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鲨鱼的启示     
鲨鱼是大海里极其凶残的动物,俗称“海中巨无霸”!它不但捕食比它小的鱼类,连一些比它大得多的海洋动物也不放过,甚至经常袭击在水下作业的人员和在海面上行驶的船只l。为此,海洋科学家一直在寻求对付鲨鱼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浩瀚的海洋,波涛汹涌,碧水连天。当我站在我国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的甲板上,凝目远眺那蔚蓝色深不可测的大海时,心中感慨万分。大海孕育了生命,开创了人类的文明,而且,它还为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和财富。今天,我们将再一次奔赴西北太平洋海域为国家探寻大洋富钴结壳(一种分布在海洋下的矿产),执行开发我国神  相似文献   

3.
正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索海洋的道路上从未停歇,但这似乎一直都是男人的战场。然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有一位女研究员,她不但登上了科考船在广袤的大海上直面波塞冬的怒吼,还遨游"海底两万里",为中国乃至全人类探索海洋作出自己的贡献。她就是该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韩喜球。"我出生在台州,从小就在海边长大,天然对大海有一种情结吧。"1986  相似文献   

4.
地球是个水球,绝大部分由海洋覆盖。在茫茫的大海中,到底生活着多少生物,海洋学家们尚没有完全弄明白。人类在30多年前就登上了月球,但迄今尚不能深入到大洋9000米以下去探明海底世界。在浩瀚无垠、瞬息万变的海洋世界里,充满了多少令人渴望探究的神奇与恐怖呢?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1,(8)
据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我们南海的一些海底地区已经出现了荒漠化现象。我国南海海域渔业捕捞能力大大超过了资源的再生力。海洋的底部原本是凹凸不平的,但是由于捕捞船的拖网在海底长期拖来拽去,许多礁石都遭到破坏。礁体没有了,海洋微生物没了安家之所,自然也就无法生存,海底生态环境因此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另外,大量没有经过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大海,造成  相似文献   

6.
封面话题     
作为一个岛国,四面都是汪洋恣肆、变幻莫测的大海,日本就像是在大海中漂泊的一艘船,日本人无时无刻不在感到惊涛骇浪的威胁。内心深处的这种不安全感,使他们向往巍然屹立的大陆,即使是增加哪怕一个弹丸大的岛屿,也是国土陆地面积的扩大,也能带来相对的安全感。因为,拥有了岛屿,就拥有了广阔的海洋;拥有了广阔的海洋,就拥有了丰富的海底资源;拥有了资源,也就确保了日本国家的生存、发展和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7.
仲夏 《厦门科技》2004,(1):29-30
在南太平洋及印度洋上的众多岛屿上,分布着大约2.7亿属于“南岛语族”的居民。这些以海洋为生,与海洋共存的人们是如何在海上交通工具极不发达的旧石器时代渡过波涛汹涌的大海,散落在两个大洋的岛屿上?他们的祖先又是如何生活的?自20世纪30年代起,这一课题就引起了国际考古学界的兴趣,考古领域也存在许多观点各异的假设和推论。  相似文献   

8.
正玛丽·萨普的科学知识,对细节的关注以及作为艺术家的技能为世人展示了蔚蓝色大海下面的世界,那里不是早先人们所认为的一马平川,而是有山脉和火山,山脊和裂谷。2009年2月2日,谷歌海洋应用软件上市,让世界上数亿人看到了海底的地形。在此之前,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的地方,只是一片冰冷的蓝色,在扶手椅上探索自然的人基本上都忽略这里。谷歌海洋的特色之一是美国地质学家玛丽·萨普绘制  相似文献   

9.
蓝色的海洋是地球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没有海洋,地球将成为荒芜的星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咏颂大海的诗篇多如星辰,但只有曹操这样雄才大略的诗人,才能把大海和天地万物、日月运行联系到一起。可大诗人也不会想到,海洋不但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而且是地球留给人类最后的财富了。  相似文献   

10.
宇宙中,神秘莫过苍穹;地球上,神秘莫过海洋。当今,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遨游了大海。1932年,我国第一个青岛水族馆就是为了展示大海“龙宫”的缩影而创建的。20世纪70年代后,又相继成立了北海市水族馆、大连虎滩水下世界和圣亚海洋世界、无锡的东方水族世界、徐州的云龙湖水上世界及北京九龙水族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