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启安 《科学通报》2020,65(27):2979-2983
正乘子理想层是多次调和函数奇点的不变量,在多复变和复几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关启安和周向宇院士合作证明了Demailly提出的关于乘子理想层的强开性猜想,被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Reviews)称为"近年来复分析和代数几何交叉领域最重大的成就之一".作为应用,关启安和周向宇院士合作证明了Demailly-Ein-Lazarsfeld、BoucksomFavre-Jonsson、Demailly-Kollár和Jonsson-Musta?ǎ等提出的多个猜想.  相似文献   

2.
角谷猜想是近几十年来流传的一个数学难题,已引起许多数学爱好者的强烈兴趣。《角谷猜想的推广》虽出自一位业余数学爱好者之手,但猜想有据,推断有理,显示出一定的数学功底。本刊特予刊载。若有朝一日谁能沿着该文的思路而一举解决了角谷猜想,可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位在艰苦条件下勤奋自学的业余爱好者呵!本刊取文有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我们特别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本刊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3.
任世军 《科学通报》1990,35(10):737-737
一、引言 Ainouche和Christofides提出一个猜想:设a,b为2-连通图G=(V,E)的两个不相邻顶点,若,有,则G是Hamilton图当且仅当G+ab是Hamilton图。  相似文献   

4.
李德英  堵丁柱 《科学通报》2000,45(20):2129-2134
所有非平凡、单调的图性质的判定树复杂性等于(2^n),其中n是图的顶点数,这就是关于图性质的Karp猜想,综述关于Karp猜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角谷猜想和黑洞数问题的图论表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论的研究对象是整数,图论的研究对象是“图”,即一些点和连接这些点的一些边。整数和“图”都是离散的数学对象,因此研究它们的学科之间就必然有某种联系。《角谷猜想和黑洞数问题的图论表示》把数论中的两个著名问题用图论的方法表述出来,从而又引出一些尚未解决的新问题,读来饶有趣味。  相似文献   

6.
舒放 《自然杂志》2006,28(3):172-176
对于中国数学界而言,2006年无疑是值得纪念的。两位中国数学家最终证明了百年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庞加莱猜想和黎曼假设、霍奇猜想等一样,并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之一。这一成就是几何拓扑研究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边,美国宣布全球首个癌症疫苗即将上市,这对于人类最终攻克癌症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确定图的独立数、覆盖数、支配数等不变量的问题,已公认为困难问题,因而研究这些不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有意义的。定义1 对图G(V,E),设σ(?)V,若V中  相似文献   

8.
图的重构问题是图论中的著名难题。设G是一个p点图,G_1,G_2,…,G_p是G的p个主子图,重构猜想说:G可由G_1,G_2,…,G_p唯一决定(至多差一个同构)。由于一般重构猜想极难解决,所以许多工作都限于证明一些特殊的图类是可以唯一重构的。  相似文献   

9.
张利民 《科学通报》1985,30(17):1355-1355
1973年,C.Berge猜想:每个4-正则简单图包含一个3-正则子图,1979年,v.Chvátal,H.Fleischner,J.Shechan和C.Thomassen猜想:设G是奇阶4-正则图。若λ_c(G)∈{6,8},则G存在一点x,使得G—x有3-正则生成子图。(λ_c(G)是图G的边圈连通度)。本文以更一般的形式证明这两个猜想为真。 一个图G是强4-边连通的,若G是4边连通的,且对任一个基数为4的边割集5,G—S有平凡  相似文献   

10.
两位研究一个违反直觉的猜想的数学家,解决了一个50年之久的难题。大约在二十年前,德国数学家库尔特·魏格纳(Kurt Wagner)提出了一个关于图的性质的猜想。这个猜想乍一看来令人难以置信,甚至连他的研究生也不敢相信。然而,这个猜想很吸引人,而且因为它很基本和重要,许多数学家都想证明猜想对还是错。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内尔·罗伯逊(Neil Robertson)是其中  相似文献   

11.
一位美国数学家宣称解决了一个著名的猜想,但是他不得不到苏联去取得发言权。一个难住了最优秀的研究者们近七十年的数学猜想现在被路易斯·德布兰吉斯(Lotlis de Bran-卯s)解决了,而这位数学家却被活跃的学术界几乎排除在外。这个猜想称为比勃巴赫猜想,它曾被认为是极其难似证明的,以至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7,(1):46-47
证明庞加莱猜想法国大博学家亨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曾在1904年提出这样一个猜想:“如果一个封闭三维空间中每条封闭曲线都可以收缩成一点,那么这个空间一定是一个圆球。”这个猜想困扰了数学界长达100多年,并被列为“数学世纪难题”之一。如今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  相似文献   

13.
苏健基 《科学通报》1988,33(4):241-241
图G称为k临界n连通的,如果对每一V′(?)V(G),其中|V′|≤k,有k(G-V′)=n-|V′|。这里k(G)表示G的连通度。一个k临界n连通图简称为(n,k)图。这一概念最早由Maurer与Slater在文献[1]中引进。Slater在文献[1]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A 当2k>n时,完全图K_(n+1)是唯一的(n,k)图。  相似文献   

14.
数学的魅力之一在于,有些非常简单的问题可以在好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使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们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解。这方面的例子包括费马的最后定理、开普勒猜想以及四色猜想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到最近几十年才被数学家解决。四色猜想特别吸引了趣味数学家们的注意。这个猜想最终被证明时多少使人们感到有点遗憾,因为一个看来永不枯竭的乐趣源泉就此消失了。  相似文献   

15.
数论中的若干猜想和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陈景润同志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上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后,我国青年中对数论中的若干猜想问题的兴趣显著增加。本刊自创刊以来的一年中收到有关此类稿件甚多,但差不多所有来稿中的数学证明或推导都是错误的,不科学的。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数论的基础知识或是对当前数论的进展情况不了解所致。为此我们请柯召和孙琦同志撰写了《数论中的若干猜想和问题》一文,以供许多有志于数论的业余爱好者了解情况,避免走弯路,浪费青春。  相似文献   

16.
1939年,P.Erds提出猜想:当x>m>1,n>2时,丢番图方程没有正整数解(x,y). 1961年,他证明了[1]:当m>3时茹猜想正确  相似文献   

17.
李翥 《世界科学》2004,(5):26-26
很多数学家都会说,他们正在致力于解决的课题是当今最重要的数学问题。但在这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中,有一个却显得卓尔不群,那就是著名的黎曼猜想。黎曼猜想自1859年由德国数学家弗里德里克·黎曼(FriedrichB.Riemann )提出以来,一直困惑着数学家。最近,随着数学家们开始以物理学的观点来思考这个问题,证明黎曼猜想的努力达到了新的高潮。黎曼猜想是黎曼在数论领域(数论是研究整数的数学分支)的唯一涉足。它阐述了一些关于素数的深刻理论。像2 ,3 ,5和7那样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再没有别的因子的数,似乎在数轴上毫无规律地出现。欧几里德证明了…  相似文献   

18.
图的相似点     
Ulam猜想是图论中著名的难题,迄今尚未解决。在F.Harary与E.M.Palmar的文[2]及F.Harary的《图论》中指出:图中若u和v是相似的,则G-u≌G-v,而逆之不真.  相似文献   

19.
关于黎曼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问题:从人们的实践经验看来,这些问题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是我们暂时却无法对它进行严格的证明.而在数学上,一个命题如果不能严格地证明,它就不能为人们所公认,这种命题只能被称为“猜想”.大家熟知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一个著名的尚未被证明的命题.由著名的数学家黎曼(Riemann)在1859年提出的黎曼猜想,是又一个难以证明的猜想.它的重要之处在于,如果这个猜想解决了,则一大批尚未解决的难题都将得到突破。  相似文献   

20.
潘建中 《科学通报》1986,31(9):719-719
刘璋温综述了Hadamard矩阵(简称为H阵)的研究状况,并引出了一些未获证明的猜想(参见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78,4:55—67).张西华给出了其中猜想4的一个证明(参见、科学通报,29(1984),24:1485—14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