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翼 《世界博览》2011,(1):83-83
在一幅批评美国经济政策的漫画中,《纽约邮报》用大猩猩来影射现任总统奥巴马。对于美国媒体来说,挖苦总统早已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2.
近些日子以来,美国国内掀起一股“奥巴马风暴”:黑人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纽约时报》、CNN、FOX等主流媒体中。在Google的新闻搜索中关于“奥巴马”这个词就有1.48万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大西洋月刊》专访时,首次点名批评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1年对利比亚行动后"被其他事务分了心",导致利比亚陷入混乱。此言一出,舆论哗然,部分英国媒体表示,白宫已不认为美英具有特殊关系。然而,4月22日奥巴马在唐宁街与卡梅伦会面,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以域外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劝说英国民众选择留在欧盟,用不避讳干涉英国内政的事实证明两国关系依然特殊。回顾历史,自英国时任首相丘吉尔提  相似文献   

4.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13,(1):71
奥巴马:年度人物又是我2012年12月19日,《时代》杂志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美国总统奥巴马再次当选为2012年度人物。据悉,《时代》杂志对奥巴马中选的评语是:"我们都身处一场历史、文化和人口的巨变之中。而奥巴马总统,既是这个新美国的象征,从某些方面而言,也是这个新美国的建筑师。"从小罗斯福总统开始,几乎每一任美国总统(除福特外)都至少一次被选为年度人物。罗斯福三度中选,成为获得此头衔最多的人。贝  相似文献   

5.
3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现任商务部长骆家辉接替将于4月底离职的洪博培,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任命现任内阁官员出任驻华大使在中美建交以来尚属首次,其华裔身份让人尤为关注。《华盛顿邮报》的评论认为,对骆家辉的提名足见奥巴马对中美关系的重视。对于这一任命,美国媒体一边倒地给予了赞扬之声,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08,(23):11-11
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终于向媒体抛出“猛料”:他有可能会招纳旧日政敌、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当国务卿。尽管没有发出正式邀请,但双方已经在积极互动。奥巴马团队透露希拉里成为国务卿人选之一的消息后,两人立即在芝加哥举行秘谈。许多美国政坛名宿和政论家都备感振奋。外交界大腕基辛格公开力挺希拉里,《时代》周刊也认为奥巴马选希拉里是个高招。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月20日,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日子,但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意味着他的总统任期还有整整一年。两个任期、七年的时光并不算短,但七年前承诺要给美国带来觉醒与变革的奥巴马总统,如今只赢得46%国民的支持,67%的美国人认为美国走在错误的方向上。新年伊始,总统一家刚结束夏威夷休假回白宫,就赶上美国特勤局公布总统一家2013年在夏威夷休假17天、花费800万美元的数据。许多美国媒体就"跟风"算起了总统休假的账,例如奥巴马上任七年度假共161天,而里根总统任  相似文献   

8.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10,(8):3-3
《世界博览》杂志上一期的封面吸引了我——大茶壶让美国国会水漫金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看过了封面报道的文章,才了解到美国的茶党运动。再联系最近的新闻,3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动的医改方案终于在众议院通过,而茶党最主要的诉求之一就是反对美国新的医改方案,这是否意味着茶党运动遭遇了惨痛的失败呢?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09,(1):13-13
美国11月4日大选夜尘埃,奥巴马不负众望,果然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入主白宫,对于美国来说不只是《人权宣言》中民主精神在美国的再一次彰显。其实少数种族现在在美国政治中具有愈发平等的地位,当年布什总统对鲍威尔和赖斯的仰仗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世界经济衰退大背景下奥巴马的当选赢得了美国民众如此关注,是因为这也将是美国政治从布什执政以来的右倾保守后的全新转变的开始。奥巴马将会向左转,这就是美国民众对新总统的政治预期。民众对奥巴马的热情与其说是对黑人总统这一符号的热情,到毋宁说是对左翼思想的认同和支持,以及对主导了美国国会6年之久的右翼思想的反对。  相似文献   

10.
和静钧 《世界知识》2010,(18):29-29
<正>最近有三大新闻,都指向总统夫人,一个是被指奢华无度的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另一个是被伊朗媒体痛骂的法国总统夫人布吕尼,还有就是南非总统祖马的其中一个夫人被指生了别人的孩子。先说米歇尔。据美国《国家讯问报》报道,今年8月第一夫人米歇尔带着小女儿到西班牙度假,入住超豪华酒店,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博览》2009,(19):7-7
《纽约时报》9月4la报道,为了尽力维护与日本最大盟国的关系,日本的下任领导者鸠山由纪夫近日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驻日大使表示,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10日爆料,奥巴马政府正酝酿对美国核政策进行调整,在提出讨论的几个政策选项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宣布美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此作为奥巴马在总统任期最后几个月进一步推进其"无核武器世界"理念的"布拉格议程"的又一具体步骤,完善和巩固"核遗产"。报道透露,7月份以来,奥巴马内阁的国家安全成员("原则委员会")已就此召开了两次会议,相关政策建议正提交奥巴马  相似文献   

13.
理想主义的终结四年前的这个时候,在奥巴马总统即将离任之际,笔者为《世界知识》杂志撰写了一篇文章,回顾了奥巴马八年任期的成就和影响。在文中,笔者将奥巴马总结为"美国最后的理想主义者",没有掩饰对奥巴马的尊敬。  相似文献   

14.
时事概览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3月20日至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奥巴马是时隔88年首位访古的美国在任总统。访问首日,奥巴马与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一起步行游览哈瓦那旧城,参观了武器广场和市博物馆等地,并在大教堂会见了古巴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知识》2008,(23):67-67
随身携带“黑莓”手机、随时随地收发邮件是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的习惯。据英国媒体报道,奥巴马正式上任后,有可能忍痛放弃黑莓手机。因为除了担心电子邮件安全可能受到黑客威胁以外,他还要面对《总统记录法》的约束。多年来,奥巴马一直把黑莓手机当作最重要的通讯工具之一。竞选期间,奥巴马曾利用它筹款,并同视频、博客等多种网络工具组织支持者保持沟通。此外,  相似文献   

16.
刁大明 《世界知识》2014,(19):47-49
<正>"我和奥巴马总统与其他伙伴和朋友一样,也会有分歧,但我对曾为他工作而感到自豪,我非常期待见到他。"8月13日,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赶赴马萨诸塞州为其新书《艰难抉择》进行签售宣传时,面对媒体这样辩解道。当晚,她出席了在玛莎葡萄园举行的一场私人社交活动,并在那里与度假中的奥巴马"巧遇"。就在8月初,希拉里曾接受《大西洋月刊》的长篇专访,大有给人其在指点江山、对2016年大选势在必得之感。对于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希拉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评,"伟大的国家需要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对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增长有一种特殊的焦虑感。当前,中美在非洲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两方面。7月24~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以及非盟总部,三地均为美国在任总统首次访问。鉴于美国"大选时间"已经到来,此次访问很可能是奥巴马任内最后一次访问非洲。从2012年6月奥巴马政府发布《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战略》,到2013年奥巴马正式访问非洲三国(塞内加尔、南非和坦桑尼亚),再到2014年8月举办首届美非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驻伊美军阵亡103人,受伤700余人,创下伊战三年多来单月伤亡人数的新记录。《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为此专门发文,称美军在伊拉克遭遇了“黑十月”。据《国际先驱论坛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美国媒体披露,截至2006年11月2日,美军在伊拉克已阵亡2814人,伤2万余  相似文献   

19.
王荣 《华东科技》2016,(4):20-21
正在国内公众热议众创空间出现一波"倒闭潮"的时候,美国媒体也参与其中。3月24日,《华尔街日报》以《充当中国引擎的创新出了故障》为题,进行了报道。《环球时报》做了择要转载,题目改为《创新孵化器面临过剩》。这篇报道述说了深圳"地库"众创空间的窘境:自去年8月创立到今年1月,虽经努力,"地库"还是基本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4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了对沙特阿拉伯为期两天的访问,登上"空军一号"飞往英国伦敦。由于此时距离下一任美国总统就职仅有九个月,若不出太大意外,这很有可能是奥巴马任内最后一次访问中东,因此媒体纷纷将此访称为"谢幕之旅"。不过,此访是奥巴马在总统任内第四次访问沙特、第七次访问中东,按照前两次的惯例,对于"亲密盟友"的元首来访,沙特一般至少派出王储级别的重要王室成员赴机场迎接,但这次只有利雅得市长出现在舷梯旁迎接奥巴马。与此同时,沙特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