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师文淑  孙玉超 《科技信息》2011,(31):211-211,119
本文根据克拉申(Krashen)的情感过滤理论探索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自信、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影响[1]。研究发现恰当的教师反馈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不然。而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反馈策略,同一种反馈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作者本人在研究过程中也获得了许多启示,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多语言研究者及语言教师已经认识并关注到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障碍之一。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焦虑感对理工类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影响更是明显。通过分析焦虑与外语学习的关系,了解语言焦虑的不同表现以及造成学生语言焦虑的原因,同时采用课堂焦虑量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验证了课堂焦虑对口语表达的负面影响,旨在对理工类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王坤  康捷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1):122-123,126
教师话语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传授知识所使用的语言,教师话语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语言学习理论,从教师的提问形式、语言的输入策略、课堂交互调整方式及反馈方式四个方面对大学英语课堂交互活动中的教师话语做了分析和讨论,旨在增强教师的话语意识,提高教师的话语效度,改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语教师与中国教师所执教的英语专业课堂中教师反馈话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外教师在反馈话语的类型和数量方面差别很大,外教的反馈类型和数量均比中国教师多.形式多样的反馈话语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的课堂参与,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和使用目的语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英语学习焦虑理论的分析,以便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英语课堂上焦虑的学生。探究这些学生焦虑的原因和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采取一系列减轻和克服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心理的有效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该文开发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在线学习平台,将移动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利用碎片化学习的方式,学生课前通过在线学习资源模块提供的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进行课程预习,课堂中通过课堂答题模块为课堂上提供教学效果反馈,课后作业答题模块为课后学生复习提供学习效果反馈,签到点名模块为学院提供教学管理反馈。该项目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不但提供了学生移动学习的环境,而且便于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为教师动态了解学生的学情,开展精准学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初中教学,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活动。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师生关系、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课堂心理氛围、课堂上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方式等,都将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焦虑是影响学生外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帮助学生克服课堂焦虑,并采取相关策略应对学习焦虑问题。本文分析了德语学习焦虑产生的相关原因,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大学德语课堂中调控学习焦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汉语课堂中提问时的焦虑控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问题难易度与学生焦虑和程序之间的关系;(2)点名方式对学生焦虑情绪造成的影响;(3)学生对教师不同的评价方式所作出的心理反应。笔者利用面谈和课堂提问记录方式对伊梨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基础部2006级预科(7)(8)班的5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问题越难,学生越显焦虑;(2)随意点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造成一定的焦虑;(3)负评价焦虑组促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采用逃避策路略。  相似文献   

10.
李锐 《科技信息》2013,(14):27-27
2011年来,高校陆续设置《心理健康》课为必修课,如何针对不同学科学生特点开展教学鲜有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宗旨有内在契合性。本文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性格、兴趣、课堂表现上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即针对不同学科学生特点,心理教师尊重、接纳而不是比较、批判;创造与不同学科学生各自相关的学习情境;根据教学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量表的形式对城乡不同英语学习者的歧义容忍度和焦虑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歧义容忍度和焦虑的关系,结果发现: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歧义容忍度有显著的城乡差异,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乡村的学生歧义容忍度偏低;不同歧义容忍度和焦虑感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显著差异,总体而言,高焦虑感和低歧义容忍度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低于高歧义容忍度和低焦虑感的学生;歧义容忍度和焦虑感强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外语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是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是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这种焦虑情绪会挫伤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学生、老师可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论述,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之一——焦虑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鉴于在外语学习当中,听力这项语言技能挑战力十足,所以本研究对民族院校189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焦虑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实证分析,着重考察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焦虑状况,以及听力焦虑和外语学习焦虑、听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中度的听力焦虑,且与外语学习焦虑既相关又有区别,听力焦虑与听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受成长环境、教育环境、语言观、教学观、学习观、性格差异、认知能力差异和语言水平差异的影响,外语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经常出现错配或失配,这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影响了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探索有效策略应对外语课堂中的师生风格冲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刘军华 《科技信息》2011,(26):126-127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and achievement of Chinese teenagers in learning English,and to find what factors lead to their language anxiety.75 students of teenagers aged from 14-16 years in Henan province,China were chosen as subjects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FLCAS) was used as the instrument.The results i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language anxiety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anguage achievement,and certain degree of anxiety enhanced facilitating performance on English learning for Chinese teenagers.It was also found that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anxiety,self-confidence anxiety and English classroom anxiety were main factors which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young English learner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6.
以湖南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他们英语学习焦虑指数以及不同类型受试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湘西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指数偏高,并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问卷试题表明英语学习焦虑源更多来自交际畏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焦虑状态高于汉族大学生,差等生的焦虑状态高于优等生。  相似文献   

17.
教师话语是大学英语课堂的重要交际媒介,它既是目的语的来源,也是管理课堂的手段。教师话语成功运用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通过对精读英语教师话语类型、特征和功能的描写,对英语精读教师话语和课堂互动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教师应转变传统角色,应更关注教师话语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课堂上应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培养学习者意义协商的能力为主,以便学习者从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优化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18.
孙筱岚 《科技信息》2013,(11):262-262
本研究通过课堂录音的方式,研究大学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表现做出反馈的功能,种类及特征,旨在提高语言教师对于教师反馈重要性的认识,优化教师反馈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归因是影响语言学习成败的因素之一.文章以作者所在高校79名日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归因方式的性别差异与日语语法学习效果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男女生的归因方式差异显著,与日语语法学习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鉴于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将扭转消极归因为积极归因.  相似文献   

20.
唐丰 《科技信息》2009,(9):156-157
本篇论文作者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检验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单独使用教师反馈相比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否有益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两个回合的作文写作过程中,两组学生的作文成绩从一稿到成稿都得到很大提高。通过将受试对象期末写作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发现两个纽的写作成绩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在今后的写作课教学中应该推广同伴反馈,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减轻教师的负担,让他们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作文的批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