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变电所和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枢纽和心脏,防止雷害事故的发生十分重要.其雷害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雷直击,二是雷电波侵入.直接雷击防护以避雷针为主,雷电波侵入防护的主要措施是装设阀型避雷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化工厂内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雷电波侵入防护、防反击措施、静电接地等方面讲述了化工厂的综合防雷措施及化工厂防雷装置的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农村信用社网络通信设备运行的特点,提出感应雷防护措施。以解决营业网点网络系统因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地电位反击、零-地电压高等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损坏。  相似文献   

4.
雷电对电力设施破坏很大,电力系统的防雷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要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又要防雷电侵入波。以四川省会东县某风电场110 k V升压站遭受雷击为例进行雷击事故原因分析,并应用杆塔接地降低电阻、安装碳化硅普通阀式避雷器或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加强管理等防护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由于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方便、快捷和节约能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如果不采取可靠的防雷措施,该设备遭受雷击,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阐述了雷电的破坏作用和太阳能热水器的雷击途径,总结归纳出:应采取直击雷防护、雷电波侵入的防护、等电位连接及屏蔽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随之而来的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故障也日益增多。为防止和减少雷害故障,要结合原有输电线路运行经验以及系统运行方式等,通过比较选取合理的防雷设计,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雷电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需要电力系统内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尽量减少雷害的发生,将雷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7.
邹佳 《科技信息》2011,(21):I0106-I0106,I0399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约有15%雷会落到地面产生危害。因此有效地防止雷电对仪表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是保证仪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文章分析了雷电侵入仪器仪表的途径,并给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雷害一直是影响配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配电网防雷设备及关键防雷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也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因缺少针对性,其效果并不明显。由于配电线路传输距离长,架设地形比较复杂,容易遭受雷击,通常通过加强线路绝缘水平和在连接配电设备处安装避雷器来防止雷过电压的影响。但这种方法会导致雷电流无法正常泄放,从而引发雷电侵入波对变电站系统造成更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变电站雷击事故会对系统安全运行产生影响。文章总结了雷电放电的基本特性和参数,阐述了雷电能量进入变电站的不同方式及其产生的危害,介绍了变电站直击雷、雷电侵入波的主要防护措施。总结了进线段和变压器的雷电防护措施,介绍了二次设备防雷设计的原则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向着复杂化、大型化、多功能方向发展,各种电气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对实现工业自动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电力系统中过电压着手,结合雷电冲击波的基本特征和防雷装置,从对直击雷的防护、对侵入雷电冲击波的防护2个方面分析了工厂供电系统的防雷保护。  相似文献   

11.
浅析雷电灾害的影响以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雷电的形成,分析了产生雷电的天气形势以及雷电造成的灾害,简述了雷电的预防和防雷装置的运行与维护。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重庆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地闪资料(1999~2008年),通过数理统计、线性回归等方法,重点分析区域海拔高度变化对闪电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闪电频次分布最多的是在海拔300~400 m这个高度区间,之后开始随海拔上升逐渐减少;②闪电中负闪次数远远大于正闪,但是在不同海拔时正负闪所占的比例不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特...  相似文献   

13.
对电网如何防雷击问题做了研究,从技术和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对企业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防止事故发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碚区闪电定位系统监测的地闪资料(1999-2008年)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重点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防护效率.结果表明:北碚区年均闪电次数5 735次,其中负闪占93%,正闪占7%;闪电主要集中在6-8月,占总闪的73%,其中7月最多,占闪电总数的38%;雷电日数的月变化呈单峰变化;闪电次数的日变化呈多峰变化,两个峰值出现在22:00-00:00和4:00-6:00,次峰值出现在15:00-16:00;正、负闪均表现出明显的堆积效应,且正闪的聚集中心幅值小于负闪.北碚区建筑物直击雷防护按照1,2,3类防雷类别设计时,可能会出现0.02%,0.03%,1.41%的绕击率和0.14%,0.83%,3.51%的反击率发生.基于此得到北碚区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模式,为雷电防护设计施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飞燕  赵先堃 《科技信息》2007,(5):65-65,176
文中阐述了避雷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简单论述了氧化锌避雷器的作用原理,分析了氧化锌避雷器在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匹配出更多的闪电辐射源脉冲,定位出更多的闪电辐射源位置,得到清晰的闪电发展通道,提出了一种闪电辐射源多脉冲匹配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方法对原始的闪电电场信号进行分解,再将分解得到的部分分量合成,将合成后的信号进行归一化并提取脉冲,依据滑动窗口内四个脉冲序列的高度比例特征和间隔特征实现相同辐射源脉冲的匹配。结果表明,利用EMD方法对闪电电场信号进行分解再部分合成,去除了原始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单调分量和低频周期分量,使信号波形更干净平稳;依据四个脉冲序列的高度比例特征和间隔特征对各测站间相同闪电辐射源的脉冲进行匹配,基于辐射源脉冲的到达时间差定位出辐射源的三维位置,可以清晰地描绘出闪电通道的发展过程。从整体定位效果来看,本文提出的闪电辐射源多脉冲匹配定位方法效果优于传统的单脉冲匹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实用有效的校园网防雷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校园网教工宿舍区接入设备在雷雨季节常遭雷击损坏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发生雷击的原因 ,讨论了事故的本质 ,根据实际情况 ,设计了一个实用、经济的网络系统防雷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智能型建筑物信息系统智能化的特点,从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两个方面对新建建筑物的防雷工程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新建智能型建筑物防雷设计的措施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信基站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雷电电磁脉冲特性和频谱,讨论了雷电流的峰值比率以及雷电电磁脉冲的能量比率积累的频率分布范围,尝试采用高通滤波器来实现通信基站信号避雷的方法,2002年起应用于广东强雷区清新县八片山的通信基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雷电的基本特性及基层部门电子设备的现状,指出不规范的接地方式是诱发雷电灾害的直接原因。在此基础上,从供电系统和网络与通讯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易实施且效果良好的防范雷电袭击的基本时策,以提高防雷的安全系数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