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比于环绕地球飞行的卫星或载人飞船,探月航天器面临的空间环境更为复杂和严酷。月球表面的环境对登月飞船、月球车的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文章就月球表面综合环境模拟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系统设计。该系统可实现月表尘埃、地形地貌、承载能力及摩擦效应、真空、温度交替变化等环境因素的综合模拟,可为登月飞船及月球车的设计、优化以及最终的系统验证提供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2.
奔向月宫     
开发月球资源不仅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美国在阿波罗计划上投入的每1美元平均带来了5美元的效益。而且,单是航天技术的进步就会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阿波罗登月计划共获得了3000多项专利。  相似文献   

3.
 月球是当前深空探索与开发的焦点。近年来,俄罗斯出台了围绕月球探索与开发的多项政策并制定了本国月球计划,以月球无人探测器为先遣,继而开展载人登月,最终实现月球基地永久驻留的发展路线日渐清晰。从战略规划、实施阶段、配套技术能力等方面,探讨了俄罗斯月球探索与开发计划,综合判断发现,俄罗斯是目前唯一一个针对月球基地做出明确建设规划的国家,并在有意愿参与国际合作月球轨道平台项目的同时,制定了本国月球轨道站计划且稳步推进相关技术开发工作,为俄罗斯未来在月球探索与开发领域可能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月女神(SELENE,是SELe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Explorer的缩写,意为“月球探测工程”。而SELENE一词,又恰巧是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故译为“月女神”)月球探测器上,装备了15种观测仪器。主卫星将在月球上空100千米的极地圆形轨道上,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整个月球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各种观测。  相似文献   

5.
远涉 《科技潮》2007,(12):35-36
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星球,月球常被比作地球的第八火洲。我们关于它的种种美好设想几乎和围绕在它身上的未解之谜一样多。重返月球将成为人类寻找答案和实现梦想的全新旅程。  相似文献   

6.
千年飞天梦     
《科学世界》2005,(3):64-71
2004年10月29日,欧阳自远院士到北京师范大学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叫做《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的月球探测》。欧阳院士现任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他阐述了当前国际月球探测的最新动态,重点讲解了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规划和目前实施进展,探月工程对我国国民经济与高新科技发展的重大意义。经北京师范大学田斌老师整理,节选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管道形轮腿式月球探测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月球的微重力特性、地形的不连续性、部分驱动轮打滑、部分车轮短时间离开地面甚至机器人发生侧翻的复杂情况,用移动机器人在不同时刻不同斜面上的运动学模型组成机器人在崎岖不平地面上行驶的复合运动学模型的方法(TPCM),为管道形轮腿式月球探测机器人(PWLER)建立了正向和逆向运动学模型.运用正向运动学模型,根据PWLER各驱动轮的转速可估算出机器人相对于绝对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运用逆向运动学模型,根据PWLER期望的前进速度和转弯半径可确定出各驱动轮的速度.从而为PWLER在三维地形上的自主导航和路径跟踪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声音     
《科技潮》2005,(11):3-3
“买月球土地,就是花200多元买个证玩玩呗。如果女友要天上的月亮,我就把这个给她,哄她开心。”日前,北京一家名叫“月球大使馆”的公司,专门卖月球等星球的土地。和该公司在同一办公楼里的陈先生得知此事后如此说。  相似文献   

9.
马杰 《科学世界》2006,(2):68-68
寻找能制取氧的富矿地点,作为候选的未来周面基地 为建设未来的月球表面基地,美国宇航局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月球进行了探测。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观察到距地球100亿光年的星系。这是为了载人航天探测首次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对月球进行观测.以查明能成为氧气供给源的矿物分布情况,确定作为月面基地的候选地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月亮为证     
由于月球的特殊位置,过去,“困在”地球上的人们每每仰望明月时,便生出许许多多的遐想。人们的心里话往往要在月明星稀的时候对着月亮倾诉一番,以月传情。最为典型的是,千百年来,月老一直见证着人类美好的爱情,以至于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传世不绝。  相似文献   

11.
月球上“1天”究竟有多长?也许有人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和地球上一样呗。但科学家告诉我们,月球上“1天”等于地球上的29.5天。  相似文献   

12.
尹怀勤 《天津科技》2005,32(2):52-53
3月2日,法国著名的发动机制造商斯奈克玛公司宣布,欧洲空间局的月球探测器智慧1号利用该公司研制提供的新型推进系统作为动力装置,在经过17个月漫长的太空旅程之后,日前终于进入了最终的绕月轨道运行,并按程序规定陆续开展对月球的各项探测工作和肩负的各种科学试验。由于该探测器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因而其飞行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月球大营救     
赵宇航等人感觉航天飞机猛地一颤,像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撞击了一下。“博士,出问题了!”飞行员小陆扫视一下机舱内的仪表,有几块已经停止了工作。受外界干扰,有些数据正在随意地变动。  相似文献   

14.
月球上有许多神秘的现象,现代科学目前还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导致种种假设,一个比一个离奇。这里介绍其中最古怪的两种: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家最近称,他们确定月球上有一片区域永远处于太阳光照下,而且该区域离科学家认定的月球上有冰存在的地方很近,换句话说,这是人类在月球创建基地的理想地点。  相似文献   

16.
刘帅 《青年科学》2011,(5):19-19
1950年,在社会上流传过这样一件事,在一座玛雅庙宇中的一个圆形拱门上发现了一幅月球的地图,这是一幅从地球上望不见的月球背面的地图。除非玛雅人曾经到过月球,或乘着其种飞行工具在月球附近的轨道上来往过,否则他们怎能给出这样一幅地图呢?  相似文献   

17.
沉寂的月面可能是人类研究宇宙最好的地方。月球上没有大气,极少月震,光波和无线电干扰小(尤其是月球的背面),有丰富的原材料,使它成为建立现代天文台理想的场所。月球上的天文台,其仪器的分辨率将比现今地球上的光学仪器高10万倍以上;可以检测来自宇宙深处的甚低频率信号;通过研究重力波及难以捉摸的中性粒子——中微子,将开创天文学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9月3日北京时间13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时间成功撞击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19.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22(3):166-166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最近研制出了月球探测车样车,可爬20度的斜坡,并能在沙地上畅行无阻。月球表面布满了因天体碰撞和自然演化而留下的凹坑和岩石,表层土壤则由于舍有大量细沙相对松软,当年美国“阿波罗计划”中使用的探测车就曾出现过陷车和爬坡困难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日本新研制出的样车使用了4条密封履带,每条履带包裹5只车轮。在类似月球表面的沙地上进行的测试表明,这辆70cm长、60cm宽、40cm高的样车每秒可行驶几厘米,爬20度的斜坡不会滑落。利用履带间的速度差,可改变其行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模糊比例变量的概念,利用此概念解决了室外复杂三维路径的模糊描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用模糊数学理论解决了在月球微重力作用下、复杂三维地形中作业的FWALR(五轮铰接式月球机器人)的模糊控制问题。仿真试验表明,该模糊控制器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