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地球和行星深部研究是地球与行星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地磁场与行星磁场起源于行星外核富铁流体对流运动,它的产生和变化蕴藏着行星内部演化的重要信息.近年来,随着观测和计算模拟水平的不断提高,地球与行星深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继2007和2010年成功举办第  相似文献   

2.
正行星科学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在20世纪60年代末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相辅相成,其发展历程与世界科技水平和人类文明进程密切相关.二战期间火箭技术的进步为太空时代的开启奠定了基础;苏联与美国持续30多年(1957~1991年)的太空竞赛掀起了行星探测热潮;进入21世纪以来,行星科学研究驱动美国、欧洲、日本等在探测技术水平上屡创新高,中国强势崛起,印度、以色列、巴西等国家陆续加入.当今行星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其发展水平已然成为综合国力的标志.行星科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现代自然科学体系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行星科学以地球科学和天文学为根基,广泛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支柱学科,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行星科学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国家基础学科群与工程技术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封面说明     
正研究行星地球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科学的核心使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在2020年制定"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关键年,围绕"地球宜居性"主题,以国家深地、深海和深空探测计划为支撑,以地球系统科学理念为指导,全面加强地球科学发展战略顶层设计,积极贯彻科学基金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4.
深空探测的驱动力源于人类探索未知的天性,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月球探测高潮以来,人类的深空探测任务已经实现了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等主要天体的探测,获得了大量的科学发现,同时也发现了更多未解之谜.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深空探测迎来了又一次高潮,参与探测的国家和探测任务的数量都有了巨大提升,技术的发展也提高了探测的成功率.从太阳系形成到生命出现并演化到智慧生物,太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地球和其他行星环境经历了剧烈变化.要证实和重建这个过程还有大量科学问题有待回答,需要依赖更多精密计划的深空探测任务去寻找线索.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行星宜居性、地外生命探索等是当前深空探测的核心科学内容.前太阳系物质组成、太阳系的初始状态、行星系统的形成过程是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类地行星沿不同路径演化的原因是行星宜居性研究的重要方面.地外生命探测是深空探测的核心内容之一,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地外生命信号识别、地球极端环境类比等是主要的研究内容.针对已经计划和正在论证的深空探测任务,系统梳理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现状和研究手段,能够为深空探测任务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孕育...  相似文献   

5.
<正>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地球的"近邻"。从20世纪开始,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就从未停止。"火星人"一说曾风靡一时,它暗示着人类坚信地外生命的存在。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与地球最相似、最容易探测和研究的行星,通过研究火星大气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地球环境的变化趋势,对人类保护地球环境、从而在宇宙中永久生存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地球科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伴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地球科学正在向更宏观和更微观的两个明显的方向发展,即天体行星科学和纳米地球科学.纳米地球科学指以纳米科学与地球科学为依托,纳米技术与地学工具为手段,以地球物质为研究对象,对地球各圈层中已知或有待探知的纳米微粒和孔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地学现象和过程中纳米尺度信  相似文献   

7.
科学信息     
Physics Today《今日物理》Vol.46.No.4,1993年 1.对行星系形成的探讨探讨行星系的形成与地球上人类起源密切相关。从18世纪拉普拉斯所处的年代至今,这项研究一直是现代天文学和行星科学的中心课题之一。研究证据表明,行星系在银河系中是众多纷繁的,而且许多行星上都有着适合于生命存在的条件。 2.入门性的大学物理研究项目从60年代起对物理学家的需求已基本达到平衡,但是导论性的物理学教科书却越编越厚,内容陈旧。  相似文献   

8.
生存的和谐──人与生态链(科学教育电视片解说词)20世纪是人类进入太空探险,实现飞天奔月梦想的时代,也是人类开始从其他天体上观察自己家园,重新发现地球在宇宙中独特地位和价值的时代。当代空间科学表明,地球是一颗非常不同于任何已知行星的特殊星球,是宇宙演...  相似文献   

9.
高层大气建模:从地球到行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志鹏 《科学通报》2020,65(14):1320-1335
地球和行星的高层大气作为大气圈与空间环境的过渡区,是大气科学和空间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高层大气理论模式及其数值模拟可以突破实验观测的限制,又能够比理论分析更为全面细致地重现高层大气的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在高层大气的研究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也一直是国际高层大气研究热点之一.虽然地球高层大气和其他行星高层大气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大多数的行星高层大气理论模式都是以地球高层大气理论模式为基础开发的.本文聚焦于地球和行星高层大气理论模式,对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地球和行星高层大气理论模式的发展历史及其性能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0.
陈志耕 《科学通报》2001,46(1):83-84
全球构造动力问题的探索, 是地球科学的前缘性研究领域, 需要更多学者的讨论与关注. "从比较行星学角度看 '地球有限膨胀演化模型'" 一文(以下简称《比较》), 从行星(仅仅是类地行星, 且不应包括月球)地质与行星物理两个方面, 对文献[1](以下简称《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 提出了不同看法. 本文据此就地球有限膨胀演化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1)《比较》以 "比较行星学" 的 "证据" 对《模型》得出的结论提出了疑问. 那么, 该文提出疑问所使用的依据是否可靠呢?在人们能够直接探测与资料可信程度远远高于太阳系其他类地行星的地球上, 即使有千…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7月2~4日,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大气、海洋、地质、生物、行星科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共话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热点问题,展望地球系统科学未来发展前景."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是地球科学领域以华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大幅度跨学科交叉的学术会议,其前身为2010和2012年已召开的"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与前两届会议相比,本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规模更  相似文献   

12.
行星地球动力学与探寻资源和灾害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星地球动力学是研究行星的形成及其深化机制的科学。根据不同圈层间角动量交换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我们定性研究了最初地球极在大陆的形成,以及它们的分裂和向外核流体赤道辐合带的漂移。  相似文献   

13.
正金星或许是距离地球最近、大小和地球也最相近的行星,但它却是个可怕之地:金星大气炽热,空气有毒,雨是硫酸,火山遍布金星表面。说到全球性温室效应,金星是现身说法的最佳"人选"。然而,尽管金星具有这些重要性,对它的研究相比其他行星来说却相对较少。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对金星进行了密集探测后,地球人对它的关注度迄今已基本丧失。不过,欧洲空间局的"金星快车"轨道器算  相似文献   

14.
寻找新地球     
人类用了数千年的时间来研究地球,又用了几个世纪去探索与地球相邻的行星,不过现在每星期都有新的世界被发现.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们已经确定围绕其他太阳系旋转的行星有370多颗.许多人感到很好奇,以至于对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波顿·霍尔丹的名言深信不疑:"宇宙不仅比我们想象到的奇妙,甚至比我们想象不到的更奇妙.  相似文献   

15.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4):12-12
科学家发现“超级地球”天文学家利用“引力微透镜”技术在遥远的外星系发现了一颗冰冷“、笨重”的行星。由于这颗行星与地球十分相像,所以科学家们称它“为超级地球”。据报道,这颗行星的质量为地球的13倍。它围绕旋转的恒星距离地球约9000光年,大小为太阳的一半。这颗系外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不像地球离太阳那么近,大约处在类似于太阳系中木星和土星的位置。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有岩石行星处在类似于太阳系的气态巨行星的位置。他们将这颗行星称为“失败的木星”,目前还不清楚为何这个行星没有发展为气态巨行星,不过据推测,在该行星形成…  相似文献   

16.
乐光禹 《科学通报》1959,4(3):87-87
苏联宇宙火箭的发射成功,揭示了地质科学行將步入一个新的紀元。正如苏联多罗德尼秦院士所說:“已經揭开的时代不仅是行星际交通的时代,而且是行星际地质学的时代”。同时,在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在用近代科学技术武装地质科学的基础上,我們可以預料,地质科学的各个分科,包括一些“古典”分科,也將要向更深入的方面发展。 1.行星地质学在若干年后將成为地質学的主流。行星地质学將分別研究太阳系各个行星及其卫星,还將把它們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比較它們的構造和发展;并和天体物理学相結合,使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问題得到根本的解决。在最近的將来“月球地质学”是最值得注意的。现在已經有一些地质学家对月球进行了研究,由于月球上外力作用微弱,又沒有水圈的复  相似文献   

17.
飞往行星     
我们地球的近邻──金星和火星,以及其他行星上面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生物或“外星人”?这一直是个不解之谜,也是人们时常争论的话题。因此,对于行星的研究,历来就是天文学家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往在地面上用各种天文观测方法,所了解的行星的情况是很有限的,主要的障碍是地球的大气层。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人们自然而然地首先考虑飞向行星,就近研究,甚至到别的行星上去实地考察,那该有多好啊!人类飞向行星是从1961年开始的。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向行星发射了各种探测器与宇宙飞船有数十次了。不少探测都取得了辉煌…  相似文献   

18.
改造行星     
科学家认为可以被"地球化"改造的行星应该是典型的地球型行星.地球型行星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比如像地球一样拥有适当的绝对质量和适当的公转轨道半径,并且行星的演化历程也和地球相似.行星"地球化"改造的首选对象是火星.  相似文献   

19.
欧洲和美国的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绕恒星运转的行星系统。该行星系统距离地球约1.7万光年,其中的行星大小相当于木星的2.5倍。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106个行星系统和第122颗行星。  相似文献   

20.
当天文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时,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行星的概念,认为围绕外星球恒星运转的行星都像是太阳系行星的"克隆兄弟",它们或者像地球一样环境宜人,或者像海王星一样是个冰冷的世界,或者像水星一样是由炽热的岩石组成等。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找到了250颗太阳系外行星,但令科学家们意想不到的是,很多天外行星都挑战着他们的常规想象和对行星的理解。瑞士日内瓦天文台天文学家斯蒂芬尼·乌德里说:"对太阳系的研究已经是过时的科学,我们以为自己理解了每样东西,可现在我们才发现,在宇宙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天文学家们不久前在希腊桑托里尼岛举行了一场会议,对他们眼中最怪异的天外行星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