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3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克服了"非典"、干旱限电等诸多影响企业经营的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一步体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活力,成为厦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通过对2003年厦门市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并对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政府部门科学制定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始终坚持"两化"并举(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工业立市"战略,全面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6家,从业人员约11万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14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为12家.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631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13亿元,约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6%;出口创汇8.9亿美元.合肥已成为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合肥高新区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位居第16位.  相似文献   

3.
2003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克服了“非典”、干旱限电等诸多影响企业经营的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一步体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活力,成为厦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通过对2003年厦门市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并对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为政府部门科学制定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摆到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4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780.9亿元,61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办443.3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6.8%,比去年同期增长28.3%;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总出口交货值204.3亿元人民币,占全市出口交货值总额59.4%。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28家。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对推动全市经济增长和技术升级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九五"以来,巢湖市坚持"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针,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培育出了以皖维高新、华星化工等一批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市场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3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品38项.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总收入超过60亿元,是2000年的6.6倍,年均增速达46%,高出同期全市工业平均增速近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6.06亿元,是2003年的2.99倍,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58%,位居全省第六位.巢湖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正>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推进阜阳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是阜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工业强市战略的必然选择。2014年,阜阳市通过采取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使高新技术产业迈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逐步凸显。2014年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和完成增加值分别达到  相似文献   

7.
2007年.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情况相一致,实现总产值1676.0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3%,保持经济发展主力军地位。光电子、生物与新医药、集成电路、射频识别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继续向好。2008年开始实施“两税合一”后,高新技术企业将按高标准新办法重新认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指标将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经济》1999,12(2):7-10
1基本情况近年来,南京市逐步确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主导地位,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市最具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表现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医药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已对全市经济发展产生了...  相似文献   

9.
"十五"以来,巢湖市坚持"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认真实施火炬计划,努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4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8个,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39.7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实现利税4亿元,比上年增长8.1%,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经济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十五"以来,铜陵市高新技术产业和基地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预计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可实现技工贸收入6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例将达到22%,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基地产值和技工贸收入将超过50亿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淮南市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加快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促进淮南工业化进程的政策措施,淮南市科技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制定了高新技术行动计划,即"420"工程,目标是到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累计达到20个以上,科技先导型企业累计达到20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为此,淮南市将从政策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加速工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1999,(3):8-10
近些年来,合肥市为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制定了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落实了相应的政策。经过10年的发展,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承担几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发展到现在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辐射基地,火炬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目前,合肥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44家,高新技术产品24个,火炬计划项目71项,涉及的门类包括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其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同类指标的一半以上。199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  相似文献   

13.
邓其福 《安徽科技》2021,(12):21-23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助推之下,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竞争已成为各国竞争焦点.从我国来看,进入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高层管理部门也适时出台了国家高新区发展规划、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指导文件.另外,区域产业发展战略日益抬升,安徽省自贸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等纷纷出台.本文主要结合新站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新站高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站高新区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4.
程韬 《华东科技》2007,(7):64-66
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对创业中心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提出了"育苗造林"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5.
客观把握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剖析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新技术产业引领资源型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宁国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十五"期间,宁国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宁国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达25亿元,占全市GDP的38%;实现工业增加值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7%,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占全市出口的88%;4个产品入选全省100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名录;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5项,5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省制造信息化示范企业.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初现规模,初具现代化工业格局的宁国市民营科技示范园区全面推进,入住企业已有150多家,为宁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以来,宣城市咬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紧盯"调转促"目标任务不放松,着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宣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征1.总体情况从总体情况来看,产业增速大幅提升,经济贡献度不断增强。1—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43.1亿元,居全省第7位;同比增长23.4%,增幅跃居全省第3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9.7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是厦门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极、启动新一轮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但自然资源有限,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对传统产业发展约束大,因此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全市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必然之路。本文选取深圳、青岛、武汉、成都等10个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比较突出的城市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将 《安徽科技》2015,(6):27-28
<正>近几年来,滁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持续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坚力量。201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5.2亿元,稳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15.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76%。一、紧扣转型升级主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逆势增长  相似文献   

20.
景德镇如何把握新世纪经济特征,加快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市干群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对建设和发展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建设规划、优惠政策、开发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