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遗址文物磁源体异常信息通常在性态和类属方面存在一定的中介性,通过实验测试,研究了成都金沙遗址发掘象牙、陶器、动物遗骸等文物遗存样品的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分析了全区高精度磁测异常分布特点,并采用基于传递包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硬划分聚类处理的局限性,由此建立了研究区磁源参数量化特征的模糊相似关系.对研究区异常进行了聚类划分和识别,指出了遗址区三类文物赋存特点和分布状况,为指导该区文物发掘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于划分磁异常的新方法—插值切割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考察空间域和波数域中划分磁异常区域场和局部场常用方法特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插值切割法。该方法以当前计算点场值与四点圆周平均值的插值运算为切割算子,通过连续切割,得到磁异常的切割区域场,而从磁异常中减去后,就得到切割局部场。误差分析表明,磁异常中的随机误差在切割区域场中被压制,而在切割局部场中没有明显放大。本研究对四个理论模型和一个野外实例的处理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适合于复杂磁异常区域场与局部场的划分,其他的一些特点是计算速度快、分辨率和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重磁电震信息联合反演的随机建模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把目前的重磁反演从理论建模延伸到随机建模领域,本文从物理场、级数理论出发提出了重磁统计推断建模反演的方法.该方法在重磁场源分离的基础上,以断裂系统把研究区划分为一些独立的次级单元.在各单元内把要反演的地下界面深度作为其对应的极值重磁异常的二元复合逆函数,利用已知的重磁电震剖面资料,统计推断其逆函数的级数分布,以建立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的随机地质模型.应用该方法获得了合肥盆地的结晶基底构造图.该项技术探索.有潜能推进综合地球物理信息勘探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识别煤田火烧区边界位置,对火烧区磁异常进行更加精细的解释,将张量曲率边界识别方法引入到煤田火烧区磁异常的解释中,探讨分析煤田火烧区磁异常的张量曲率特征.根据煤田火烧区磁异常的特点,利用张量曲率的较大特征值和较小特征值分别圈定煤田火烧区和正常区.模型试验中,通过与常用的Theta 图以及垂向导数等方法对比,体现了张量曲率分析方法在地质体边界识别中的优越性,验证了该方法在火烧区边界识别中的有效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乌达某煤田实测磁异常数据的解释,发现利用该方法圈定的火烧区范围和其他勘探结果以及已知地质资料相符,说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识别煤田火烧区和正常区边界范围,为煤田火烧区的磁异常解释提供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相山铀矿田为我国主要铀矿资源基地之一。对相山火山盆地主要地质单元的密度、磁化率、电阻率、极化率与波速物性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样本覆盖地质单元包括鹅湖岭组一段、鹅湖岭组二段、沙洲单元、打鼓顶组一段、打鼓顶组二段、青白口系等。对测试数据采用3倍均方差法剔除异常值后进行数据统计,得到了常见值、平均值、变化范围等参数,结果表明变质岩与火山岩之间存在良好的物性界面,为深部找矿物探方法的开展提供了物性基础。通过逆质量磁化率(密度/磁化率)与密度交会分析,可较为明显的将物性交会区域划分为四个区,分别对应4类填图单元。该研究全面认识了相山火山盆地主要地质体的物性特征,对在该区开展重磁联合反演提供了新的思路,对该区深部探矿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祁连山阴凹槽塞浦路斯型铜矿物探找矿标志,在该地区通过开展高精度磁测和激电剖面测量工作,对该地区火山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磁性特征及矿化蚀变带中的电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阴凹槽地区塞浦路斯型铜矿磁异常特征呈现为弱负磁异常,激电异常特征呈现为"低阻高极化"异常。根据磁异常、激电异常结合蚀变带特征,在阴凹槽地区圈定了两处塞浦路斯型铜矿成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7.
三岔铁矿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获得ΔT异常信息。通过场的转换得到大量的定性、定量数据及图件,对磁场特征、局部异常、断裂构造界面深度计算等开展了一系列解释工作,用其基础理论,进行数据处理,提出含铁异常位置再布设槽探、钻探,验证磁异常的信息,揭示了铁矿的埋深及厚度。对4个磁异常区块做了系统分析,同时建议ΔT场值在500-7 000nT之间变化的异常推断为太古宙表壳岩及铁矿引起的强场区。在Ⅳ号异常区北段也应为找矿重点。  相似文献   

8.
刘吉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5):3422-3426
流动单元是储层物性特征的综合反映。从薄窄砂体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出发,探讨影响渗流特征的地质因素,研究薄窄砂体储集层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然后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进行流动单元研究。将研究区目的层段划分为26个垂向流动单元,在取芯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它静态资料将目的层段流动单元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并建立各流动单元的分类标准,对非取芯井按测井解释的物性参数进行流动单元的分类,最后绘制出各沉积单元的平面流动单元分布图。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7,(3):446-451
岩石物性是联系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的桥梁,在对区域重磁异常进行研究中必不可少地要了解区域重磁物性特征.按不同地层和不同岩石对河南省物性标本的密度参数和磁性参数进行统计整理,总结出全省重磁物性综合特征及其与重磁异常的关系,对河南省区域重磁异常的定性解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芳芳  王喜亮  李军旗 《科技信息》2010,(21):J0041-J0042
河南省卢氏县马阴地区研究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为元古宙-古生代裂陷槽。本文通过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将该区划分出三个地球化学异常区:Ⅰ区元素组合异常复杂,呈北西向带状分布,以Ag、Pb异常为主,是寻找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Ⅱ区异常以Mo为主,经查证有钼矿(化)体的存在;Ⅲ区异常最为简单,以锌元素异常为主。通过本区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及研究区的地质、蚀变等特征,可推断出该区具有很大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加速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方法 利用航磁及磁重信息向上延拓所产生的不同高度重、磁二阶导数的解译和推断,划分岩体,同时运用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理论和方法.结果 通过研究岩浆岩体的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特征,对新疆富蕴县萨尔布拉克一带岩浆岩体进行了单元划分和金成矿有利度评价.新疆富蕴县萨尔布拉克一带岩浆岩体分为早期岩体和晚期岩体.结论 金矿成矿主要与晚期岩体关系密切,晚期岩体不仅对Au而且对Cu,Ni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已有的地质、矿产、物探及化探等资料,建立锦州—阜新金矿化带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研究区金矿区域找矿模型,其中主要找矿标志包括太古宙变质岩系、北东向及东西向韧性剪切带、北东—北北东及北西向断裂、Au-Ag-Cu-Zn化探异常、金重砂异常、航磁磁感应强度-T异常在50 nT至150 nT区间内、已发现金矿床(点)。以上述找矿标志构置预测变量(证据因子),采用MRA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中的证据权重模型,对研究区首次进行基于GIS下的金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以2 km×2 km网格为单元计算得到后验概率(P),根据P将研究区成矿远景分级并确定A,B和C 3个级别预测远景区。根据远景区分布特征,将其最终划分为19个找矿靶区,其中,A级找矿靶区3处,B级找矿靶区6处,C级找矿靶区10处。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统计推断的重磁震联合反演方法。首先利用重磁差值趋势面进行场源分离 ,以分布独立的断裂系统为单元 ,把反映目标层地震波反射界面深度作为与其对应的重磁异常的二元复合逆函数 ,然后利用已知重磁震资料统计推断其逆函数在空间域上的泰勒级数分布。该方法无须事先对地质模型进行假设 ,避免了反演的多解性。对合肥盆地印度支面构造的反演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并成功地编绘了合肥盆地印度支面重磁震联合反演构造图  相似文献   

14.
重磁震统计推断联合建模反演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统计推断的重磁震联合反演方法。首先利用重磁差值趋势面进行场源分离,以分布独立的断裂系统为单元,把反映目标层地震波反射界面深度作为与其对应的重磁异常的二元复合逆函数,然后利用已知重磁震资料统计推断其逆函数在空间域上的泰勒级数分布。该方法无须事先对地质模型进行假设,避免了反演的多解性。对合肥盆地印度支面构造的反演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成功地编绘了合肥盆地印度支面重磁震联合反演构造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阿克塞龙尾沟地区进行的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普查,基本查明了区内13种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和组合富集规律,并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参数统计及分析,查明了各地质单元的元素的富集、变化及叠加特征。对异常的元素组合及空间分布特征作了分析,划分出区内经历的3次主要构造序慕,以往认为区内的重砂异常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本次化探异常全部重现,靶区得到缩小。对综合异常进行异常价值评序,可作为下部工作部署的依据,为该区今后找矿及地质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地化资料。  相似文献   

16.
将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应用于海洋磁异常资料的分区,采用Gabor滤波器和灰度共生矩阵相结合的图像纹理分析方法,提取海洋磁异常的纹理特征信息,通过OKMS聚类算法实现不同纹理特征区域磁异常场的分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Gabor滤波器和灰度共生矩阵相结合的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可有效提取磁异常的纹理特征信息,对磁异常纹理特征信息的聚类分区取得较好效果.实际应用于加罗林海域磁异常的分区结果显示,加罗林海域可分为11个磁异常区块,分区结果与条带磁异常区和岩浆活动区对应较好,该方法为海洋磁异常的分区解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钻孔底部磁性异常体的不同产状、不同方向的磁异常场垂直分量及水平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磁异常进行解释,能有效地判断孔底磁性体的赋存情况,估算磁性体埋深。本文对不同产状(水平、向北缓倾、向南缓倾、向北陡倾和向南陡倾板状体等)磁性体(模板)产生的孔钻孔内底部磁异常特征归纳分析,总结井中磁测钻孔底部异常规律,为异常的解释及寻找深部磁性矿体提供参考。并将这一方法对泥河铁矿ZK0301孔实测曲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东亚地磁非偶极场的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国际地磁参考场研究东亚地磁非偶极场的时空分布和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场源特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945年以来,东亚地磁非偶极场存在缓慢的北移和西向漂移,磁异常中心附近的磁场强度呈波动性增加,其场源可分为漂移场和稳定场两部分。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二度磁性体的磁异常公式出发,推导出各异常的不定积分变换结果,并由变换结果绘制不定积分变换的磁异常参量图。本文选取2种规则形态磁性体,在取不同空间几何参数的条件下,讨论它们不定积分变换后参量图的曲线变化规律,并总结其异常特征,而后将其与积分变换前的参量图对比进行磁异常讨论和效果分析。该方法能反映一些重要的地质信息,将有助于实际的磁异常解释。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由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空磁力ΔT异常图得到的磁测数据和WGM2012模型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研究准噶尔盆地及其邻区的重磁异常情况,了解重磁异常的基本特征,并综合分析该特征与地质构造关系.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重磁异常特征具有相关性,在异常的分布走向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大多都沿山脉分布;但是在异常值方面则具有相反特点:在山脉地区磁异常一般为负值,布格重力异常一般为正值;在盆地地区,布格重力异常值一般为负值,磁异常值为正值.同时两种异常特征表现了准噶尔盆地山脉夹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