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物志》的撰写与"都官考课"的制定,是刘卲一生的两大创造。"都官考课"的制定,是以理想中的汉代察举制度为蓝本的;而《人物志》所反映出的却是一种带有名士趣味的观人法则。两者旨趣的背反,与汉魏之际急剧变动的时代风气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隋唐王朝结束了将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封建统治。唐政府为了提高国家工作效能,除了在选任官吏时严格按照标准外,就是对现任官吏加强了考课制度,所谓“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随着封建统治经验的积累,唐代的考课制度已基本趋  相似文献   

3.
隋唐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全面发展的时期,透过隋唐的绘画艺术可以直观地捕捉到这段时期绘画的审美特征。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宏观地分析了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分别从隋唐绘画艺术之根——和、隋唐绘画艺术之气质——风骨、隋唐绘画艺术之诗意——意境、隋唐绘画艺术之外显——趣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隋唐绘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门阀世族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门阀世族在东汉中叶已经把持垄断了仕途;曹魏时期创行的九品中正制保证了门阀世族的政治特权,有助于门阀世族的形成,东晋王朝以后直至南北朝前期,门阀世族及其统治达到了鼎盛,南朝后期,门阀制度走向衰落。隋唐时期,门阀世族的势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5.
收继婚是一种比较奇异的婚俗,因其与封建礼教相违背,被视为乱伦而遭历代王朝所禁,但在隋唐民族融合文化开放的大背景下,收继婚现象也普遍存在于汉文化繁荣的中原地区。简述了对收继婚的研究现状,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隋唐时期边疆地区以及中原地区的收继婚状况,从少数民族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确保宗种财产延续以及隋唐时期文化回流三方面浅析了收继婚在隋唐时期继续延续进而发展到中原地区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从货币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汉和隋唐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因而,这一时期并不是倒退到了所谓的纯自然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7.
论汉唐时期宫廷音乐吸收胡乐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唐时期宫廷音乐吸收胡乐的过程分三个阶段:1.汉魏时期,胡乐促进了鼓吹乐和散乐的发展,未登大雅之堂;2.北朝的宫廷音乐,是胡乐与汉乐并存和融合的阶段;3.隋唐时期,胡乐的地位空前提高,在宫廷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纷争的概况,从意识形态的选择、儒家哲学及民族文化的发展的角度评述了隋唐儒学思想家对三教纷争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大化改新在日本古代官僚制度的形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其重要性在于使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命、罢免权集中于中央,从而打破了氏姓贵族世袭制的特权,迈出了律令官司制的第一步。天智朝的官制在继承大化时代官制的基础上,通过天智十年施行《近江令》使得官司制得以大大完备。作为一个体系已经确立,在以制度化确立官僚制这一点上可以称为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到了天武朝时期,无论是从官司制、冠位制,还是从官吏任用、考课等方面来看,都反映出日本古代官僚制作为日本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持统朝进一步完善了天武朝的官制,持统天皇八年迁都藤原宫,稳固的统治中心从此形成,官僚制度的体系也得以确立。《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的制定和实施,在法律体系上标志着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0.
蹴鞠即中国古代足球运动,它经过黄帝时期的萌芽期,战国时期的成长期,两汉时期的繁荣期,隋唐时期的鼎盛期,宋元时期的成熟期后,到明清时期就呈现衰落的趋势,直至现在已被现代足球运动所代替,笔者从研究蹴鞠运动自身发展以及它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的关系人手剖析该运动项目发展的规律,使我们的体育项目保护工作从中得以借鉴,优秀的传统项目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壁画的鼎盛期,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墓室壁画和石窟壁画上。壁画技法流畅而娴熟,创造了完全民族化的造型风格及博大、雄强、华丽的时代审美性,同时显示出隋唐画师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  相似文献   

12.
唐代宫廷音乐教育的发展是与东汉“鸿都门学”以来特别是隋唐官学教育中的附设制度紧密相连的,这种行政管理机构下附设的职业学校教育形式是官学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这一时期,音乐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五代、宋元时期的市民音乐文化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实施的一系列技能训练措施,不仅具有研究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实用价值,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同样有许多方面值得推崇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隋唐时期是汉字楷书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当时社会上各种书写材质并用,其中碑刻材料是最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用字情况的实物文献资料之一。本文试从汉语文字学的角度讨论隋唐时期碑刻楷书潜在的研究价值:总结楷化规律;确定历史地位;保存楷书字形;提供新增汉字;明确简化来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证了广东汉族的主要民系──广府人的迁粤线索,广府方言育发的三个历史时期,以及广府方言当今保留的内涵,认为广府人及其方言是隋唐迄宋间岭南民族历史发展组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校统编“管理学”教材西化严重、忽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倾向,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02年,王忠伟教授发起成立中国管理思想源流研究团队,从历史的角度,把中国管理思想的研究向历史的两端延展。主要内容包括:传说时期管理思想的萌芽;夏商周时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秦汉至隋唐时期管理思想的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管理思想的承接;近代时期管理思想的融合;现代时期管理思想的提炼;当代时期管理思想的升华。先秦上溯到远古和三代,现当代延伸到改革开放的20世纪末。研究视角选择抓住古今的管理思想代表人物,共120多人。将管理思想概要划分为六个方面:教化,治国,制度(组织),驭人,经营,军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度的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举制度,从隋唐之际到清朝光绪年间,历时1300余年,经历了自身的演化发展过程。在中国教育制度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注重客观标准、考察真才实学的合理性、开放性,于今天的教育改革、考试制度改革应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宫廷燕乐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在隋唐时期达到空前的辉煌。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其形式之复杂,其涉及到的地域风格之多样,是从古至今不可多见的。追溯其产生的源头,观察其后世之演变,能够直接地我们研究传统音乐的流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从远古至东汉北方经济较为发达。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经济重心南移。两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己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廓清中国隋唐时期太阳运动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方法把托勒玫(约100—165)《至大论》中和隋唐时期的太阳运动理论曲线、中心差和近地点平黄经的计算精度进行比较。结果在托勒玫《至大论》中太阳非匀速运动改正数表的基础上,给出其太阳中心差曲线和速度曲线,并在前人对隋唐时期太阳运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考证了张子信关于太阳不均匀运动发现的含义。结论中国隋唐时期太阳运动理论与张子信(?—577)的发现虽然一脉相传,但这二者直到一行(683—727)时代才基本相符并被理解。一行包括后来的历算家的太阳运动理论存在系统误差,中心差和近地点平黄经的计算精度都逊于古希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代中国一直把冬至点作为近地点。  相似文献   

20.
宫廷燕乐是中国传统音乐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在隋唐时期达到空前的辉煌.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其形式之复杂,其涉及到的地域风格之多样,是从古至今不可多见的.追溯其产生的源头,观察其后世之演变,能够直接地我们研究传统音乐的流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