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异辛醇聚氧乙烯醚、P2O5 为主要原料 ,合成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探讨了原料摩尔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方式和时间对酯化反应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异辛醇聚氧乙烯醚 (n=4)与P2O5 的摩尔比为3.5:1,酯化温度65℃ ,酯化时间3h ,水解0.5h ,该条件下合成产品酯化率达96 % ,产品耐碱性大于200g/L,沉降时间小于10s。  相似文献   

2.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为原料,以P2O5为磷化剂,合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考察了P2O5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时间,酯化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酯化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加入P2O5,配比为3.2/1(mol/mol),酯化温度75℃,酯化时间4.5h,在该条件下合成的产品酯化率为78.9%。同时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不同链长烷基糖苷磷酸酯盐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十二、十四烷基糖苷(APG)为原料,P2O5为磷酸化试剂,直接酯化并水解,然后强碱中和的方法合成了不同链长烷基糖苷磷酸酯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投入P2O5.n(APG):n(P2O5) = 3:1,酯化温度60℃,酯化时间5 h.水解时加水量为总固体质量的4%,水解温度70℃,水解反应时间2 h.采用双指示剂滴定法测定产品中酯的含量,利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十四烷基糖苷磷酸酯钠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测定了烷基糖苷磷酸酯盐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烷基糖苷磷酸酯盐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P2O5溶剂缓释催化法合成长链烷基磷酸酯.考察了溶剂对P2O6的分散效果;催化剂对酯化率的影响;酯化时间,酯化温度,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磷酸酯的总酯化率可达85%以上,并且单双酯比例接近于1.溶剂缓释催化法合成高碳醇磷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酯化时间3.5 h,酯化温度70℃,物料配比2.5∶1,催化剂用量0.4 g,水解温度70℃,水解时间1.5 h.  相似文献   

5.
烷基多苷磷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烷基多苷为原料、P2O5为磷化剂,直接酯化法合成烷基多苷磷酸酯。考察P2O5的投料方式、原料配比、酯化温度和酯化时间对酯化率及单双酯比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40℃强烈搅拌下分批投入P2O5,n(APG)∶n(P2O5)=3∶1、酯化温度65℃、酯化时间4.5 h。该条件下的烷基多苷酯化率达到85%以上;同时研究了烷基多苷磷酸酯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聚磷酸(PPA)为磷酸化试剂合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条件,考察了酸醇物质的量比n(PPA)∶n(OP-4)、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量、水解温度以及水解时间6种因素对单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聚磷酸作磷酸化试剂合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理想合成条件:n(PPA)∶n(OP-4)=1.6;酯化温度110~120℃;酯化时间6~8h;水解量5%;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2.5~3.5h.合成出的产品均为单酯,且质量分数在93%以上.使用环己烷等作溶剂对单酯收率影响不大.OPP-4/桩西原油体系界面张力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存在的情况下达到8.970×10-3mN/m.OPP-4质量分数为0.25%时,起泡体积为473mL,析液半衰期长达5.217min.  相似文献   

7.
以均四甲苯氧化反应副产物预处理后得到的混合酸和异辛醇为原料,在固体超强酸SO4^2-/TiO2-Al2O3,作用下进行合成混合酯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异辛醇与混合酸的质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反应工艺条件:m(催化剂):m(异辛醇):m(混合酸)=0.01:3.18:1,反应时间为3h,在此反应条件下预处理后的混合酸转化率可达到99.9%。  相似文献   

8.
以异辛醇和五氧化二磷为原料,合成异辛醇磷酸酯.实验结果表明:单酯的助滤性能较好,最佳单酯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6.9×10-5∶1;合成高含量单酯的最佳条件为,异辛醇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2.0∶1,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7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工艺 ,选出了较佳的工艺条件为 nop- 10 ∶ n P2 O5 为2 .3∶ 1 ,反应温度为 70℃ ,反应时间为 4h,单酯收率可达 93.2 8%。性能测定表明 ,它是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五氧化二磷的加料方式、反应物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单双酯含量等因素对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磷酸酯钠盐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强力搅拌下,五氧化二磷分批加料,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n(五氧化二磷)=2.5∶1.0,于60℃下酯化反应3 h,酯化产物于70℃下水解2 h,水量为酯化产物质量的4%.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临界胶束浓度为7.94×10-5,表面张力为32×10-3 N/m,渗透力为25 s,乳化力为440 s,去污力为93.8%,毛效为10.3 cm,白度为85.9%.结果表明,该物渗透性、去污性较好,对织物煮练效果好,可作为织物前处理用理想的精炼助剂.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考察五氧化二磷的加料方式、反应物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单双酯含量等因素对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磷酸酯钠盐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强力搅拌下,五氧化二磷分批加料,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n(五氧化二磷)=2.5∶1.0,于60℃下酯化反应3 h,酯化产物于70℃下水解2 h,水量为酯化产物质量的4%.测定了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临界胶束浓度为7.94×10-5,表面张力为32×10-3 N/m,渗透力为25 s,乳化力为440 s,去污力为93.8%,毛效为10.3 cm,白度为85.9%.结果表明,该物渗透性、去污性较好,对织物煮练效果好,可作为织物前处理用理想的精炼助剂.  相似文献   

12.
以1,4-丁二醇,马来酸酐,十二醇聚氧乙烯醚(AEO2)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结构新型的化合物——1,4-丁二醇双马来酸AEO2双酯,此化合物的合成由两步酯化反应组成,酯化反应Ⅰ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n(马来酸酐):n(1,4-丁二醇)=2.15:1.00,反应时间1h,催化剂用量ω(乙酸钠)=1.0%.酯化反应Ⅱ采用活性炭负载杂多酸(PW12/C)为催化剂,该催化剂的最优制备条件为:m(PW12):m(C)==4:6,回流时间4h,烘干温度150℃,烘干时间4h.酯化反应Ⅱ采用均匀实验优化工艺条件,最优工艺条件为:n(1,4-丁二醇双马来酸单酯):n(AEO2)=1.00:2.15,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14h,催化剂用量ω(PW12/C)=1.5%,对每步合成的产物结构用IR和1HNMR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均四甲苯氧化反应副产物预处理后得到的混合酸和异辛醇为原料,在固体超强酸SO2-4/TiO2-Al2O3作用下进行合成混合酯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异辛醇与混合酸的质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反应工艺条件:m(催化剂):m(异辛醇):m(混合酸)=0.01:3.18:1,反应时间为3 h,在此反应条件下预处理后的混合酸转化率可达到99.9%.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工业品聚氧乙烯烷基醚磷酸酯的合成工艺条件作初步研究,对该合成反应的投料比、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量等基本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以α-呋喃丙醇为原料,TS-1作催化剂,H2O2作氧化剂制备乙基麦芽酚中间体的新方法。中间体经苷化、氧化、水解步骤合成乙基麦芽酚。考察了溶剂、催化剂用量、氧化温度、氧化时间、苷化条件、pH值对乙基麦芽酚收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氧化温度40℃,氧化时间12h,苷化温度75℃,pH为8,氧化3h,水解温度100℃,水解时间3h,乙基麦芽酚最高收率可达57.4%。  相似文献   

16.
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为原料合成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单双酯的含量,并分别用于催化乙氧基化反应。通过色质连用仪测定了乙氧基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当n(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n(五氧化二磷)=1:2,在70℃下反应5h,单酯的含量为75%.以其钾盐(cat-1)为催化剂,当n(正辛醇):n(环氧乙完(EO))=1:4,催化剂用量为0.5%,在150℃下反应5h,正辛醇的转化率可达到90%,同时乙氧基化产物的分子量分布选择性指标是相同条件下NaOH为催化剂的1.7倍。  相似文献   

17.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异辛醇为原料,用一种高活性的固体超强酸SO4^2-/SnO2催化剂催化合成了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研究了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当n(异辛醇):n(顺丁烯二酸酐)为2.8:1;催化剂用量为酐质量的1.0%时,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145℃,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的收率达到98.7%。同时对用H2SO4和对甲革磺酸催化该反应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以油酸和正丁醇为原料,SiO_2负载FeCl_3·6H_2O为催化剂,在120℃~145℃的温度下可催化合成油酸正丁酯.文章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合成结果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FeCl_3·6H_2O/SiO_2催化合成油酸正丁酯的较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的用量为3.0g(油酸用量为0.05 mol),反应物中醇酸摩尔比为1.6︰1,酯化反应回流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最高可达到89.10%.  相似文献   

19.
以1,1'-二茂铁二甲酸、甲醇为原料,研究了1,1'-二茂铁二甲酸二甲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催化剂对1,1'-二茂铁二甲酸二甲酯收率的影响;采用新的合成工艺一锅法合成了1,1'-二茂铁二甲酸二甲酯,考察了采用三乙胺、二氯亚砜一锅反应法物料配比、酯化时间、酯化温度对酯化反应收率的影响;当1,1'-二茂铁二甲酸与二氯亚砜的物质的量比为1:2.5、酯化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5h时,得到的产物收率为91.1%。  相似文献   

20.
以纳米型复合杂多酸H3PW12O40/SiO2为催化剂,以肉桂酸和异戊醇为原料,来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磷钨酸是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良好催化剂;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5,催化剂用量为0.6g/0.05mol肉桂酸,回流时间为3h,酯化率可达9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