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越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 ,广西中越边境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广西中越边境贸易历史悠久 ,现实中的广西中越边境贸易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找准思路 ,确定对策 ,加快广西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美在七十年代初的接近,中越两国在国家利益、以及外交战略上出现严重的对立,尽管中国试图挽救面临破裂的两国关系,但最终没有能成功。1979年中越两国边境的大规模军事冲突是中越关系终于走向破裂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3.
于向东 《世界知识》2011,(14):17-2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时越南人民正在越南共产党领导下与法国侵略者进行艰苦的斗争。1950年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成为全世界最早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此后的60多年来,中越两国关系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4.
中朝:从友好邻邦到友好合作伙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频繁互访是中朝两党两国和中越两党两国关系中的优良传统和一大特色。金秋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东进朝鲜、南下越南,对这两个国家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既加深了与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传统友谊,又进一步推动了与这两个国家间的新型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特使黎鸿英8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特使、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常务书记黎鸿英。黎鸿英转达了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致习近平的口信。习近平指出,中越互为近邻,又同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邻国是搬不走的,友好符合双方共同利益。近几年,两国关系发展总体良好,但近期受到很大冲击,引起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建交七十周年。七十年来,两国关系虽时有起伏,但友好合作仍是主流,两国始终是兄弟、朋友和同志。中越有一千四百多公里的陆地边界,边境地区人民鸡犬之声相闻,文化习俗相同或相近。千百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一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中越两国地名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越南地名研究主要还是受中国地名研究的影响,两者有各自偏重的领域。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在地名研究领域有许多可合作的地方,尤其是对两国相邻地区地名的合作研究,将会有利于两国地名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廷政府时期的澳大利亚与印尼之间,虽然存在着不少争端和问题,但总体上两国关系发展良好,不断深化,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关系在2008年里有了新的提高,通过对两国关系发展动因的分析及两国关系发展前景的探讨,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关系未来长远的趋势必将是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因此,两国关系应该在以往逐步加深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为东北亚乃至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与泰国1975年7月建立外交关系,今年适逢45周年。中泰建交后两国关系快速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民心相通不断扩大,文化交流不断繁荣。我曾在泰国这个友好邻邦工作过四年,泰国人民的友善、热情、好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泰国工作期间,我深深感到文化交流在两国关系中的重要性,也感受到泰国人民学习中文的热情和对深入了解中国的渴望,中文教育在泰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关系在2008年里有了新的提高,通过对两国关系发展动因的分析及两国关系发展前景的探讨,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关系未来长远的趋势必将是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因此,两国关系应该在以往逐步加深的基础之上,进~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为东北亚乃至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越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从地理、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中越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
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这是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中日两国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巩固和发展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维护亚洲、太平洋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越两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两国间贸易量也不断增长。通过对中越之间的相互贸易依存度、经济开放度、贸易强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越双边贸易还存在贸易总量规模偏小、贸易不平衡加剧、贸易结构单一等特征;中越两国均应注意发展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越南应注意产业结构升级,改变单一的资源出口模式。  相似文献   

15.
禄德安 《世界知识》2011,(14):21-23
中越两国近代以来曾经为抗击外来侵略并肩战斗,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给予了越南大量的援助。今天,中越两国人民中都有不少人还记得那些"同志加兄弟"的岁月,经历过抗法、抗美斗争的越南"50后"、"60后"也不会忘记中国援越的往事。但是,2011年6月,在炎热的季节里,  相似文献   

16.
中苏关系曾经有过一段友好的时期,也出现过严重的曲折,长时间处于不正常状态。近几年来,两国关系逐渐有了一定的改善,特别是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具体领域的联系和交往。令人高兴的是,在1988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国外长时隔30年之后第一次正式访问苏联,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终于开始了。这篇大事记所记载的,就是从1982年中苏开始举行关于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的副外长级磋商以来,两国朝着正常化的目标所走过的一段路程。  相似文献   

17.
中俄毗邻而居的地缘特点决定了两国关系睦邻友好的必要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两国关系又具备了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互利合作、观念上一致、组织上保证、法律上保障的特点,这集中反映了两国长远利益的吻合。因此我们确信两国关系具有美好的未来和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以此为契机,中日做出努力,推动关系改善,让两国关系重新走上正轨,并就两国如何深化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在2018年10月26日安倍首相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52份合作协议,就货币合作、金融合作、在第三方合作等达成协议,此举被认为中日关系进入一个合作的"新时代"。除夕夜,东京塔首次点亮"中国红",安倍首相录视频用中文向华人祝福春节,祝愿两国关系取得新发展,这是多年没有过的。  相似文献   

19.
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是指生活在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的文学叙事,作为一种边缘文化呈现出对中心文化与异文化的吸纳与创造的民间自觉,具有多元内涵。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以“比较视域”和“文化间性”为理论指导,运用文学人类学和宏观比较文学等方法论,以求清晰把握中越民族文化发展演变的渊源与脉络i建构边境和谐共生的民族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20.
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在去年岁尾对中国进行的访问已经过去一个月了。由于此行是中、苏两国关来中的一件大事,各方对此都很重视,国际舆论至今还在估量它的意义和影响。可以肯定地说,阿尔希波夫此次访华是中苏两国关系中积极趋势的继续和发展,并标志着两国关系的明显改善,访问是有成果的。中苏关系曾经长期处于僵持、紧张的状态。近儿年来,经过共同努力,两国关系有了缓和和发展。从1982年起,两国副外长开始就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磋商,至今已历五轮。去年联合国大会期间,两国外长进行了会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