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台TY1100直喷柴油机进气管上安装一套电控甲醇低压喷射装置,进行了柴油引燃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着火滞燃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甲醇质量分数的增加,双燃料发动机压缩过程多变指数呈线性减小,着火滞燃期延长;与原柴油机相比,发动机燃用双燃料后,在转速为1600r/min、全负荷、甲醇质量分数为62%时,着火滞燃期最大延长约1.50;提高进气温度,着火滞燃期缩短,进气温度从20℃增加到40℃再到60℃时,对着火滞燃期的影响逐渐增强;发动机的转速升高,在所有试验工况下,以时间计的着火滞燃期缩短;引燃柴油供油定时提前,着火滞燃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某钢铁厂在炼钢、轧钢工艺生产过程中转炉、加热炉的配套气化冷却装置产生大量的低温低压饱和蒸汽,除少量自用外,大部分低压饱和蒸汽得不到充分利用,只能对空排放,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企业通过建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装置,使回收利用富余的低温低压饱和蒸汽成为可能,既减少了蒸汽排放污染环境,又可获得相对廉价的电力,缓解了企业用电、生产能耗和成本,回收利用了蒸汽冷凝水,降低了吨钢水耗。  相似文献   

3.
引射混合式低压加热器加热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力发电厂低压加热系统凝结水加热模拟实验,对结构相同,面积比m为10.56、4.69、2.64和1.69的引射混合式低压加热器进行了引射性能与加热性能实验,着重进行了入口水压在0.17~0.22 MPa范围内有实用意义的加热实验,当m为10.56时用120 L/h水引射34 kg/h蒸汽和m为4.69用170 L/h水引射33 kg/h蒸汽,使加热器出口水温高于106 ℃,优于目前低压加热系统的加热性能;入口水压在0.05~0.6 MPa期间的引射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压加热系统中采用引射混合式低压加热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在进气道稳流试验台上对2种方案的切向进气道和ZH1105W柴油机进气道进行稳流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所获得的无量纲涡流数和流量系数来评价不同气道流通特性的优劣,以确定最终的气道布置方案.实验表明,对比选择后的4105柴油机切向进气道与改进后的ZH1105W柴油机螺旋进气道相比,在保证缸内涡流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进气道的流量系数明显高于ZH1105W柴油机的螺旋进气道,流量增幅高达35%.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变压涡轮增压高速四冲程柴油机废气能量的组成和传递效率。论述了由试验中测录的气缸低压示功图,排气管压力波图以及其他热力参数计算出废气能量传递系数值的方法。按上述方法计算了一台涡轮增压高速四冲程柴油机的大量试验结果,获得了关于四冲程柴油机可供利用的废气能量组成百分比、废气能量传递系数的定量数据以及它们随发动机运转工况的变化曲线,从而导出若干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核能供热     
不久前,笔者获悉核工业部第一研究设计院和清华大学对核能供热装置——核热电站进行了技术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院还设计了由两座45万千瓦压水堆组成的秦山核热电站。这座核热电站每小时可供40大气压,249℃的中压蒸汽150吨,16大气压,240℃的低压蒸汽640吨,热利用效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7.
于钦生 《甘肃科技》2014,30(17):55-57
在各个工业装置中,大量使用低压蒸汽,数量众多的工业装置的低压蒸汽是由中压蒸汽采用机械减压阀减温减压获得,该方式简单可靠,在众多工业装置中广泛使用,缺点是蒸汽减压阀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压差能量白白浪费,目前可以采用技术成熟的双螺杆膨胀动力机替代减压阀运行,实现能量回收发电,减少企业能耗,增加企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初,德国萨尔废水处理联合会的第一座干燥淤泥设备投产,同时开始在一个硬煤发电厂进行一项为期两年的用淤泥作混合燃料的试验。淤泥干燥设备的核心是圆盘干燥器。利用发电厂高达200℃的余热蒸汽对淤泥进行间接干燥,可使淤泥失去90%的水分。间接干燥可防止蒸汽同淤泥接触,从而使蒸汽进入发电厂的  相似文献   

9.
大型钢铁企业低压蒸汽系统优化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大型钢铁企业低压蒸汽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低压蒸汽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低压蒸汽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以某钢铁企业为例,对应用优化模型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低合金化、合锑多元复合孕育剂、扫描电镜、200h台架试验、以及l000h耐久试验等方法对新型薄壁柴油机缸体铸件进行了研制与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当量控制在3.9%--4.1%时(与菲亚特缸体的碳当量大体相当),采用低合金化及合锑复合孕育剂,可稳定获得高强度铸件,抗拉强度σb>270MPa,硬度HB>210,白口倾向小,硬度差小于35HB,其性能均达到菲亚特缸体的性能要求.对无缸套缸体的缸壁表面进行激光处理,比传统缸套的耐磨性提高一倍以上.由于采用了无缸套缸体生产技术,简化了柴油机的结构,降低了柴油机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柴油机使用性能和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各领域产业规模的日趋扩大,在诸多工业生产领域所使用的设备也有所改进.就从低压饱和蒸汽汽轮机设备的结构设计内容来看,作为一种新型蒸汽设备,它的设计理念较为独特,采用的是饱和蒸汽作为进汽,而且不用中压缸,同时,绝大多数的低压饱和蒸汽汽轮机设备采用的是半转速结构,这些设计内容为低压饱和蒸汽汽轮机性能的提升带来了保障.该文就低压饱和蒸汽汽轮机的结构设计的主体内容及其细节问题进行阐释,以期为该项目研究与实践带来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末级透平对低压缸气动和凝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湿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模型对某300 MW汽轮机末级透平改型的气动性能及低压缸总体气动和湿蒸汽凝结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末级透平的单独计算结果表明:改型后末级透平的通流能力、功率和效率均有明显提高,余速损失明显降低.改型后的未级透平置于低压缸多级透平环境中的计算结果表明:低压缸的功率和效率分别提高了0.53%和0.47%,末级余速损失降低是低压缸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末级透平改型不仅会影响末级的气动性能,而且会影响次末级的总焓降;改型后末级动叶沿叶高的过冷度降低了3~5 K,成核范围和成核率均明显减小,其余各级凝结特性的改变可以忽略;在低压透平改型中,末级可以独立对待,单独优化.  相似文献   

13.
研发一种新型蒸汽发生器必须进行一定规模的工程验证试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在其实验基地建设了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HTR-PM)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工程验证试验回路(engineering test facility for steam generator, ETF-SG)。工程验证试验回路能够模拟HTR-PM运行参数,可对HTR-PM蒸汽发生器一个换热组件进行1∶1的工程验证试验。回路设计热功率10 MW,氦回路设计压力8 MPa,最高设计温度800℃,二回路设计压力18 MPa,最高设计温度600℃。在工程验证试验回路上针对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完成了几十项热工水力试验,对蒸汽发生器的温度均匀性、堵管后温度分布及其温度展平调节、热工水力瞬态特性、两相流不稳定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了HTR-PM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热工水力和结构设计,并为其调试、运行、低功率及启停工况参数的确定提供了重要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保证柴油机的经济性前提下,寻找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率的途径,根据LMO《船用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释放控制技术规则》推荐的试验程序,对一台4135G柴油机在发电机工况下进行改变喷油正时和压缩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喷油正时延后4^o和压缩比提高5.5%时,可使柴油机在发电机工况下的NOx平均排放率减少17.7%,柴油机的油耗率稍有降低,但烟度则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将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产生的NF浓缩液进行机械蒸汽压缩蒸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蒸汽压缩蒸发装置适用于浓缩液的处理,清液回收率可以达到85%;CODCr、氨氮等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乳液共混法制得了炭黑/水溶性聚氨酯(CB/WPU)气敏导电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在饱和溶剂蒸汽中的最大响应随着溶剂的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减小。在非极性饱和溶剂蒸汽中,没有观察到负蒸汽系数(NVC)效应,其最大电阻响应达到106倍以上;而在极性饱和溶剂蒸汽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复合材料的电阻将接近于一个平衡值,该平衡值的大小随着溶剂的介电常数的增加而减小,溶剂本身的导电件是导致CB/WPU复合材料在极性饱和溶剂蒸汽中出现NVC效应的主要原因。而在非饱和蒸汽中,复合材料在低压纯蒸汽条件下的最大响应高于在低压蒸汽和空气?昆合气氛条件下的最大响应,复合材料存低压纯蒸汽下没有NVC效应;然而在低压蒸汽和空气混合气氛中,复合材料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蒸汽中均存存NVC效应.这主要是由于复合材料吸收溶剂蒸汽后,环境压力诱导聚氨酯链段结构松弛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泥低压氧化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是国内首次较大规模的城市污泥低压氧化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在170~185℃温度的反应温度下,在纯氧存在条件下,低压氧化可以取得较好的污泥减容改性效果、污泥上清液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由平均l972mg/L上升至8000~12000mg/L,悬浮固体(SS)溶解率20%~60%,脱水泥饼的固体质量分数为45%~50%,热值约为8000kJ/kg.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过热蒸汽焓值的计算模型,采用过热蒸汽热流量人工神经网络测量方法,在压力0.28MPa~10.0MPa,温度110℃~500℃范围内,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改进BP泛化性能,合理选择网络结构,并对焓的间接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模型误差为1.62%。基于高精度过热蒸汽焓的模型,构造的热流量测量系统在应用中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石墨炉合成炉低压蒸汽工艺原理以及工艺优化关键点,介绍回收氯化氢合成炉副产低压蒸汽替代内热式沸腾干燥床高压蒸汽的生产技术,主要叙述了热能源对接计算,阐述工艺改造内容和生产操作注意事项,对国内采用乙炔法生产PVC的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E150单缸柴油机上,采用燃油加热强化方式进行了燃用催化裂化柴油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燃油加热温度对柴油机性能有重要影响,柴油机燃用180℃的催化裂化柴油与燃用常温轻柴油的经济性及排放性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