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改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 许多人认为,采用25厘米×50厘米的塑料袋栽培金针菇较好。但实际上用宽袋栽培金针菇易感染杂菌,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容易弯曲,影响产品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要求一所以,生产中还是用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袋为好。  相似文献   

2.
香菇反季节脱袋覆土栽培是指冬季种植、越夏出菇的栽培模式,其特点是可省去催蕾、浸水等工艺,为香菇生长创造良好的温度环境,解决鲜香菇夏季供应紧缺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玉米芯生料袋栽培平菇,以其栽培简单,发菌速度快,成功率高,易栽培管理等特点,可玉米产区大力推广。笔者从事食用菌生产、科研推广二十余年,现将自己在玉米芯生料栽培平菇中积累的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在生产上全面推广确保菌袋成品率的八大措施 ,经10多个县区900多万袋的实际验证 ,成品率达95 -98 %以上。一、使用优质壮龄的菌种所用菌种种性要好 ,优质、高产、抗杂 ,适应性广 ,花菇厚菇比率高 ,中温或中低温型。严把制种质量关 ,起始母种质量要绝对可靠 ,利用先端优势复壮1 -2次。原种培养基必须经高压灭菌 ,彻底杀灭料内所有芽孢和厚垣孢子。栽培种配方合理 ,含水量适宜 ,菌种枝条规格化。培养室内保持清洁卫生 ,有一定的防暑降温条件 ,最高温度不超过28℃。建立严格的培养室管理和菌种质量检验制度 ,及时将染有…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1号     
产量表现 进行段木栽培时,一般每立方米产干耳量为17.97千克;进行袋料栽培时,一般每100千克干料产干耳量为13.33千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香菇袋栽的成败与效益,首先取决于菌袋成品率的高低。近年来我们通过全面落实确保菌袋率的八大措施,基本上可以使成品率达95%以上,不少菇农几近100%。但从袋栽香菇生产的总体情况来看,从接种至第二次翻堆之前菌袋的杂菌污染现象仍相当严重,尤其有些新发展区的不少农户,菌袋成品率不足50%。为了及时地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现将香菇菌袋早期五大污染原因及判别方法简述如下。一、原料和破损污染(一)污染表现。1-接种后3-6天内种穴四周新菌丝萌发正常,但迟迟难以定植吃料,或香菇菌丝发灰细弱,接种15-20天之后…  相似文献   

7.
柳勇 《河南科技》1991,(11):14-14
<正> 一、选用良种和使用优质菌种菌种的优劣,是黑木耳生产成败的关键,更是优质高产的基础。优良菌种:母种菌丝纯白,平贴培养基斜面上,毛短、整齐,不爬壁,每日生长量为0.5厘米左右(在30℃以下),久置见光后,在斜面上出现胶质、琥珀色颗粒状原基。原种和栽培种,菌丝洁白、粗壮、生长较快,无杂菌污染。菌丝与瓶袋壁紧贴,瓶壁或表面有浅褐色菊花状或梅花形胶质原基。菌龄以45-50天为宜。若瓶内有酒、酸、臭等异味,则是劣质菌种,应坚决淘汰。二、科学配制养料许多工农业废弃物都可用来栽培黑木耳。如各种阔叶树种木屑,禾本科作物秸秆,米糠、麸皮、棉籽  相似文献   

8.
一、栽培时间与菌种选择 菇农可依自己的实际情况于秋、冬、春三季投料生产.由于鸡腿菇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因此可在农闲时大规模制菌袋,然后依市场需求提前20~30天覆土出菇。菌种应选择菇体肥大,个体适中,鳞片少,抗病高产的品种;另外,鲜销宜用单生品种,盐渍加工时宜用丛生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泰山灵芝在海南春季栽培的适宜种植期,采用室内袋装栽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月29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为9.67%,孢子粉生产率为1.25%;3月18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为8.67%,孢子粉生产率为1.18%.它们分别比4月1日种植的子实体生产率提高4.34%和3.34%,孢子粉生产率提高0.62%和0.55%,其产量差异极为显著.泰山灵芝在海南室内袋栽适宜的种植期为2月底至3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
宝丰县周庄镇是平顶山市重要的平菇生产基地,全镇常年平菇栽培量达600万袋以上。笔者根据多年栽培经验,将平菇栽培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选用优质果袋 1.纸袋的种类。(1)双层纸袋:包括三种类型,一种是以小林袋为代表的日本袋;一种是以南韩袋为代表的进口袋;一种是以凯祥袋为代表的国产袋。双层纸袋可分为一次性摘除和两次性摘除袋。一次性摘除的双层袋,内袋为黑色,内外袋粘在一起;两次性摘除的双层纸袋两面颜色不同,外表层多为灰白色,内表层为黑色,内层袋分为涂蜡和超级压光两种,一般为红色,  相似文献   

12.
柳勇 《河南科技》1992,(9):9-10
<正> 猴头菌又名猴菇、猴头蘑、猬菌、刺猬菌等,其肉质洁白,柔软细嫩,清香可口,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历来作为山珍贡品而著称于世,鲜嫩的猴头菌,含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通过特殊的烹调,可做多道名菜,如东北的蛋白猴头丝,银珠猴头,湖北的瑶柱瓤猴头,湖南的鸡汁猴头等。还可生产出系列猴头食品,猴头菌又是一种对消化道疾病有良好疗效的药用菌。近代医药研究证明,猴头菌对消化道肿瘤也有一定治疗作用。目前除供国内食用、药用外,是制药厂生产“猴菇片”、“胃友”、“猴头冲剂”等药品的原料。笔者采用卧式法袋栽猴头菌,生物效率高达90-120%,而且解决了瓶栽法因培养  相似文献   

13.
夏季袋料栽培平菇,会在出菇后产生大批小菇死亡的异常现象,应根据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畦栽鸡腿菇     
鸡腿菇栽培有袋栽和畦栽两种方式。袋栽容易成簇出菇,菇个不均匀,造成采大碰小,严重影响商品价值。而畦栽省工、省力,出菇整齐均匀,正品率高,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猴头在杂木屑,棉籽壳和麦草粉三者为主或以其中之一为主的培养料上均可很好地生长发育,以杂木屑或棉籽壳为主的培养料产量较高,实验表明,以麦草粉为主的培养的产量仅比杂木屑为主的低13%,所以,在麦产区以麦草为主栽培猴头是可行的,袋栽猴头后期脱袋埋土栽培技术值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黑木耳简称木耳,又名黑菜、桑耳,是生长于朽木上的一种食用菌,因其形似耳,颜色黑褐而得名。既有野生,亦有人工栽培,是我国名的食用菌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被人们誉为“素中之荤”。  相似文献   

17.
大 棚葡 萄早 熟栽 培是 一项 结构 较简单,投资少、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的集约化农业生产技术。采用京秀品种,元月底、二月初育苗,五月定植,十二月上、中旬扣膜,翌年五月底果实可成熟上市,每666.7m2减产1000-1500kg。 一、栽培技术 1.大棚建设:大棚选址应注意防风、光照条件较好,一般南北走向,棚北端用墙封堵.有利于防风、保温。棚的跨度12m左右,高3m,南北长度50-80m为宜。 2.育苗:元月底、二月初将一年生成品苗栽植入营养袋中。营养袋高40cm,直径40cm中间打孔,下部剪角,以利透水透…  相似文献   

18.
1.栽培方式及播期.日光温室越冬栽培,7月下旬至8月份播种;日光温室早春栽培,9月上旬至10月初播种;塑料大棚、小拱棚春提早栽培,11月播种;春地膜栽培,1月播种;秋季双覆盖栽培,7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平菇在我省已广泛栽培,但对冬季栽培平菇和提高产量等问题,尚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为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其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一、选好菌种十月和十一月上旬栽培平菇,选用中低温型品种831为好。所用的栽培种要健壮。最好能自己制种。自制种时,菌种的培养室一定要保温,干燥。菌种长满五、六天再种。二、栽培料配方栽培方式采用我省普遍采用的棉籽壳袋栽。其配方以1000斤为例:50%的多菌灵一斤,生石灰十斤,拌水1300~1400斤(棉壳绒小的,水要少一些)。有条件的可以拌用蘑菇增产灵(河南科学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技》2006,(3):34-34
1.大棚种出新花样。采用无土栽培和有土栽培相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棚内空间,改一层栽培为二至三层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