹈中得以升华。本文讲述了呼吸是运动,是生命,作为一个优秀的舞蹈者,呼吸是重要的修养之一,是心与形的高度统一和相互配合。舞蹈有了呼吸它才能有跃动,才有活力。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舞蹈教学工作所得的一些体会,来浅谈舞蹈呼吸的重要性及如何训练舞蹈中的呼吸。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舞蹈教育帮助学生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从素质教育、舞蹈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开展舞蹈艺术鉴赏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建构健康的审美心理,许多高校开设了一些审美类的课程。但由于舞蹈教学对学生乐感、节奏、韵律、模仿、软开度等几方面进行挑选,很多自身条件不太好的学生被排除在舞蹈教学之外,使学生丧失了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审美能力的机会。为了充分利用舞蹈讲究形象芙、动作美、线条美、姿态美,美是舞蹈艺术的精华这一审美特点,笔者提出了通过舞蹈艺术鉴赏教育来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路,并对高校如何开展舞蹈艺术鉴赏教育提出了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从音乐美学和舞蹈美学的角度 ,通过对音乐与舞蹈的物质材料声音与动作进行认识和分析 ,阐述物质材料最终决定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表现特性 ,并进一步论述音乐与舞蹈因物质材料这一因素在时间、空间表现上所呈现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8.
马安娜 《科技信息》2010,(20):I0241-I0241
舞蹈是人体艺术,是抒发情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要想提高舞蹈的审美能力要求欣赏者必须做到:深入生活,品位动作的美;提高艺术修养,深入意境,进入舞蹈审美的最高境界;观赏优秀作品,融入深层境界.  相似文献   

19.
陕北秧歌与东北秧歌动作风格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鑫 《枣庄师专学报》2004,21(4):98-100
"秧歌"是汉民族所特有的民间舞蹈.在众多秧歌舞蹈中陕北秧歌与东北秧歌是较具代表性的两种秧歌形式,但二者在动作特点及表演风格上互有异同,这主要是受到历史、宗教、生态环境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焦雨佳 《科技信息》2010,(18):250-250
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需要大量的文艺工作者去传授、继承、发扬。这就为我们的舞蹈表演人才的培养、舞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新时期舞蹈课程的文化性研究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