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光电化学方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锂-氧化铜电池阴极还原反应,发现采用不同电流密度放电,该电池阴极过程有较大差别:放电电流密度较小时,电化学嵌入反应是主要的阴极过程;随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大,经典的还原反应以越来越大的比例加入到放电过程中来,据此解释了文献报道中存在的一些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2.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镍在硫化锂饱和的LiCl-KCl共晶盐中的氧化行为。镍在氧化过程中可形成多种硫化物。氧化过程受扩散控制。镍的硫化物膜有一最大覆盖度,镍电极在电位为-1.2~0.1V范围内的溶解电流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
以稀土复合氧化物La_0.7Sr_0.3CoO_3为阴极材料,YSZ为电解质,Pt为阳极,组装了H_2-O_2燃料电地.测试了电地的V-I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在1000℃时电池的开路电压为1.08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的工作电压为0.54V,电流密度为150mA/cm ̄2.  相似文献   

4.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磷酸盐缓冲溶液(PH6.8)中苄基紫精(BV^2+)在金铂电极上的伏安特性。考察了电位扫描下限(EL),扫描速度(V),BV^2+浓度等因素对BV^2+电极过程的影响。在-0.4~0.9V(vs.SCE)电位区,BV^2+的还原表现为两个阴极峰。当EL正于第二个还原峰电位E^Ⅱpc时表现为可逆的BV^2+/^+氧化还原过程。当EL负于E^Ⅱpc时,生成完全还原产物一中性紫精BVo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组装特殊结构的Li/FsS2电池,对其放电过程中磁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支持了作者关于该电池过程中有植根于晶粒表面的弯电杆状分子-FwS2晶粒)-S-Fe-S-Li生成的观点,而且对中间产物LjzFeS2的产生过程作了与磁性变化规律相一致的,经过程也解释了天然黄铁矿Li/FeS2电池常温放电只适宜于微电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Li/FeS_2(天然)中FeS_2的结构和放电机理的“穆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对天然黄铁矿的优选、提纯及X射线衍射、热重、磁性分析结果,对提纯后的黄铁矿及其作为Li/FcS_2电池正极活性物质放电后进行了穆斯堡尔谱测定.根据黄铁矿的结构参数和反磁性性质,推测出结构中Fc-S、S-S键均为共价键;穆谱证明放电后产物中有Li_2FeS_2、Li_3Fe_2S_4及α-Fe等存在,据此,认为中间产物为Li_2FeS_2、晶粒-S—Fe-S—Li等,讨论了改善天然黄铁矿放电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组装特殊结构的Li/FeS2电池,对其放电过程中磁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支持了作者关于该电池放电过程中有植根于晶粒表面的弯电杆状分子—(FeS2晶粒)-S-Fe-S-Li生成的观点,而且对中间产物LizFeS2的产生过程作了与磁性变化规律相一致的解释,此过程也解释了天然黄铁矿Li/FeS2电池常温放电只适宜于微电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镍在碱溶液中阳极氧化膜的拉曼光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拉曼光谱方法研究了Ni在1mol.L^-1NaOH溶液中阳极氧化膜的性质,结果表明,在电极电位为0.55V时,表面氧化膜为β-NiOOH,在0.3V和-0.4V时,虽然大部分β-NiOOH已被还原成β-Ni(OH)2,但表面的最外层可能是NiO薄层,在电位阶跃的同时,记录表面拉曼光谱光谱的变化,在β-NiOOH膜的阴极还原时,光谱变化缓慢,可以认为,反应起始于β-NiOOH/Ni界面或膜内部,  相似文献   

9.
氟化物熔体中电解共沉积硼化钛的阴极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循环伏安法首次研究了LiF-NaF-K2TiF6-KBF4熔盐体系中钛离子和硼离子在铂、钼电极上电化学还原及电合成硼化钛的阴极过程机理。对恒电位电解的沉积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当体系中硼钛摩尔比B/Ti大于2时,钛与硼可在同一电位下实现电解共沉积并反应生成硼化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吸附聚合法制备聚苯胺-碳复合粉料,用涂覆法制备大面积、可卷绕的聚苯胺-碳-聚偏氟乙烯复合阴极膜作为锂二次电池的阴极活性材料.研究了试验电池的工艺特点和放电特性.  相似文献   

11.
以循环伏安法和现场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催化电聚合吡咯膜(PPy)中嵌入的阴离子的类型和溶液酸度对其在水溶液中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0.3V静止电位下PPy在380和820nm处有两个吸收峰,不同于非催化电合成聚吡咯。在-0.9~0.2V电位范围内,聚合过程中掺入膜中的阴离子能与中性水溶液中的阴离子,如Tiron阴离子,Cl ̄-,NO,ClO和SO离子等可逆地进行电化学嵌入与脱嵌反应;在酸性水溶液中进行阴离子脱嵌和嵌入过程中,当电位达-0.4V,会发生新的还原反应,从而引起PPy结构和吸收光谱时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用电沉积法制备Mo-W-Ni-Pb-Ca多元活性阴极,研究了在0.5mol/L H2SO4中的析氢反应,结果表明,多元阴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其析氢过电位比软钢阴极降低305mV,i0提高三个数量级,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并用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表面组成和结构。证实表面有:Ni,NiO,MoO2,MoO^2-4,WO3,PbO2,PbO,Ca^++等物质。  相似文献   

13.
用开链冠醚PAIV溶剂萃取分离锂同位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酰胺开链冠醚PAIV-40%正辛醇-60%磺化煤油,在不同酸度下对不同锂盐的萃取特性,测定季在1mol/L酸度下萃取1mol/L锂盐的^6Li单级分离系数,得到了LiCl,LiBr,LiI和LiTClA的  相似文献   

14.
用形式上比较简单的径向关联波函数计算了三电子原子体系Li、Be+、B2+和C3+的基态能量,对于Li原子,其结果为-202.5876eV,比用Hartree-Fock自洽场方法得到的最好结果-202.2556eV和苟清泉等人用他们设计的原子解析波函数计算得到的结果-202.345eV均好,更接近实验值-203.4883eV。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 TiS2和 LixTiS2的电子衍射花样和 X-射线衍射谱分析得出 Li+插入TiS2的阴极反应过程。 Li+先插入 TiS2,而后有序化形成 LiTiS2相。由 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得出,新相 LiTiS2的重复周期 Ic=18.40A。电子衍射花样表明过量 Ti形成了超点阵,Ti在点阵中形成钉扎。伏安循环曲线表明过量Ti阻止Li的插入和移出 TiS2本文否定了 Li+插入 TiS2只形成一级的 LixTiS2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纯锂铁氧体(Li0.5Fe2.5O4)基础上,用Zn2+离子代换其中Li+0.5Fe3+0.5离子,研究了(Li0.5Fe0.5)1-xZnxFe2O4(其中x=0.0,0.20,0.30,0.40,0.50)系铁氧体室温铁磁共振效应.结果表明,用Zn2+离子代换Li+0.5Fe3+0.5离子能有效降低内场和铁磁共振线宽,当频率高于6GHz时,铁磁共振线宽与频率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0.5〔XNa2O-(1—X)Li2O〕-0.5P2O5系列玻璃的电导率随Na2O和Li2O含量的多少有显著变化,且在X=0.5左右时电导率达到最小值.对于这一特殊现象,笔者采用正规溶模型导出了此系列玻璃电导率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在1MH2SO4,Ce(Ⅲ)在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伏安图表明,电位扫描速度为0.050Vs^-1时氧化峰电位Epa=0.92V还原峰电位Epc=0.64V,△Ep=0.28V,能峰电位随扫描速度而变化,峰电流Ipa和电位扫描速度的平方根√v不成线性关系:Ce(Ⅲ)在铂电极上的电荷迁移为准可逆过程,生成的Ce(IV)对Mn(Ⅱ)有均能催化氧化作用,催化电流峰电位在1.26V处,催化反应受Mn(Ⅱ)。  相似文献   

19.
DMF中Nd—Ni合金膜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室温下在含有少量水的NdCl3-NiCl2-DMF溶液中电沉积制备Nd-Ni功能合金膜,选定一系列的阴极电位进行恒电位电解,制备出不同Nd含量的Nd-Ni合金膜.EDAX和XRD分析表明:在0.10mol/dm3NdCl3+0.10mol/dm3NiCl2的DMF溶液中,控制电位为-1.75V(对SCE)进行恒电位电解,可得到有金属光泽、附着力强的银白色Nd-Ni合金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1mol.L^-1LiClO4/PC+DME(1:1)为电解液的TNF/Li电池的性能和放电机理。电池以0.5mA.cm^-2放电时比容量为847.6Ah.kg^-1,比能量为6.7*10^6J.kg^-1。该电池存在自放电现象,开状下放置一个月后,容量损失掉3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