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接待我的采访,上海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钟春龙(上图)腾出了下午几个小时的时间,他把做手术的时间做了调整。钟春龙因"颅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保护的启动机制研究"课题入选2010年度上海启明星(跟踪)计划,我也因此有机会认识这样一位为同道和病家认可的博士医生。遵从父愿选择医科  相似文献   

2.
每天下午,是急诊室最忙乱的时候.贾内拉医生刚接手当天的工作,穿梭在行色匆匆的医护人员和清洁工中间.突然,他听到从外面的救护车泊车区域传来的一阵叫喊. "把她放下!"这是医院保安赫博严厉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曾读到过以下两则报道。一则说一位旅客在餐车吃饭,吃毕在碗盘下边特意压上一张字条上写:"本人正在患肺结核,请消毒后再用"。另一则说一位已患乙肝的医生不得已接受一位好友吃请。当问及吃什么好时,医生对朋友坚持说:"我只喜欢吃饺子,咱俩每人半斤饺子足够了,别的啥菜也不要"。而且,在服务小姐刚欲转身离开时,这位医生又特意叮嘱:"一定要分装两盘,每盘半斤"。于是,二人实实惠惠地吃了顿饺子,而且,尽管这位医生饭量不大,也还是努力把自己的那一盘吃了个精光。后来,这位医生因乙肝转化成肝癌去世了,那位好友方才知道了医生的病情。他因为顾虑乙肝传染的可怕,联想起他们曾在一起吃过几次饭的密切接触,于是连忙化验肝功能并做了 B 超,在未发现任何异常后方才心石落地。至此,当回想医生朋友吃饭的"特殊"时,他终于万分感激  相似文献   

4.
1822年6月的一天,美国密执安湖中岛上的一个村子里,正在举办皮毛交易会,好不热闹。忽然"砰"的一声,一个印第安人手执的措枪走火了!几十颗散弹全部击中了一个19岁的加拿大小伙子森托马丁的腹部。大家急忙把他抬到岛上的博繁医生家中,医生看到伤员的胃和肺的一部分暴露出来,便说:"没有办法,恐怕活不过明天了。"当时,因无法把他送到大  相似文献   

5.
没马桶了     
两位精神病人a君和b君同时康复,主治医生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中一个犯病了,另一个就要马上把他送回医院。"突然一天,医生的电话响了起来,原来是a君:"不得了了,b君从早上开始就趴在我家的厕所里,非说他是我的马桶!""那快把他送回来!"a君沉默片刻":那我不就没马桶了吗?"  相似文献   

6.
雷电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可以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或电气系统故障,严重者还可导致火灾和爆炸,但是有时它还可以扮演医生的角色,治疗疑难杂症。鲁宾逊是美国罗斯韦城的一名货车司机,在一次车祸中,虽免于一死,但听力下降,视力每况愈下,几年后双目失明、两耳失聪。1980年6月4日下午3时30分,鲁宾逊遭到雷击,可奇怪的是他的耳朵又可以听到声音了,眼睛又可以看见东西了。消息很快传到原来为鲁宾逊看过病的医生那里,医生仔细检查了鲁宾逊的眼、耳和神经系统,对这一旷古未闻的事件作了解释,分析可能是雷电产生的强磁场治愈了他的双眼和两耳。  相似文献   

7.
同种药物治疗同种疾病,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结果。很快,医生要先为病人做基国检测后再开处方。饱经折磨之后,一位深陷苦恼的年轻妇女拖着疲惫的身躯求助于医生。医生诊断为严重抑郁症后,安慰她道:“现在,我们能给你做个DNA检测,看看什么药对你最恰当。”他从她头上拔下一根头发,“等下午报告出来后我再开处方,你的病很快就会好。”她首次露出长久不见的充满希望的笑容。类似的情景,可能不要很久就会出现。从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看来,病人不久就能用上适合其本人基因组成的药品。今天的医生只会让这位年轻妇女去试用一种药品…  相似文献   

8.
关于两头蛇,有一个古老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孙叔敖。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只要遇见,就得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认为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  相似文献   

9.
正他叫宋龙超,是中国最早的"小丑医生"之一,同时也曾经是一个癌症患者。他每日的工作是扮成小丑的样子,穿梭于各个病房,逗生病的人们开心,从精神层面缓解病人的痛苦。戴着"小丑"专用的红鼻头,穿着红黄绿相间的彩色衣服,抱着一把尤克里里,欢快地穿梭在走廊里。平板电脑上,两个小丑穿着鲜艳,戴着"爆炸头"假发,正表演着魔术。宋龙超一边看着屏幕,一边对着镜子比划,他尽量模仿着小丑夸张的动作和表情。休息时间的"恶补"很快派上了用场,上午9时查房,2号病床的孩子哭个不停。宋龙超开始用动画人物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有科学家表示,到本世纪中叶,当纳米技术高度发展并与基因工程结合之后,只要在婴儿出生时把纳米装置植入其体内,就可以控制他一生的身体状态。这样,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医生"将一直在体内巡逻……到那时,人类青春永驻的梦想将成为现实,甚至可能获得永生。  相似文献   

11.
家教十误     
一、表扬太滥或太吝"你把你的脏衣服放到篮子里了吗?哇!真是好样的!"为了增强孩子的自尊心,父母们有时竟使他们染上了表扬瘾。"一个依赖表扬的孩子不追求使自己满意的目标"。精神病医生詹姆士·温德尔认为:"做一些小事也希望听到大量地感谢的话,如果不再赞许他(她),那他(她)会一事无成"。过分批评也有害。"如果你仅仅指出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12.
理查德·布洛克吸烟几十年,终于得到报应。医生诊断他患了肺癌,向他劝说:"准备遗嘱吧。"但布洛克拒绝投降。他立誓说,哪怕他不能战胜死神,也要献身于帮助别人克服癌症。其后一年,布洛克接受了多次痛苦的治疗:放射疗法、外科手术、免疫疗法和更多的化学疗法。"那简直是一场浩劫",68岁的布洛克回忆说:"16年过去了,现在我每星期打网球五次。"布洛克不仅战胜了死神,  相似文献   

13.
1997年的一天,在美国达拉斯市的街头,一辆救护车红灯闪烁,疾驰而去。有位男孩患突发性肝功能衰竭,也就是说,他的肝脏正在坏死,情况非常危急。 医生认为,如不给他做器官移植手术,他只能再活几个小时;而在此时,要迅即找到一个活体肝脏的机会微乎其微。紧急关头,男孩的亲属同意接受一次异种器官移植的试验。外科医生从一头基因经过改变的猪身上切下肝脏,然后把一些管  相似文献   

14.
崔爽 《科学之友》2020,(4):6-10
正"防火防盗防同事",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的金句广为流传。在各行各业加紧复工的形势下,为了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他给出了复工三大注意事项:上班一定要佩戴口罩;公共场所不管是工作还是吃饭,都最好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办公区域和物品多消毒。这些都是自我保护的安全措施,大家一定要谨记。"最近一到两个月,把同事防住了,我想一切都防住了!"既幽默风趣又讲明道理,张文宏医生在谈笑间便做了复工防疫  相似文献   

15.
王师傅的老伴不幸患上胃癌,征得医生同意后,他藏起病历,拿出一份假的诊断递到老伴面前:"瞧,是慢性胃炎,几个疗程就会好的。"经过精心治疗,悉心照料,老伴奇迹般地多活了很久。这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既情真意切,也很普通、平凡。遗憾的是,好多夫妻非要等到对方出现"病危"时才意识到劝说的艺术,才注意到安慰的方式,而对日常有关事情的处理却并不在  相似文献   

16.
<正>晓峰的故事一天晚上,晓峰突然感到肛门刺痛,以为长了痔疮,于是第二天便去医院检查。医生让他抽血化验,回去等待结果。不久之后,他接到了疾控中心打来的电话。工作人员让他尽快去复查,再三追问之下对方才说:"你的HIV检查呈阳性,可能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放下电话后他呆坐了许久。第二天一早,晓峰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去了疾控中心。拿到确诊结果的那一刻,他彻底崩溃了。他和疾控中心的医生坦言,自己有一次喝多了酒,稀里糊涂地被对方诱  相似文献   

17.
奇怪的病例医生拿了一根芦笋给病人看,问:“这是什么?”病人答道:“一朵弯曲带刺的玫瑰花。”但是,当医生问芦笋是什么时,病人却很容易地把芦笋画出来了。医生用钢笔画了一张病人家乡的地图,并把出生地名标在图上,但是病人却认不出来。不过病人自己却能根据他的记忆把地图画出来。更奇怪的是,病人能够写信,  相似文献   

18.
陆杨是学校的团委书记,社会推行无偿献血,她第一个报了名.当她见到自己的血在汩汩流动时,突然一下子就脸色发白、全身是汗地晕了过去,直到被人扶下采血年,半个小时后才绥过来.后来,陆杨又献过一次血,本来医生已拔下了针,她"不小心"回了一下头,看见了自己的血在输血管里是那样的透明,又一次晕了过去……医生说陆杨可能患有晕血症.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医生班廷在梦中感悟到的这个"金点子",指引他去解决一个千年医学难题——治疗糖尿病……高官爱女患绝症无可奈何挨"饥饿"1919年4月一个不见阳光的日子,艾伦医生接受一位患者父亲查尔斯·埃文斯·休斯"当面赐教"的邀请,前往纽约东64大街32号,途中他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休斯是一位全美著名的公众人物,曾长期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纽约州州长,并被推举为本届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艾伦当然很乐意结识这位"礼贤下士"的  相似文献   

20.
刚才信誓旦旦地说"从今天开始减肥",为什么一到饭桌前又大开吃戒?明明被告诫"单反毁三代",为什么在各种新款器材前一次又一次hold不住?明明知道明天就要交策划书,为什么一打开电脑却迷失在微博上?你为什么无法战胜眼前的欲望?也许你对诱惑太敏感了,而且从小就是。40年前,心理学家瓦特·米舍尔和他的团队召集了60多个4岁的小朋友进行了一项经典的"延迟满足"实验。他把小朋友带到一个观察室,告诉小朋友他要离开屋子一会儿,桌子上的棉花糖暂时是不能吃的,而如果小朋友能等到他回来,便可以得到2个棉花糖。米舍尔发现,有些小朋友能够通过各种注意转移和自我控制策略战胜棉花糖的诱惑,而另一些小朋友则把持不住,还没等到米舍尔回屋子,便吃掉了棉花糖。早在4岁,小朋友们"高延迟者"和"低延迟者"便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