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分析了MC-CDMA系统模型、MC-CDMA信号包络功率与所选用的扩频码序列部分自相关函数和部分互相关函数之间的关系,并基于几种正交扩频码序列对10位用户的MC-CDMA系统峰平功率比(PAPR)分布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分别选用Walsh码、正交Gold码、Golay互补码以及Frank码作为系统扩频码时,系统PAPR的最大值约为6.如果选用Golay互补码作为扩频码,对于10位用户90%以上的信息符号序列,PAPR小于4.这些结论能够为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扩频码序列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基于CDMA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相组合的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MC—CDMA)作为一种新兴的多载波多址通信方式,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其抗符号间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单载波CDMA。但MC—CDMA系统也继承了OFDM信号具有高峰平功率比(PAPR)的问题,这会引起高功率放大器(HPA)出现非线性失真。针对减小MC—CDMA信号PAPR问题,分析了MC—CDMA系统模型以及MC—CDMA信号包络功率与扩频码序列部分自相关函数和部分互相关函数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正交Gold码序列和Golay互补序列对16位用户的MC—CDMA信号包络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选择Golay互补码作为MC—CDMA系统的扩频码时,系统的信号包络变化较小。因此,对MC—CDMA系统,选择扩频码序列应侧重考虑码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MC-CDMA系统中信号的峰均功率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C-CDMA系统信号的峰均功率比远大于单载波系统.B.M.Popovic对MC-CDMA系统中的扩频码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表明,Zadoff-Chu序列具有最低的峰均功率比,是用于MCCDMA中的最佳候选.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出选用任意长度的Zadoff-Chu序列作为MC-CDMA系统的扩频码,其峰均功率比均不超过3 dB.对长度为32的Zadoff-Chu序列扩频和Golay互补序列扩频的MC-CDMA信号进行了比较,其峰均功率比分别为3 dB和6 dB.  相似文献   

4.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码分多址(OFDM CDMA)信号的峰均功率比值(PAPR)较大的问题,从分析OFDM CDMA信号模型入手,提出了在理想情况下信号PAPR的累积分布概率表达式,指出了信号PAPR的累积分布概率与PAPR门限值之间存在负指数关系,为深入分析影响PAPR特性的因素提供了参考标准.采用信号包络分析法,发现了信号功率表达式中存在时频变换关系.研究发现:采用相关特性较好的伪随机扩频序列能够改善信号的PAPR特性;不同的数字调制方式对信号的PAPR特性没有影响;用户数量较多的系统的PAPR值较小.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参数相同的条件下使用正交平衡Gold码比使用Walsh码得到的PAPR值至少减小2~3dB,同时增加系统中的用户数量也能够明显改善信号的PAPR特性.  相似文献   

5.
李建娜  苗艳华 《科技信息》2010,(24):I0117-I0118
本文针对MC-CDMA系统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过高的问题,提出了用非周期完全互补序列作为MC-CDMA系统的扩频码,来降低其峰值平均功率比,其峰平比不超过3dB,并用MATLAB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非周期完全互补序列具有优异的PAPR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部分传输序列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备选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将强相关信号和弱相关信号进行分类,对强相关信号进行选择性搜索,对弱相关信号进行全搜索,这样在整体上了减少搜索次数.此外,通过分析备选相位因子序列之间的关系,优化相位因子加权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三种分割状态下,均能有效改善系统峰均功率比,尤其在交织分割状态下,该算法与传统部分传输序列算法相比,实现了无峰均功率比性能损失,且计算复杂度得到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映射是降低MC-CDMA系统信号峰均功率比(PAPR)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不同相位序列的选择性映射降低PAPR的效果是不同的。提出了将混沌序列作为相位序列来降低MC-CDMA系统的PAPR,研究结果表明混沌序列能有效地降低MC-CDMA系统的PAPR,并且效果优于当前所采用的Golay Complementary,Shapiro-Ru-din,Random等序列。发现Lyapunov指数越大,混沌序列降低MC-CDMA系统的PAPR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
构造了一种扩展的双曲同余码(EHC),用该码作为时间扩频伪随机序列和以素数码(PC)作为波长跳频伪随机序列,形成了一种新的二维光正交码EHC/PC.与EQC/PC相比,两者的码字数相同,互相关性能相当,但前者扩频系数和码重较小,可以提高用户的数据速率并降低对光编/解码器的要求.模拟计算表明,当同时使用的用户数较少时,EQC/PC的误码率比EHC/PC略低;当同时使用的用户数中等或较多时,两者的误码率性能相当.因此,EHC/PC比EQC/PC更适合于同时使用的用户数中等或较多的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矿井巷道时频编码协作MC-CDMA上行子载波功率控制算法,利用接收端反馈给发送端的每个MC-CDMA子载波对应信道增益的估计值,为每个扩频支路按一定比例去除信道状况较差的一些子载波,从而保证发射功率能有效用于每个扩频支路中信道状况较好的部分子载波.针对MC-CDMA扩频序列长度限制矿井巷道时频编码协作MC-CDMA系统用户容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译码的矿井巷道时频编码协作MC-CDMA上行用户容量扩充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矿井巷道时频编码协作MCCDMA上行子载波功率控制算法,显著提高了系统中用户的误码率性能;采用所提出的矿井巷道时频编码协作MC-CDMA上行用户容量扩充算法,能有效实现系统扩容.  相似文献   

10.
多码DS/CDMA传输自适应系统的序列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优化多码DS/CDMA系统性能,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序列优化及功率控制方法,通过优化系统扩频码设计,使系统能有效地克服多径多址干扰,降低系统传输功率。此方法中,为提高接收端用户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提出了一种快速收敛的优化序列设计算法,通过优化发送扩频序列和接收解扩序列,降低了多址干扰,提高了多径分集增益;过调整发射功率,使接收端达到设定服务质量要求,是一种有效的多码DS/CDMA传输自适应方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C-CDMA系统的功率、子带、码道自适应分配算法。发送端在总发射功率受限的条件下通过多用户间功率、子带和码道的分配最大化系统吞吐量。通过限制用户的最大码道数来实现用户之间的带宽公平性。和传统MC-CDMA系统资源分配算法比较,本算法的最大特点是综合考虑功率、子带、码道的三维优化。算法最终归结为一个约束优化问题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求解。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混沌序列在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取适用于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的混沌序列 ,提出一种用于准正交序列性能分析的优选准则 ,并通过系统仿真对优选混沌序列进行了验证。在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 ,影响系统性能的是零时延附近的部分扩频序列相关函数 ,而且奇相关函数和偶相关函数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据此对初值不同的 L ogistic映射序列进行筛选 ,得到了混沌准正交序列组。采用 Monte Carlo的方法 ,在 AWGN信道下对采用混沌优选序列的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 :优选的混沌序列具有优秀的准正交性 ,适用于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速率传输的物理层实现,通过将可变扩频长度(VSL)和多码(MC)的概念扩展到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系统,分析了MC-CDMA系统的两种多速率方式,并在每个等效用户的虚拟扩频码的基础上,提出两种方式的统一数学模型.借助于统一数学模型,利用子空间方法,实现了多速率MC-CDMA系统的盲信道估计.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统一模型能够有效地对各种速率用户的信道进行辨识.在相同条件下,多码方式的性能优于VSL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和光纤放大器是增加光纤系统传输容量的有效方法.本文对1.55μm波长用普通单模光纤和多级光纤放大器的波分复用系统,由色散补偿光纤补偿单模光纤色散,通过保持光纤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小于饱和功率来限制光纤放大器的非线性和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对波分复用系统中波道间串话和信噪比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到了在波道间距和光滤波器带宽优化选择时的波道间串话和信噪比随复用波道数及级联光纤放大器数的关系曲线,并计算得到每个波道信号速率为10Gb/s的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传输容量.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阵列天线MC-CDMA系统用户波达方向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MC-CDMA系统用户扩频码的正交性、子载波频域分集性,进行用户信号的分离、多址干扰的抑制和用户信号的增强,然后再通过传统波达方向估计的子空间算法实现用户信号波达方向的估计.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算法在估计阵列天线MC-CDMA系统用户波达方向时,波达角估计误差很小,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混沌扩频序列未知的情况下实现混沌多进制直接序列扩频信号的盲解扩,提出了一种盲解扩方法。该方法将混沌多进制扩频信号分段,借鉴数据挖掘领域的K均值聚类算法,对分段数据按照最小簇内距离、最大簇间距离的原则分类,通过平均侧影宽度完成对延迟时间和扩频序列数量的估计。对于单用户、窄带干扰以及多用户情况,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混沌多进制扩频信号的盲解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