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美国的贫农     
梦语 《世界博览》2009,(7):86-87
都说中产阶级的多寡是衡量一个社会发达程度的标记,可中产阶级的定义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觉得最经典的还是一位博友的说法:“在美国,反正只要你不是比尔·盖茨,又不靠政府救济金生活,你就属于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直销培训中有一个“时间管理”的课程,我问大家:“各位觉得自己的时间大多浪费在哪儿?”一位小姐递了一张纸条过来,上面写着:“我家住在二郊,公司在市区,每天来回必须花三小时在车上。虽然有座位,但是车上很吵,摇晃得很厉害,所以我不能在车上听音乐、看书。我不想搬家,也不想换工作,更不愿自己开车,前一天我总是睡得很饱,所以不必在车上补眠。请问我该如何节省这每天三小时?”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海宁市司法局局长金中一是与新浪网签有协议的微博博友。金中一的实名微博时下搞得挺火热,目前已有28000多名粉丝。在新浪网开设实名微博,金中一可不是闹着玩的,他曾经说过"我以司法局长的身份开微博,就是想听听  相似文献   

4.
正前几年,有一位非常火的经济学家在演讲时总会说,"我要是不告诉你这个问题,你都不知道这个问题还是个问题"。我很不喜欢这种自大的口气,但我又很佩服有些人的博学。每个人在出生时所具备的生理状况和兴趣爱好等大概一定会是有差异的,但上天的公平在于她给每个人的时间是一致的,每个人的每天都是24小时,谁也不会比谁多一秒,也不会比谁少一秒。不会因为谁比谁聪明而多出来一分一秒,也不会因为谁比  相似文献   

5.
我成了预言家,但是我只能知道2小时之后发生的事情。千万别问我十分钟后老师会不会突击考试,也别问我2个小时后会不会下雨,因为,你也可以跟我一样拥有预言能力,只要你肯跟我一样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6.
我出生在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记得小时候,爸爸的生活很无聊,整天只能数钱,妈妈也是,整天都在扫钱;我家住在深山中,每次要出去买东西,都相当麻烦,开保时捷要5小时,开奔驰也要4小时;虽然家里有直升机,但是开到那边很难找到停车位,相当的不方便;我偶尔也会出逛街,爸妈怕我被绑架,随身有20多个保去镖保护着,大家看到我都吓跑了。所以我从小就开始被排斥……  相似文献   

7.
我向来对体育锻炼不热衷。我的工作状态基本上是每天数小时坐在电脑前,偶尔会和别人交谈,当然也是坐着。晚上我通常是坐着看电视,除非外出——外出的时候,一般也是先坐出租车,然后坐着吃饭。坐着是我的常态,  相似文献   

8.
顽强的蟑螂     
王晶 《少儿科技》2009,(12):7-7
一提到蟑螂,人们都会觉得很恶心,很讨厌它。不过,蟑螂的顽强也是出了名的,它有很多奇特的本领。不信,请听我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9.
张基益 《科技信息》2012,(32):27-27
一、研究缘由 在偶然的一次见习时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不举手,但一直在认真听讲,表现的既不积极也不消极,中规中矩,老师也很少提问他们。我感到很奇怪,在我的印象中小学生挺爱发言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带着这种疑问,我与其中的一个小女孩进行了交谈,我问道:“你为什么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呢?”/卜女孩(小孩是三年级)怯生生的说:“我以前也举手,但老师从来没有提问过我,后来也就不想举了,反正老师也不会提问我。”听了以后,感到很心酸,三年了,竟然有的学生没有被提问过一次,一次次的举手期待,一次次的失望,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多么痛苦的事,  相似文献   

10.
《少儿科技》2014,(3):F0003-F0003
<正>小时候,我经常玩一种叫橡皮泥的东西。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捏起来手感就像是油乎乎的泥巴。那个时候,我最高兴的事就是能专心玩一两个小时的橡皮泥;经常兴高采烈地买来一盒,把原本呈各种色彩的橡皮泥涅合起来,不断地揉捏,做成各式各样的我喜欢的人物或动物,然后给它们一一编故事,很是自得其乐。小朋友,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喜欢捏橡皮泥呢?  相似文献   

11.
朱梅 《奇闻怪事》2007,(7):60-61
今天,我收到一封信,信是一位孩子的家长写的,信里面说:“孩子又给我寄来一张贺卡,我们感到很高兴,心里放下了许多,我也寄上一张贺卡,感谢您对孩子的教导。”  相似文献   

12.
元旦前后,我陆续收到一些中学生的贺年卡,对于我这个当前以教师培训为主要工作的老师来说,很是稀奇。带着一份惊喜,也带着一份好奇,我打开了贺卡,童趣和活力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3.
余果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4):I0004-I0004
认识中国从瓷器开始,中国陶瓷人才景德镇十大瓷厂最多,我是一位很普通的绘画陶瓷者,有许多新老客户,他们常在陶瓷书刊上看到我的作品,但也有些人总认为是我父母在炒作我,其实我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就连读大学的钱现在还没还清,自从毕业后到今天我都未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今天,教授课文《心声》。这是一篇讲述淳朴可爱的男孩京京渴望在老师的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的故事。文章批评了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的现象,更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因我一向追求实事求是,而且这篇文章,心理描写很到位,真实感人。学生也很喜欢,因为它直指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李湘涛 《大自然》2011,(4):21-23
最近,对“如果有来世,下辈子你想干吗?”这个问题,网络上流行的一个回帖是:“下辈子我愿意做一只考掩,每天睡觉20小时,吃2小时,发呆2小时。,”这虽然是戏言,却道出了考拉极具特色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孙金娥 《科技资讯》2010,(25):222-222
高考作文可以算是第一大题,但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写出一篇佳作,是需要一定技巧的。特别是文章开头,向来有凤头之称。在高考之前对学生的作文开头进行指导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生命,有三个很古老的哲学命题: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活着?我将要到哪里去?而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也常常拿这样三个问题来追问我的老师:课堂是什么,我们要将课堂引向何方,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8.
《青年科学》2013,(2):66-67
食物的搭配禁忌是微博博友们最喜欢的话题,经过转载的发酵,原本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常常会造成恐慌。最近,这个话题的主角变成了火腿和酸奶。有人在网上发布,这两样食物同时吃会产生致癌物。专家指出,此说法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9.
冯有才 《青年科学》2009,(10):40-40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相信这个故事的。 接到热心观众电话后,我们花费了近4个小时,才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群山之间,坐落着一排白色的房屋,风景很美。她的家很好找,村里最穷最破的一户房屋,就是她的家。见到她时,她正给猪喂食,丝毫不知道我们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曾经在朋友家里看到了昙花,它的花朵非常美丽,硕大而又洁白,但是很遗憾,两三个小时过后它竟然凋谢了,而且它还是开放在夜问,如果不是朋友的一再“纠缠”,我是不会等到夜里三点多来欣赏它的。我说:“县花真是性子急啊,不等到白天就急着把花开了,开了两三个小时又匆匆忙忙枯萎了,这是何必呢?难怪人们批评它’昙花一现’,红颜薄命啊。”朋友笑了:“你这是借物喻人吧?我看你的性子要比昙花还要急。在我看来,昙花其实是最有耐心的,为了这两三个小时的惊艳一现,它足足等待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