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吖啶橙和Hoechst 33342两种活体荧光染料,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来了解盘基网柄菌多细胞发育期间蛞蝓体阶段中出现的细胞分化及凋亡特点.结果发现:随着发育进程,将发育成柄细胞的前柄细胞先被染成蓝绿色,然后被染成绿色,再成橙色,最后为无色,这些分别表示了前柄细胞不同的凋亡阶段.在蛞蝓体后期其内部出现一条"通道".得出结论,蛞蝓体是盘基网柄菌细胞分化和衰退的起始阶段,其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柄细胞从蛞蝓体前期开始凋亡,但并不是马上死亡,而是一个渐进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2.
饥饿的盘基网柄菌进入多细胞发育期后,在细胞疏松结合阶段,gp150分子分布在多细胞体外周;在蛞蝓体阶段,gp150分子把蛞蝓体分成前孢子细胞区和前柄细胞区两个部分,在分化成柄细胞的区域内gp150分子的量逐渐增多.实验结果表明gp150分子与柄细胞分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免疫荧光技术对KAx-3多细胞发育不同阶段的尿囊酸酶进行定位观察,用Western blot分析野生型细胞KAx-3 和突变型细胞AK127多细胞发育中尿囊酸酶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细胞聚集阶段,尿囊酸酶在盘基网柄菌细胞膜附近存在较多;在细胞丘阶段,尿囊酸酶在细胞丘外层细胞中荧光强度较强;在蛞蝓体阶段,尿囊酸酶在前柄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多于前孢子细胞;在子实体成熟的过程中,在前柄细胞区与前孢子细胞区交界处荧光强度最强,该区域内细胞将分化成前柄细胞B.据此推测尿囊酸酶的定位表达可能与盘基网柄菌细胞分化的类型相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KAx-3 发育过程中尿囊酸酶的表达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发育至18 h左右达到最大值;而AK127中尿囊酸酶的表达量始终在低水平徘徊.这表明gp150 的缺失影响了尿囊酸酶的表达.实验结果提示,尿囊酸酶的表达量与发育时间有关,并且这种表达量的变化与gp150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细胞粘附分子gp150在盘基网柄菌细胞发育后期起着重要作用.用gp150抗体定位gp150在细胞发育重要阶段的分布,显示在细胞发育的不同时段,gp150的定位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聚集前的细胞流时期,gp150还均匀分布在细胞质内,到了细胞丘时期,gp150就移至多细胞聚集体的边缘部位.到了蛞蝓体时期,gp150在前柄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大于前孢子细胞,提示了gp150对柄细胞的作用.而当细胞发育至子实体阶段,gp150大量分布在成熟孢子的孢壁上,这是目前还没有报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野生型KAx-3细胞和gp150过表达细胞KAx-3:acct15/lagC的PKA活性,显示在细胞发育的早期(10 h之前),PKA在野生型细胞中的活性比KAx-3:act15/lagC细胞低.但是在细胞发育的后期,也就是野生型细胞中gp150开始快速积累之后,PKA在野生型细胞中的活性比KAx-3:act15/lagC细胞高.这些结果说明,gp150和PKA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负反馈环的关系共同调节盘基网柄菌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用Percoll密度梯度技术分离和收集盘基网柄菌前柄和前孢子细胞,Western blot分析gp150分子和胱天蛋白酶在前孢子细胞和前柄细胞两种类型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只能在前柄细胞中检测到gp150蛋白条带,并随细胞发育蛋白的量逐渐增加,提示gp150蛋白的表达量与发育时间,前柄细胞分化有密切关系;在前柄细胞中能检测到31.5 kD和37.5 kD分子量大小的凋亡蛋白,且蛋白量也是随发育时间有所增加,在两种类型细胞中都可检测38.2 kD的凋亡蛋白.这些数据表明盘基网柄菌细胞凋亡过程中有类似Caspase-3的蛋白表达,它们的存在与细胞凋亡存在密切关系; gp150分子的表达与胱天蛋白酶的激活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Percoll密度梯度技术分离和收集盘基网柄菌前柄和前孢子细胞,Western blot分析gp150分子和胱天蛋白酶在前孢子细胞和前柄细胞两种类型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只能在前柄细胞中检测到gp150蛋白条带,并随细胞发育蛋白的量逐渐增加,提示gp150蛋白的表达量与发育时间,前柄细胞分化有密切关系;在前柄细胞中能检测到31.5kD和37.5kD分子量大小的凋亡蛋白,且蛋白量也是随发育时间有所增加,在两种类型细胞中都可检测38.2kD的凋亡蛋白.这些数据表明盘基网柄菌细胞凋亡过程中有类似Caspase-3的蛋白表达,它们的存在与细胞凋亡存在密切关系;gp150分子的表达与胱天蛋白酶的激活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显微镜观察盘基网柄菌野生型KAx--3细胞和突变型RNAi-allC细胞,计数结果表明后者的单细胞繁殖速度约为前者的8倍.为探究该突变型盘基网柄菌细胞周期缩短的原因,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研究了ATR-Chk1Cdc25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可能作用.实验结果表明:RNAi-allC细胞中cdc25基因相对表达量约为KAx-3细胞的8倍,而其Chk1与AT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却明显低于KAx-3细胞.突变细胞中Cdc25蛋白含量高于KAx-3细胞,但其Chk1蛋白含量却显著低于KAx-3细胞.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类型细胞之间的ATR、Chk1、Cdc25在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上均存在差异,特别是ATR基因表达量的不同明显影响ChK1和Cdc25的表达量,提示ATR-Chk1-Cdc25信号通路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盘基网柄菌细胞周期G2/M期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RasD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趋电性研究,探究盘基网柄菌能否作为开发电激治疗肿瘤的生物模型.研究发现RasD蛋白含有187个氨基酸残基,是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同源比较发现盘基网柄菌细胞中的RasD蛋白与人类的Ras蛋白相...  相似文献   

9.
显微镜观察盘基网柄菌野生型KAx-3细胞和突变型RNAi-allC细胞,计数结果表明后者的单细胞繁殖速度约为前者的8倍. 为探究该突变型盘基网柄菌细胞周期缩短的原因,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研究了ATR-Chk1-Cdc25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可能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RNAi-allC细胞中cdc25基因相对表达量约为KAx-3细胞的8倍,而其Chk1与AT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却明显低于KAx-3细胞. 突变细胞中Cdc25蛋白含量高于KAx-3细胞,但其Chk1蛋白含量却显著低于KAx-3细胞. 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类型细胞之间的ATR、Chk1、Cdc25在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上均存在差异,特别是ATR基因表达量的不同明显影响ChK1和Cdc25的表达量,提示ATR-Chk1-Cdc25信号通路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盘基网柄菌细胞周期G2/M期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在SIH培养基上对氧基酸的利用情况,以2.4-二硝基氯苯为衍生化试剂,研究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氨基酸的方法.在60 min内16种氨基酸达到基线分离,峰面积与氨基酸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0.999.对发酵液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盘基网柄菌对赖氨酸的利用最为彻底,发酵后期赖氨酸已被消耗完全.蛋氯酸、色氨酸,精氨酸、组氧酸也较易被盘基网柄菌利用,而对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的需求不大.这一代谢特点为改进盘基网柄菌培养基组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运用RT-PCR技术从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总mRNA中克隆到了尿囊酸酶基因(allC),该基因编码区开放读框长1 100bp,编码的蛋白约42kD.由于是在野生型和突变型细胞中差异表达的片段,表明该基因在盘基网柄菌多细胞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将allC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尿囊酸酶(ALC)融合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获得了电泳纯蛋白.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测得制备的抗ALC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可达1∶64 000,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该抗体有较强的针对ALC蛋白的专一性.这些数据表明重组质粒表达的ALC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制备ALC的多克隆抗体有良好特异性和效价,能够满足针对ALC免疫印迹和细胞内定位检测等实验要求,为深入研究ALC蛋白在盘基网柄菌多细胞发育的功能作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植物次生细胞壁的发育受到一系列转录调控因子的调节.但关于这一过程如何与植物整体发育相整合,一直少有报道.拟南芥URO(UP-RIGHT ROSETTE)基因过量表达导致在相应突变体uro中自由态生长素浓度明显升高,并导致该突变体中次生细胞壁发育减弱.本研究利用突变体uro及其杂合子uro/+,通过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了一系列调控植物次生细胞壁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uro/uro和uro/+中,植物次生细胞壁发育开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而对于木质部导管细胞分化的开关基因没有明显影响.因此,URO基因是介导植物细胞壁次生加厚与植物生长发育状态关联的基因,URO基因通过抑制次生细胞壁发育达到维持细胞的生长状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16S rDNA为分子标记对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及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从我国采集到并描述发表的斯氏属昆虫病原线虫4个新种所携带的共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Steinernema akhursti所携带的共生菌很可能是Xenorhabdus属的一个新种,S aciari和S. leizhouense所携带的共生菌可能是Xenorhabdus属的两个近缘的新种或同一种的两个远缘菌株,而S. beddingi所携带的共生菌可能是Xenorhabdus bovienii的一个新菌株。  相似文献   

14.
通过Hom-Jordan李代数L的迷向Hom-理想J, 得到L中存在包含J的极大迷向Hom-理想I, 并得到L等距同构于L/I的某个T* 扩张或某 个T* 扩张非退化的余维数为1的Hom-理想, 进而给出Hom-Jordan李代数L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有限群的p-幂零性的一个注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广了c-补, 并给出有限群p-幂零性的一个新判别 条件. 设G是一个有限群, H是G的一个子群. 如果存在G的一个子群K, 使得G=HK, 称K是H在G中的一个弱c-补, H在G中有一个弱c-补. 证明了: 设p是G的阶的最小素因子, P是G的一个Sylow p-子群, 若P的每个2-极大子群在G中有弱c-补, 且G与A4无涉, 则G是p-幂零的.  相似文献   

16.
将软集的思想应用到d-代数上,研究软d-代数中的限制交、限制并、扩张交、扩张并、"AND"以及子集算子等重要运算,并讨论可理想化软d-代数,得到一些重要性质.证明了:软d-代数(F,A)在其子集B上的限制(FB,B)仍是X上的软d-代数;两个软d-代数(F,A)和(G,B)的限制交(F,A)∩R(G,B)和扩张并(F,A)(G,B)仍是X上的软d-代数;两个软d-代数(F,A)和(G,A)的"AND"交(F,A)∧(G,A)也是X上的一个软d-代数;软d-代数(F,A)的同态像(f(F),A)也是X上的一个软d-代数;两个d-理想化(或d#-理想化,或d*-理想化)软d-代数(F,A)和(G,B)的扩张交(F,A)∩E(G,B)是X上的d-理想化(或d#-理想化,或d*-理想化)软d-代数.  相似文献   

17.
设G是一个简单图,f为G的一个E-全染色.对任意点x∈V(G),用C(x)表示在f下点x的色以及与x关联边颜色所构成的集合.若u,v∈V(G),u≠v,有C(u)≠C(v),则f称为图G的点可区别E-全染色,简称VDET染色.图G的VDET染色所用颜色数目的最小值称为图G的点可区别E-全色数(简称为VDET色数),记为χevt(G).利用分析法和反证法,讨论并给出完全二部图K3,n(3≤n≤17)的点可区别E-全色数.  相似文献   

18.
几类并图的优美标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非连通并图的优美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几类非连通的并图,得出了如下结果:对任意的正整数n,m,设s是不超过n/2的最大整数,Pn是n个顶点的路,St(m)是m+1个顶点的星形树,路P2的补图与路Pn的联图记为An,则当n≥2时,A2n与任意一个具有n-1条边的优美图的并图是一个优美图;当n≥5,m≥s+2时,An与星形树St(m)的并图是一个优美图,从而An与星形树St(n)的并图是一个优美图;当n≥5时,An与任意一条路Pn的并图是一个(n-s)-优美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