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败是一颗社会毒瘤.任何腐败分子从有所作为到渐进蜕变和最后堕落犯罪,经历了从认知扭曲到内在自我迷失再到外在腐败行为的转化三个心理阶段,贯穿了既相对独立更递增强化的三大心理机制.腐败的心理防治,在于寻找腐败防控对个体心理的干预点,既要体现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点,又要体现心理的整体性,实现有机统一,从而有效防治腐败.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一颗社会毒瘤。任何腐败分子从有所作为到渐进蜕变和最后堕落犯罪,经历了从认知扭曲到内在自我迷失再到外在腐败行为的转化三个心理阶段,贯穿了既相对独立更递增强化的三大心理机制。腐败的心理防治,在于寻找腐败防控对个体心理的干预点,既要体现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点,又要体现心理的整体性,实现有机统一,从而有效防治腐败。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腐败的成因与遏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腐败表现在领导与管理方面的权力腐败、教学与科研方面的职业腐败、产业与服务方面的经济腐败。 腐败的产生包括心理、环境、成本等方面的原因。预防与遏制腐败要从提高腐败成本、以薪养廉、制定新的制约 机制入手。  相似文献   

4.
对腐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目前腐败现象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腐败产生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即腐败的机会、收益大、成本小,并根据这一思路,提出了一些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腐败问题是当今发展研究中一个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腐败的各种表现中可认识到腐败的本质。根据内外因的关系,内因起决定作用,针对许多学者从经济、政治、制度等不同的侧面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本文尝试着从政治行为体的政治心理来分析腐败的产生原因,进而寻求医治腐败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腐败行为在转型的中国严重危害了社会正常发展 ,本文从默顿的理论入手分析了腐败产生的社会成因 ,它包括通过合法途径达到社会目标机会的有限和非法途径的便捷 ,从而提出控制腐败行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从法哲学领域对行政官员腐败产生的本质根源、个人根源及我国行政官员腐败产生的可能性 ,力图对行政官员腐败的法学成因进行探讨,为我国反行政官员腐败法治化提出一定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腐败的主要表现是寻租性腐败,本文运用寻租理论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腐败的现象及危害、产生原因、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苏联党政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后果。一、领导干部的"三公"消费,严重败坏了党风党纪;二、侵吞国家财富的贪官污吏,犹如恶性肿瘤在党的躯体上四处扩散;三、腐败不仅严重腐蚀了党的肌体,而且割断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血肉联系;四、腐败消弱了苏共执政的合法性,阻碍了政治发展进程,毒化了社会政治心理,动摇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阶级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首先简要介绍了已有的对腐败问题的研究,接着介绍了新兴科学--可拓学,并用其来解释了腐败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建立“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物元分析模型提出了解决腐败问题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亨廷顿在《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中,阐述了现代化与腐败的关系,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减少腐败的措施,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和看法。亨廷顿的理论,为我们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钟南才 《科技信息》2011,(24):70-71
本文认为,高校的过于工具化、过于行政化、过于加速化、过于科研化倾向是导致高校腐败的重要原因,并指出,高校的腐败,我们既要看到各种有形腐败,更要关注无形腐败。在分析高校腐败原因,阐释高校腐败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曙光已淡出天宇,而权力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仍是21世纪中国影响最广、破坏性最强的政治问题之一。笔者在分析权力腐败的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遏制权力腐败的治本之策,实现权力行为的正常化。  相似文献   

14.
治理腐败是当前加强政权建设的重要问题。由于腐败具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因此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文中归纳为决策腐败、权力腐败和吏治腐败三种形式。剖析了腐败产生的根源和条件,提出加强教育、提高执法力度、改进和加强监督措施三者并行是治理腐败的重要手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顽疾。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对腐败的治理及理论研究;腐败问题的生成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受个体内在心理的制约。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卑情结,因而,在现实中人们通常要通过追求优越、树立榜样来加以补偿。合理补偿,催人奋进、健康成长,错位补偿则滋生腐败。  相似文献   

16.
腐败主要是权力异化的产物.权力异化就是公共权力蜕变为私有权力,它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权力异化主要来自于对法律制度的凌驾和践踏.因此,只有重视和加强法制建设,才能遏制权力的异化,进而遏制腐败和逐步消除腐败.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以有机体腐败产生气体确定压埋遇难人员位置的新思想,建立了以腐败源定位的最小二乘数学模型;通过有机体腐败实验,对比建立的2种神经网络计算方法的定位效果,结果表明,前向反馈神经网络计算方法更适合井下遇难人员定位.这些工作为根据测定的特征气体(硫醇)的浓度分布推断遇难人员位置打下理论分析和技术开发的基础,减少了救护队员在危险垮塌区域的搜救时间,从而提高了救灾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权力失去制约的现象,有它产生的政治根源和思想根源。如今腐败已经在腐蚀着党和政府的肌体,因而反腐败已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如何有效地反腐败,本文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产生腐败除了经济、法制建设及社会转型的原因外,还有更深层面的文化原因.如果社会文化方面的资源被破坏或匮乏,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很难铲除.为此,我们要大力开发、利用、培植这一资源,从而获得亿万民心认同的向心力、凝聚力,以保证社会的公正、公平与良好运转,与经济、政治联手,有力遏制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的产生、蔓延.  相似文献   

20.
略论寻租与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寻租定义的基础上,论证了寻租和腐败的关系,认为,寻生和腐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两者在行为主体、支付手段及行为结果上的不同特点。提出,专制体制是腐败产生的深层诱因,由管制形成的垄断特权能使寻租活动的发生,寻租可以诱发腐败,并指出我国在制度变迁中必须注重取法律手段才能减少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