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全面介绍了电流变材料的发展,包括电流变液、磁流变液和电磁流变液;此外还详细讨论了固相化学性质和添加剂与电流交响应的关系;指出了电流变材料的研究方向。作为这篇评论的结语概括介绍了电流变应用研究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介绍了电流变液的物性和机理研究的成果与进展;讨论了电流变液介电谱的特征、温度、含水量对介电性质的影响;以及介电性质、电导率与流变学响应的关系。文章最后介绍了解决物性问题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电流变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地说明了电流变液材料的组成及电流变效应的产生机理.综述了电流变液在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结合电流变减振和隔振装置的三种工作模式,对电流变液应用于振动控制的原理,典型结构做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实验发现对BaTiO3适量掺杂Y,La,Ce等稀土元素可以明显提高BaTiO3在直流电场下的电流变效应,典型电流变液的屈服应力高达3.2kPa,比纯BaTiO3增加10多倍。实验表明当稀土元素摩尔比一定时,BaTiO3的电流变效应随掺杂稀土离子半径减小而增大;对同种离子,Y,La,Ce的掺杂浓度分别为15mol%,(10-15)mol%和5mol%可以获得最好的电流变效应。材料的介电性能测试显示掺杂引起介电损耗上升,低频范围介电驰 豫变大。XRD分析表明掺杂固溶引起BaTiO3的晶格畸变。认为正是这种晶格畸变引起材料介电性能变化,从而导致它的电流变行为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关于电流变技术的研究中,在电流变效应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其强弱的各种因素方面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已有基于电流变技术的工程应用面世;基于液晶高分子的ERF性能更优、两相不分离;磁流变流体、电一磁流变流体的出现为智能材料应用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第10届“电流变流体和磁流变悬浮物”国际会议(“ERMR2006”)是在2006年6月18-22日在美国的LakeTahou召开的。会议对电流变和磁流变材料领域中的新进展进行了交流,课题范围广泛,如化学组成、物理机制、材料处理和特性、装置开发、理论模化和系统集成等,将促进电流变和磁流变材料的结构和系统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电流变液和电流变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流变液的研究进行综述,涉及的内容有:电流变效应的机理、电流变液体材料及其力学性能、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用β-环糊精(简称p—CD)作为主体,水杨酸(简写为SCA)、邻苯二甲酸(简写为PHA)、邻氨基苯甲酸(简写为OAA)和磺基水杨酸(简写为HS03)等作为客体,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新型的电流变材料-β-环糊精包合物材料.研究了材料的电流变性能,以及客体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与材料电流变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客体分子的结构,特别是客体分子的功能基是影响材料电流变性能的重要因素.β-环糊精包合磺基水杨酸的包合物有最高的电流变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超材料吸波体吸收频率的智能调控,采用理论分析与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然后在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中加入电流变液,通过改变电流变液外加电场的强度实现了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吸收频率的智能调控。结果表明: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在7.403 GHz和17.511 GHz处出现了两个吸收峰,吸收率分别为99.8%和70%;随着电流变液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吸波体的吸收频率逐渐往低频发生移动,吸收频率调节率高达55%,由此提出了一种智能调控的双波段超材料吸波体。  相似文献   

10.
β-环糊精(β-CD),磺基水杨酸(H3A)和硝酸钇[Y(NO3)3]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新型的分子基电流变材料——以β-CD为主体、H3A为客体的包合物以及相应的配合物. 通过材料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ray粉末衍射分析确定了材料的组成. 研究了材料的组成和介电性质与材料电流变性能的关系. 结果表明,包合物和配合物的形成都可以明显地提高主体β-CD的电流变性能,与配合物比较,β-CD与H3A的包合物有更高的电流变活性. 材料的组成是影响材料电流变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理论分析,论证了左手材料树枝模型具有二维全向性,并且在电场和磁场激励下分别表现出电响应和磁响应行为。实验研究了将电流变液填充到周期排列的树枝状左手材料阵列空隙中对其透射通带的影响。结果表明,树枝状左手材料的透射通带随着电流变液的注入向低频移动,由8.50-10.60GHz移动到了7.16—8.39GHz频段处;当对电流变液施加666V/mm直流外加电场时,透射通带继续移动到7.08—8.30GHz的低频处。  相似文献   

12.
详细讨论了电流变充的学特性及其关键参数;概括介绍了电场对纯液体、液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等物质流变特性的影响;强调了这些效应与电流变效应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电流变流体和电流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流变流体是一种可根本改变机电装置工作方式的材料,对于外加电场的变化,它的力学性能可以作出迅速的响应,因而在工业领域极具应用前景。本就电流变流体的组成、电流变流体的性质、工程应用对电流变流体的要求以及电流变技术潜在的工程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指出了电流变流体是电流变技术成功应用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磁流变液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目前磁流变液的机理、特性研究及其在阻尼器上应用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具体就磁流变液的制备和流变特性,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及其磁路、结构设计以及磁流变液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提出以平盘-波纹盘配合来提高电/磁流变传动装置可传递的力矩.首先分析了平盘-波纹盘间电流变液的剪切运动特点,推导出平盘-波纹盘间电流变液的速度分布、压强分布及可传递力矩的特点.通过实验,将双平盘式与平盘-波纹盘电流变传动装置比较,证明了平盘-波纹盘结构可增大传递力矩,且其传递力矩的放大程度与波纹盘的波纹头数无关,而主要取决于装置和波纹的结构参数以及电/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关于电流变技术的研究中,在电流变效应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其强弱的各种因素方面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已有基于电流变技术的工程应用面世;基于液晶高分子的ERF性能更优、两相不分离;磁流变流体、电-磁流变流体的出现为智能材料应用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压电材料?电/磁流变液?形状记忆合金等智能材料的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及其在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概况,并对研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利用光镊定位、高速摄像、图像处理系统和低介电常数电流变液颗粒,在动态情况下,直接验证交流外电场下电偶极子对间的相互作用。测量了2个μm量级的玻璃微珠之间作用力与球心间距和结构形成时间的关系,获得电流变颗粒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时间和相互作用强度。所采用的光镊-摄像-影像处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为0.26μm,图像最高采样率为8000幅/s,对应的最优时间分辨率为125μs。由于所研究的体系使用同真实电流变颗粒同样大小的颗粒,所以对寻找更好的电流变液材料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以羰基铁粉为磁性颗粒的硅油基磁流变液,使用Anton Paar Physica MCR 301流变仪测试其流变性能,用Bingham模型对磁流变液的流变性能进行拟合计算。实验表明,Bingham模型可较好地描述磁流变液的流变行为。随着磁场的增大,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和粘度显著增大。磁场不变时,随着剪切速率增加,磁流变液剪切应力增加不明显,符合剪切稀化的Bingham模型。通过对数拟合的方法,得出磁流变液剪切应力和电流的关系,在电流较小时,剪切应力呈指数增长,指数值约为1.42,随着电流的增大,剪切应力达到稳定值。  相似文献   

20.
以通过FMP(flow-modified permittivity)效应修正的静电极化模型为基础,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电流变液在poiseuile流动场下的情况.进而分析了在流场下FMP效应对电流变效应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压力梯度作用下,相对于无压力梯度作用时,电流变液体终态结构有所改变(不规整),并且电流变液体结构演变时间也受到了影响;通过分析不同弛豫时间下,剪切应力与压力梯度的关系曲线,发现电流变效应的强度与粒子极化的弛豫时间关系密切,对于同种电流变液材料,应该有一最佳介电松弛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