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绘画有着明确的形体和空间,具有不同于自然透视的主观透视性,无分体现了古代画家尊重自然,又不为自然所囿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2.
构图是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古今中外,画家们历来时构图问题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反复探求。西方古典绘画的构图是建立在透视准确的基础上的,把透视法则作为构图依据。到了19世纪,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绘画体系开始瓦解,现代派画家用主观表现替代客观再现,不再把酷肖自然与否当作评判美术作品高下的标准,构图也不再以透视法则作为依据,逐渐地取消三维空间,构图平面化也成为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散点透视体现了华夏民族自由的视觉空间和精神空间,同时也传达着画家对宇宙自然的无限感悟,追求与道冥合的“天人合一”式的永恒探索精神。中国绘画作为一个与西方绘画相独立的完整体系,有着自己的审美角度,审美标准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塞尚是一位不同寻常的画家,他长期孤独地研究自然和对景写生,深入的思考对象内部的矛盾和规律。寻找物体的构成与内在秩序,实验色彩的冷暖与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传统的空间透视进行限制和压缩,改变了西方绘画中固定视点的观察方法。把在同一环境中的各物体,根据画面结构的需要重新构造。这些方式的运用,使他的作品获得了一种有异于自然表象的效果。而这些都是产生于对自然规律性基础上所进行的形而上的把握,是建立在绘画与自然之间不同的秩序之上。因而他使绘画走出了模仿自然的宿命,成为了与自然相平行的和谐的艺术,并最终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不同时代绘画中的透视变化,揭示绘画中空间意识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7.
郭庄作为一座城市山水园林,中国古典绘画艺术、诗词和古代自然山水观在此都有着深厚的蕴集。本文就此例简析该建筑的建筑风格设计。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2021,(3)
正我们在速览中国古代蝴蝶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古人对蝴蝶的观察和描绘是不断变化的。在人们的审美变迁中,蝴蝶逐渐从自然真实的美转变为民俗图案装饰的美,它的艺术形象演变也契合了中国传统绘画风格流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不同时代绘画中的透视变化,揭示绘画中空间意识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0.
贺根民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1):116-118,122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古代文论教学的复眼透视观,不单表现在古代文论资料的梳理上,更体现为教学理念的更新。复眼透视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生态和思维方式,有利于盘活古代文论命题的现代生机,最大限度地贴近了传统文论的本真生态,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从而展现一个有意义的古代文论的教学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