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徐娜 《科学之友》2006,(8):70-71
现代人简直快成神仙了,在节假日的时候纷纷上天、入地、下海,哪儿有趣去哪儿。近年来,不少国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始建造水下宾馆。这些宾馆不仅仅是过夜的住所,其本身就是很重要的旅游景点。水下宾馆可以让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满足人们与“鱼类祖先”共度假期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海军装备的发展中,世界军事大国在极力加强水上航母和水下潜艇的高技术改造和新型高技术航母和潜艇研制的同时,还正在加紧研究设计一种新的海军主战舰只——水下航母,并将其列为21世纪新概念舰船发展的重点。如美国最近就宣布了一项耗资巨大的水下航母研制计划,以使其海军在下世纪能得到这一继续保持海上优势的新型海战装备。这种世人垂青的水下航母,究竟为何物?人们为何对它如此重视?让我们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3.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早在公元前就被人们认识了。但海洋中有没有声音,很长时间人们都弄不清。不少人认为水下是无声的世界,鱼是哑的。但是渔民们很早就知道,如果把耳朵贴在船板上,就可以听到水下鱼的叫声。 海洋声学作为近代科学,一般认为是从1826年在日内瓦湖测量出水中的声速开始,当时用的方法很简单。对海洋声应用的第一次大的推动是“冰海沉船”。面对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触冰山而沉没,科学家提出用声学方法探测水下的冰山。不过最大的推动还是第一次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同处一条正在迅速崛起的国际生态黄金旅游线上的碧峰峡生态乐园和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就是典型代表。但是究竟什么是“生态旅游”,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为此,我们采访了四川省贡嘎山现代冰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庆 先生和雅安万贯碧峰峡有限公司的总裁陈清华先生。 记者:作为现代旅游的杰出代表,生态旅游的提倡者和成功典范,你们是怎么理解“生态旅游”的? 陈庆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概念。实际上, “生态旅游”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而自然而然产生的现代旅游新…  相似文献   

5.
金石 《科学24小时》2006,(10):26-27
亚特兰蒂斯曾是一个具有高度人类文明的大陆,在当今许多民族中有关亚特兰蒂斯大陆的种种描述,具体而生动,但确切的地理范围仍有争论。记载中亚特兰蒂斯文明有发达的港口、现代化的城市,那时人们已有飞机、船舶、通信设备等等,该大陆却在大约12000年前的一场世界性大地震和大洪水灾难中沉入海底。然而,那还并不是人类面临的惟一的“灭顶之灾”!现代的水下考古学发现,茫茫海水可能还吞噬过很多曾经的繁华和文明。玛雅人留下的古建筑?1958年,范伦坦博士来到大西洋巴哈马群岛进行观测研究。他是一个深海潜水好手,在水下考察时,他意外地在巴哈马…  相似文献   

6.
轮船在大海上航行,人们往往只能听到海鸟的叫声以及浪涛哗哗作响声,总以为水下是一个无声的寂静世界,大海是一个静谧的王国。在古代,人们就把鱼当作世界上最安静的动物,“缄默如鱼”这句有名的成语便是说明。 从表面上看,鱼儿在水中怡然自得地游来游去,似乎毫无声响。然而,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试听,发现大多数鱼类都能发音,它们善于“歌唱”,并且喜欢聚集在一起举行“音乐会”!整个海洋是鱼音繁杂的世界,各种鱼类都有自己的“语言”。其实我国人民早就知道水中的鱼会出声。《游览志》中便有“石首鱼其声如  相似文献   

7.
海市蜃景,美丽动人,但它的形式有很多,因而不能以“海市蜃楼”一言以蔽之。海上太阳蜃景、海上幻景,还有“假冒”海市蜃景的海洋平流雾,这些都是海上虚无缥缈的奇景。而那些“海市蜃楼”、“空中城堡”、“水下宫殿”等描述,则只是基于人们对海市蜃景的丰富想象而已。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初期,当海上的争斗越演越烈的时候,辽阔的洋面上又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军士们第一次见到这个吐着火舌,轰着炮火,飞落着战鹰的怪物时,还认为敌人在施展妖术,请来了海神。 然而,随着这个怪物的频频出现,关于它的谜也就解开了。它就是现代战争中主宰海洋的兵器——航空母舰! 航空母航是专门供海军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机动海上机场。其基本任务是载机作战,攻击敌人水面、水下、空中和岸上目标,并支持其他兵力。其制空、制海半径可达1000公里以上,是海军兵器中唯一能执行“立体战”的特殊军舰,人们把它称作当代海上霸王。  相似文献   

9.
宋涛 《世界科学》1999,(9):39-40
如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战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类先进武器如精确制导武器、智能化武器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绦乱。然而,一些国家的军事家对此提出了新的看法,他们认为:“他们其实正在浪费一种天然的战争资源,因为动物给未来战争所带来的益处将超出人们的想象”。据悉,当前美军正在研究使用成群的蝙蝠携带燃烧器去点燃敌方的重要军用目标;日本海军也正在研究用“虾兵部队”,即利用弹指虾发出的“哒哒”声,掩没进攻潜艇在前进中发出的声响,使敌方水下侦音装置难以觉察。由此可见,如此…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观看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影视资料时,往往惊叹“战斧”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的“百发百中”、B-2B隐身轰炸机的远程奔袭、现代装甲战车的纵横驰骋、海上巨无霸的勃勃英姿等波澜壮阔的画面。但又有多少人思考过在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大显身手的背后是功能奇特的雷达在为它们指示目标、制导跟踪、提供诸元、修正误差呢?由现代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雷达已经成为现代战场上的“千里眼”和各种武器平台的“火眼金睛”。  相似文献   

11.
电子计算机、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等高科技产品正在不断进入人们的工作领域,随着工作方式的日益现代化,也带来了一些新的“职业病”。 据美国劳工部宣称,90年代的主要职业病之一是“反复紧张性损伤症”。这种以手、腕、臂功能性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现代职业病,医学专家称之为“肌骨骼病”。发病者主要是长时间从事电脑数据输入、键  相似文献   

12.
继埃及金字塔之后,一些建筑被冠以“规模最大”等头衔,有些建筑则跻身世界奇迹之列。建筑尚且如此,科学工程当然不甘落后。目前,世界上出现了不少规模惊人的大型科学工程,有些已投入运转,有些正在建造当中,有些则仍停留在制图板上。其中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国际空间站、澳大利亚“太阳塔”、气候变化模拟计划、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世界末日”种子库、太空梯和ANTARES水下中微子探测阵列被科学界称为世界九大科学工程。LHC位居其首。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东北的名城沈阳,正在兴建着一座科学宫,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建筑群,坐落在沈河区夏宫北侧,青年路东侧。这个建筑项目是1998年沈阳市三大重点工程之一,设计单位是实力雄厚的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科学宫的设计思想是什么,有哪些特色呢? 设计师们的首要考虑是,科学宫外观要与相邻的标志性建筑物——夏宫、体育中心相协调。因此,科学宫采用了近似圆形的造型,以求在景观上与周边建筑物相互呼应。 科学宫建筑群由主体建筑、培训娱乐中心和穹幕影区这几部分组成。主体建筑面积为2.162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7米,地下1层,地上4层。培训娱乐中心为3层和4层,建筑面积1.0483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5.55米。穹幕影区有6层,建造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高度28.75米。建筑群总面积为3.4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13,(10):2
五台山五峰宾馆是全国劳动模范、民营企业家李生祥创办的民营企业。五台山五峰宾馆创建于1993年11月,1995年5月1日开始运营。五台山五峰宾馆坐落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台怀镇、是目前五台山规模最大、服务最优、常年营业的,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3个管理体系认证的涉外旅游饭店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围绕着三峡工程的上与不上,利与弊等,我国朝野各界之间有一场旷日持久的热烈而尖锐的争论,对立双方各持一是、互不相让,以至几乎马上要立项的工程不得不延缓。一场急风暴雨似的争论暂告停息之后,却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我国水能资源这唯一“富甲天下”的自然矿藏实际上绝大部分还“藏之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新名词。有人认为,多媒体系统将像个人电脑在80年代那样,改变90年代乃至21世纪的人类世界。 时下,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因为多媒体技术正在影响着现代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并将对人类未来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一场全球场的“多媒体旋风”正在刮起,所有关心多媒体技术的人们都在关注着这场新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09,(9):38-38
浩瀚的海洋,瞬息万变、神秘莫测,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困惑着人们的谜团,在等待解开。 铁塔 1964年8月29日,“艾尔塔宁号”科学考察船航行至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km左右抛锚停泊,按照南极考察计划开始工作,他们把一台深水摄像机下潜至4.5km的海底进行水下拍摄工作。一天,考察结束后,当技术人员对当天拍摄的胶片进行显影处理时,在一张胶片上发现奇特的东西,当胶片放大洗成照片后,清晰地看到一个顶端呈针状的水下“铁塔”,  相似文献   

18.
正在北京顺义,有一个美丽的汉石桥湿地公园,经过了几次乔迁的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家全面展示并介绍世界各国100多年来电话发展的专业博物馆,馆藏约十万件展品,静静地向人们讲述着人类通信设备—电话,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  相似文献   

19.
奇云 《世界科学》2004,(8):9-12
现代人来自何方?这是一个困惑人们很久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正在做出种种推断和论证。生物学家深信,人类共同的母亲是存在的,这就是“线粒体夏娃”——  相似文献   

20.
生活水准     
“世界上还有一种人呢!”斯奇夫大声说道。 他是银河巡逻飞船的助理观察员,身上穿着金碧辉煌的礼服。此时,正坐在餐桌的首位,与离别多日的家人欢聚一堂。他那人丁兴旺的家庭正在倾听他讲话,有八个耳朵、九张嘴和二十一二只眼睛直对着他。 “这种人嘛,是一种哺乳类的智慧动物,生活在一个行星上面,我们去过那里。”斯奇夫开始讲述。家人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嘴都张开了。他看了大家一眼,接着讲下去:“一个人有一个头……” “只有一个人?”妻子弄不明白。 “是这么一回事,”他耐心地解释着。“这种智慧动物单个时叫一个人,多数时叫人们。他们的总体叫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