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煤基合成液体燃料的发展态势和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石油短缺,煤炭资源丰富,将煤转化为清洁高效的液体燃料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煤基合成液体燃料的发展态势,分析了煤的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两大技术路线的特点和经济性能,提出了进上步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应用的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针对开采保护层时瓦斯容易超限的问题,分析了开采煤层过程中,保护层在采动应力作用下卸压增流效应及卸压瓦斯运移规律,采用了对被保护层瓦斯卸压抽采和分源治理的技术措施,以大兴矿瓦斯治理为例,通过实施"封堵漏风口、浅埋大管路、短抽上隅角"等开采保护层和钻孔抽采瓦斯等关键性治理技术,解决了开采高瓦斯煤层群过程中综采面大面积悬顶上隅角空间和回风流中浓度超限的问题,实现瓦斯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3.
以依兰露天矿地质模型软件系统做为依托,在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系统的储量计算以及模拟开采技术,对依兰露天矿技术改造做了深入研究,提出横采内排的开采方案。根据露天矿煤层赋存条件、开采境界、开采现状,并充分考虑实现横采内排的便利性,提出两套开采方案。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得出详细的工程煤岩量,自动生成V=f(P)曲线,对两种过度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东部作为首采区为最佳合理方案,并且制定出过度方式与接续程序,解决了生产技术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最终帮坡角作为圈定开采境界的依据,介绍了一种基于矿床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的储量计算方法.并通过境界圈定储量计算对这连河露天矿两种不同最终帮坡角的境界方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矿山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实现资源开采与环境协调一致,实现”低开采、高效率、低排放”目的。本文介绍了矿山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矿山环境问题,以及所引起的各种地质灾害现象。分析了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典型矿山环境破坏问题提出了治理措施,提出了符合21世纪资源开发的全局性矿区”绿色开采”模式。  相似文献   

6.
作为重要的能源接替资源,特超稠油已经在国内外进入了工业化开采阶段.在特超稠油的众多开采方式中,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系统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SAGD高效开发技术的研究综述:(1) SAGD开发方式的机理、影响因素和适用条件;(2) SAGD的现场应用与物理实验;(3) SAGD的解析与油藏数值模拟模型;(4)多介质辅助SAGD技术的研发现状和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SAGD技术的现状、挑战以及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为特超稠油高效开发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磁加热是一项极具创新性的技术,它操作简单、加热迅速、环境友好,在石化能源的开采与使用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实验室研究与现场使用角度介绍了电磁加热技术在石化能源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稠油开采及运输、油页岩热解、煤的热解与脱硫等方面,并对催化剂在以上方面的应用前景展开了分析。针对电磁加热技术应用在石化能源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的中国煤炭气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减轻大气污染,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并结合引进技术的工业实践,逐步开发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煤气化技术,但也走了不少弯路。我国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十五”规划中,各方都强调要推进煤炭气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创新发展。本文围绕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及相关能源政策,从专利分布、技术来源地、领先专利申请人等方面分析了相关专利的整体发展趋势。专利布局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是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领域专利的主要研发力量和目标市场国家;中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各领域的专利技术构成揭示了我国当前的重点研究领域;结合煤炭转化利用领域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来深入分析专利布局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煤炭转化关键专利技术应向生产力转化,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以提升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清洁煤技术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能源的结构和煤炭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对我国的清洁煤技术发展战略中的若干总理2进行了探讨。根据煤结构特性简述了洁净煤转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对若干技术的开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结合边坡岩体的变形监测信息,提出了矿山边坡稳定性动态分析技术。基于监测位移与计算位移之差最小为准则,根据矿山实际开采情况,建立对应于当前开采状况的数值分析模型,并进行等效边坡岩体参数的模式识别。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铅锌矿矿山垮塌区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程实际,基于高效安全回采矿石的思想,提出了4种可行的回采方案。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垮塌区复杂开采条件下的三维数值模型,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垮塌区的失稳垮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垮塌区的影响范围和科学经济的回采顺序,为安全高效地回采矿石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表明:0#空区的失稳垮塌影响了5个采场的安全开采;优化后的回采顺序为先确保充填体质量,再由两边向中间开采。  相似文献   

13.
逆问题通常分为两大类: 优化设计和参数识辨. 在讨论数学物理逆问题的参数识辨前, 测量点的数目和位置的选取是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评估中两大至关重要的问题. 针对参数识辨中的这两大问题, 应用贝叶斯理论, 首次将信息熵引入到测量信息的描述中, 提出了描述测量点的数目和位置对重构精度影响的数学方法和手段. 最后通过具体的计算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数据挖掘和国际互联网是信息社会两大重要而有意义的领域。这两个领域的结合就是网络挖掘。网络挖掘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网络内容挖掘,即从互联网的各种资源中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过程;二是网络使用挖掘,指挖掘网站访问方式或其他网络用户信息的过程。本文主要讨论了WEB网络挖掘,包括有关网络挖掘的多种研究问题、研究技术、研究工具以及网络内容挖掘和网络使用挖掘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侧钻水平井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油藏物理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水平井开采物理模拟的相似准则, 设计了油藏相似比例模型, 建立了水平井开采油藏物理模拟系统. 在该系统上进行了侧钻水平井开采的实验研究, 分析了侧钻水平井开采曲线变化规律, 比较了侧钻水平井与直井的开采效果, 研究了侧钻水平井的侧钻时机、开采速度、水平段长度等对开采效果的影响. 由于侧钻水平井开采时改变了油藏内渗流压力场和流体流动方向, 能够开采死油区内的剩余油, 提高了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以寺河二号井为试验矿井,采用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实验对下保护层开采后覆岩裂隙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下保护层开采后覆岩冒落带发育高度为4m,裂隙带发育高度为26m;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覆岩破坏呈倒置的梯形演化,覆岩离层裂隙向前与向上同时渐进式演进;覆岩离层裂隙主要经历了形成、扩展、闭合三个过程,随着工作面的逐步推进,中部采动裂隙被上覆岩层压实,而受煤柱支承作用,近煤壁区域裂隙数量仍然非常大;下保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采动裂隙以高角度、中宽度为主,裂隙数量随着覆岩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下保护层开采后裂隙带分布呈两边高中部低的"马鞍形"。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大安山矿+680m水平9槽近距离薄煤层回采巷道合理的布置方式及护巷方式,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确定了单一煤层开采的开采方案,提出了9槽回采巷道留3~5m窄小煤柱护巷的无煤柱护巷方式,及9上和9下煤层回采巷道采用外错式和内错式的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并研究了相应的支护形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选择无煤柱护巷方式是合理的,留煤柱护巷方_式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比无煤柱护巷大2.5倍,煤柱上垂直应力比无煤柱护巷大2.5~7.5MPa。  相似文献   

18.
针对核电大数据集成管理缺乏适应性和应用价值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大数据分析架构的核电装备智能设计制造服务体系.首先,基于核电大数据的领域特性设计了核电装备全生命周期数据空间,通过业务系统数据与主数据两个层次,实现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分布式存储,并提出模型驱动的核电大数据应用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数据空间提出了核电装备智能设计制造服务体系框架和关键技术,包括基于模型数据知识联合学习的智能协同设计、多阶段数据融合驱动的质量管控与精准追溯、高维动态边缘数据驱动的运行服务智能诊断预测等技术,为生产决策和运作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核电装备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指标持续优化.最后通过核电装备典型业务场景来验证所提框架和技术的有效性,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未来核电大数据协同管理和智能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露天煤矿地质赋存特点,提出了拉铲倒堆开采工艺的联合作业方式,即露天煤矿上部剥离物和煤层采用某些开采工艺,最下部煤层上部的剥离物部分或者全部采用拉铲倒堆开采工艺。采用拉铲倒堆开采工艺时,倒堆剥离台阶采用抛掷爆破方式,将一部分剥离物直接抛掷到内排土场;然后配备大功率的推土机扩展平台,降低倒堆台阶高度;最后由拉铲将剩余的剥离物直接倒排至采空区。分析了露天煤矿拉铲开采工艺主要开采参数的确定原则,给出了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及其对科学和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合基因组学以前所未有速度迅猛发展,正在对科学、技术和经济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并将引发伦理和法律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