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陈力 《自然与人》2011,(1):32-35
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地外天体是否对地球发展史产生过影响?天体撞击与生物灭绝的关系又是如何?这些问题听上去有些“杞人忧天”,却并非无稽之谈——事实上,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吸引着科学家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
地球的年龄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自然关心一个问题:地球的年龄有多大?科学家指出,地球形成已经有46亿年了。但是,这一结论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西方的神甫告诉人们,上帝创造了人类,地球自然也是上帝创造的,而人类创造地球的时间是公元前4000年。这当然是无稽之谈,是人类在蒙昧时期用来欺骗自己的谎言。从很早开始,许多勤于思考的有识之士就试图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推测地球的年龄。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有人试图通过测算海洋的盐度来推算地球的年龄。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假定在地球形成之初,海洋中的水全部是淡水,经过后来漫长的演变,陆地上的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谣言在互联网尤其是论坛和微博上有多发态势,造成了不少恶劣影响。那么,如何识别网络谣言?网络为何成为谣言多发地?如何利用技术手段监管网络谣言?如何有效粉碎网络谣言?寻找到这些问题的科学答案,就能更好地预防和杜绝网络谣言,更好地抓捕散布网络谣言的违法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4.
人择的理由     
谢懿 《世界科学》2005,(12):11-12
地外智慧生命存在吗?这个问题得倚赖一个重要的事实:我们的宇宙允许复杂性(例如人类)出现。很显然,人类的生物学细节以及人类的出现取决于地球及其演化过程的某些特征。但是。有一些要求对于任何生命而言可能是普适的:星系、恒星和(可能的)行星必须形成;恒星中的核合成必须合成重元素,例如碳、氧和铁;这些原子又必须处于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在那里它们才能组合形成生物分子.  相似文献   

5.
现今地球上色彩绚丽,形态万千的各种生物,它们最古老的祖先是什么?它们是如何起源的,又是何是出现的?发现于云南省澄江县帽天山的澄江动物群,为解答这些古老的问题提供了详实,生动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起源     
地球大约是在45亿年以前形成的,而第一个生命约在地球形成5~10亿年以后才诞生。这些原始生命是由复杂的有机分子组合而成的。在地球最初形成的5~10亿年之间,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自发地形成了这些有机分子。但是,最初的生命形式与现代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自然信息     
生命始于粘土? 解释生命在古老的地球上如何始于无生命的分子,还是比较容易的。而要说明为什么发生得这么迅速却要困难得多,地球上首次出现生物体,是在它本身形成还不到10亿年的时候,然后又花了两倍这么  相似文献   

8.
资讯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硼砂矿物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宣布,他们发现矿物质在地球形成生命的最初阶段起关键作用。特别是一种叫硬硼钙石的含有硼砂的矿物质,有助于把在星际尘埃云中发现的有机分子变成核糖而核糖易组成核糖核酸的核心物质。这一宣布朝着解决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这个30亿年来的秘密)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欧阳自远 《科学》2007,59(2):1-6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贫困人口要脱贫致富,西部要大开发,东北要振兴,中部要崛起,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在地球上的事情都做不完,为什么还要去探测月球?探测月球究竟有什么意义?中国该如何去探测月球?这些问题都需要作出严肃而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从古生物学到地球生物学的跨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学科体系和科学问题为导向, 对当前国际上出现的地球生物学从学科分类体系、形成背景、主要研究方向、亟待突破的分支学科及其与之相关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评述. 作为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地球生物学在地球科学中应具有独立的一级学科地位, 类似于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 地球生物学主要研究地球系统的生命运动, 涉及地球环境与生命系统的相互作用. 它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也是当今世界对所面临重大人类-环境-资源问题的响应. 分子地球生物学、地球微生物学、地球生态学、地球生理学等地球生物学中的二级学科还有待尽快突破, 以形成地球生物学的成熟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天漏了!     
“我们已经忘记了怎样做一个好客人,怎样像其他生物一样轻柔地走路。”远古时期,人类对太阳顶礼膜拜,夸父因向往太阳光芒的伟大,逐日而去。但今天,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我们,却在讨论如何躲避那含有强烈紫外线的赤裸阳光。这一切,只因地球生物的防护面纱──臭氧层遭到了人类自己的破坏臭氧:地球生物的保护神臭氧是1839年首先在实验室被发现的,每个臭氧分子(03)含有三个氧原子。随后,人们从大气中发现了臭氧分子。臭氧分子在大气中非常稀少,每1000万个大气分子中只有3个。地球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地球上空16-32公里的平流层…  相似文献   

12.
星球     
《科学之友》2005,(1):12-13
太阳系外的有机分子可能形成地球生命起源,地球上最先进的房子——“太空屋”,欧洲天文学家发现超级地球,靠吸食过活的长颈龙,臭氧层破洞正在迅速修补中  相似文献   

13.
睡眠的科学     
睡眠是生命延续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地球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睡眠这一问题更加关注。为自身的健康着想,人类能否对占到自己人生1/3时间的睡眠多一些了解?能否真正解决睡眠带来的各种问题?睡眠质量与人类寿命长短之间有什么关联?睡眠对人的性格形成和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什么至关重要的影响?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怎样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徐娜 《科学之友》2006,(11):21-21
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家族是如何完全从地球上消失的?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鳄鱼生育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男女”比例失调,雄性恐龙的灭亡导致了恐龙大灭绝。  相似文献   

15.
尽管板块构造学解释了地球的地质情况,但是它仅仅解释了关于地球表层的问题,地球深处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状态?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解答的:在距地表6300千米深处以下的板块结构主要是岩石和铁,岩石与铁相融和搅动是地球热力发动机的内部情况。构造板块的活动影响着地表,好比是钟表移动的时针和分针在告诉人们时间,它们由默默运行着的机械驱动着。  相似文献   

16.
太空的分子     
天文学家发现,在星际空间的黑暗区域里有很多分子,其中许多分子是由地球上少见的特殊化学反应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宇宙创生于大爆炸,在其后的恒星形成和星系演化过程中各种生命所需的元素不断合成.45.6亿年前,太阳系在银河系的宜居带形成并开始演化,与此同时,地球在太阳系的宜居带上开始朝宜居行星演化.在地球的前生命演化阶段水的海洋已经形成,且拥有丰富的简单有机碳化合物、具催化功能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及携带能量的氢气、硫化氢和甲烷等.上述各种物质聚集在近地球表面高能、专门化的、封闭的微小地球化学单元中逐渐演化为初步具有生化功能的单元,最终脱离地球化学反应空间的约束而形成能够独立进行能量代谢和遗传物质合成的生命个体.从能量和地球化学的角度看,将氢气/甲烷合成为有机质的生化过程在早期和现代地球上均不难发生,这也是生命自养起源说的基本假设.地球早期还原大气可经由太阳辐射形成简单有机分子,而陨石和彗星也可将星际有机分子输送到地球,因此地球早期的海洋可能是充满简单有机分子和营养盐的环境,此环境支持生命异养起源假说.从前生命有机化学演化到第一个细胞的形成可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虽然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化石是35亿年前形成的叠层石,但在地球的海洋形成之时,即38.5亿年前,生命就可能已经存在于地球上了.  相似文献   

18.
灰尘是宇宙中的基础物质,虽然它只占宇宙中正常物质总重量的1%,但它可帮助形成恒星和复杂分子,并且是构成行星成分的主要元素.在地球上,人们随时可以看到灰尘,但在宇宙中,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呢?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之旅”问题答(3)1.仔细阅读本期所刊的《你由爸妈谁决定》一文.用组合图来解释为什么F2代雄蝇全是红眼,而雄蝇中有一半是红眼,另一半则是白眼。2.外太空生物学家为什么要到地球上最糟糕的地方去?3列举海岸形成的非海洋因素。4.“东非大裂谷是由河流冲刷而形成的”,这句话对吗?5.珠穆朗玛峰附近没有形成巨大的冰川.论述原因。6.中国提供的10个台风名字是什么?7.撒哈拉大约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沙漠化的?乘车从四川成都出发,沿着岷江上行,往都江堰、九寨沟方向,只需三个多小时,就到了中国最古老的民…  相似文献   

20.
科学之窗     
给地球带来生机的碳分子球体 研究地球古代史的科学家现已从来自太空的“魔瓶”中获得一个惊人信息。称为“绣球”的中空碳分子群不断地从外层空间纷纷扬扬坠落地球,面绣球中蕴藏着地球问世前几十亿年的太阳系初生态模样。 去年,夏威夷大学的地球化学家卢安·贝克尔及其同行,发现了46亿年前艾伦德陨石中存在这种碳分子球的踪迹,随后他们又先后在澳大利亚默奇森陨石和世界各地粘土层中发现类似的中空碳分子球。据悉,粘土层中这些碳分子球是由小行星撞击地面而埋藏其中,而且外星撞击地球很可能终结了恐龙在地球上生存的时代。贝克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