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著者小传:王忠伟,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市场学会副会长,鞍山市经济学会会长。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著作一等奖,鞍山市2005年度社会科学活动先进个人,2006年度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2008年撰写的《中国管理思想简史》获鞍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7月1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青少年培养基地启动及捐赠仪式在长宁中学举行。在启动仪式上,哈工大向来自长宁中学、双河中学的五十多名学生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哈工大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青少年培养基地的建设情况,并邀请在场学生参加机器人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修养》作为一门单独的政治课程,在全国初一年级普遍开设,这在中学政治课的教学中还是第一次。这门课设置虽然还不到两年,但因为它是从思想品德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一、《青少年修养》课设置的依据中学政治课是区别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重要标志。它是智育与德育有机  相似文献   

4.
《青年科学》2013,(6):F0004-F0004
抚顺市第五十中学历来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长期以来,本着德育为核心,教学为中心,全员抓德育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各项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色活动。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彰显个性,特色突出。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在与大自然、社会的接触中让每一名学生体昧到生活的美好与艰辛;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地理新课程》中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归纳总结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的几种方法,以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6.
《青年科学》2011,(10):62-64
各市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技辅导员协会及有关单位:为了贯彻实施《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倡导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对身边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鼓励更多中小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更好的开展实践与训练,积极备战参加辽宁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辽宁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青年科学》杂志社共同举办“首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方案设计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学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化建设中,中学德育教育必须教育青少年学生形成共同理想和支柱,必须在青少年学生中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必须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思维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其次中学德育教育是“灵魂”教育,是第一位的教育;最后,中学 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倡导: 我探索·我创造 我实践·我认知主题:给科学一个亲切的笑脸 给探索一个智慧的天空为落实国家教育部“做中学”的实施计划,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行为和科学精神,由各级教委(教育局)和《青少年科学探索》杂志社、成事文化编辑策划中心、青少年科学探索营联合主办,成功科学教育推广机构、成事文化编辑策划中心出资赞助的“智慧少年”杯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甲级联赛,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系列竞赛活动以“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为主题,凸现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做中学”…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育部新编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关注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而传统中学体育教学过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张杨  卢飚  周游  郑建良 《天津科技》2023,(S1):112-115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学开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方式进行探索,在中学开展现代职业教育,旨在帮助青少年培养和激发对不同职业领域的学习兴趣,“职”引未来。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国家教育部“做中学”的实施计划,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行为和科学精神,由各级教委(教育局)和《青少年科学探索》杂志社、成事文化编辑策划中心、青少年科学探索营联合主办,成功科学教育推广机构、成事文化编辑策划中心出资赞助的“智慧少年杯”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甲级联赛,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同时进行。此次是以“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为主题,凸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做中学”的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为落实国家教育部“做中学”的实施计划,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行为和科学精神,由各级教委(教育局)和《青少年科学探索》杂志社、成事文化编辑策划中心、青少年科学探索营联合主办,成功科学教育推广机构、成事文化编辑策划中心出资赞助的“智慧少年杯”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甲级联赛,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同时进行。此次是以“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为主题,凸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做中学”的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3.
高倩倩 《科技信息》2011,(36):I0205-I0205
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多数人不了解或知之甚少的,针对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15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人的情绪调节,陶冶情操和对人脑功能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体育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勇于实践,以及充分发展个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经常而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平等对待思想政治课是道德素质提高的第一步 课本《思想政治》在浙江叫《社会思想政治》,是由《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两门课组成,在其他省则是《历史》、《地理》、《政治》组成。社会思想政治课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它承担着学生道德素质提高的主要任务。社会思想政治课直接或间接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学习等。它在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生活观念以及良好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100名青少年、63名中学老师和63名家长的调查,在对芜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在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如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足、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需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培养过程"重知识,轻实践"与"传授多,研讨少"、青少年的"学科综合"与"思维耦合"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并从学校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主渠道"作用并未有效发挥、青少年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有限、中学《科学》课程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传输科技创新信息偏少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中共芜湖市委、市政府的持续高度重视极为重要,充分发挥科技局和教育局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素质的教育与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与专业指导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校针对不同学段的青少年开展相应的科技创新教育,结合青少年实际科学选择相应的培养方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1,(12):64-64
为备战辽宁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鼓励更多中小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本刊与辽宁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共同推出的首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方案设计大赛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师生跃跃欲试,都想在本次大赛中大显身手。其中沈阳市于洪区教育局等单位大力支持,组团报名,还有许多家长也纷纷来电咨询。我刊将对大赛进行全程报道,敬请关注《青年科学》!关注本次大赛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理想人才,本着"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教育部要求全国各高校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它是我国青少年锻炼与评价的重大改革,针对这一决定结合实际调研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行情况的优、缺点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公正、准确客观的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18.
2004年2月16日,河北元氏县德才私立中学的两名学生为一包香烟发生口角,其中一人用水果刀将同学捅死。三天之后,即2004年2月19日.悲剧在辛集信德中学再次上演,因打饭过程中的摩擦.该校几名学生发生斗殴,并导致其中一名学生死亡,两名学生受到重创。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在暴露出学校安全管理诸多漏洞的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常识》是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必修课,学习《经济常识》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在实践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公平、平等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育是人生教育中极为特殊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青少年的身心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性是新课改中所重点提出的内容.初中语文作为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依托于其独特的特点来做好中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通过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背景、环境等进行深度的挖掘和讨论用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性和思维性,借助于语境、文章环境等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初中语文作为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应当积极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