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湘西北现行推广品种湘杂油6号、秦优7号、油研7号、9号、10号、中油821、蓉油4号七个品种作试材,对其抗菌核病进行田间鉴定,了解不同油菜品种的抗(耐)病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发病株率、病情指数差异具显著性;开花始期与发病株率呈显著负相关;各品种小区产量差异无显著性.其中湘杂油6号发病株率和病情指数最低;油研9号小区平均产量最高。是优质高产、耐病的品种;油研10号抗逆性、耐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大麦、油菜的抗耐病性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比较了上海地区大麦抗、感黄花叶病的品种和油菜耐、感菌核病的品种间的酶谱差异。结果表明,两类作物的抗耐病性在酶谱上呈现相同趋势。感病品种的酶带数量和强度要高于抗耐病品种。试验显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可作为大麦、油菜抗病育种中的一个鉴定手段予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甜菜丛根病是由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引起,以甜菜多粘菌(P.betae)作为传毒媒介的主传病害,该病在我区发展蔓延速度较快,对甜菜生产威胁很大.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措施防治此病,普遍认为做有效的措施就是种植抗耐病性品种许多研究机构正在通过多种途径加紧培育抗病品种已取得显著成效在近期内只有稳定地提高现有品种的耐病水平加快抗耐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来减轻危害降低损失才是真正切实可行的措施据此,对一些推广品种进行了耐病性鉴定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抗燕麦孢囊线虫的春小麦品种和种质资源,采用室内二龄幼虫接种法和田间病圃鉴定法,对21个青海省春小麦品种和88份春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测试。室内二龄幼虫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小麦品种及种质资源均不同程度的感病,其中4个小麦品种的单株根系白雌虫和孢囊量大于10小于20,属于中感,剩余17个小麦品种及88份小麦种质资源均为高感;田间病圃鉴定结果表明:8个小麦品种和42份小麦种质资源的Pf/Pi值≤1,表现抗病,其余13个小麦品种及46份小麦种质资源表现感病。田间病圃鉴定受当年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表现抗病的品种及种质资源比例偏高,室内二龄幼虫接种鉴定结果更为准确。本研究可为春小麦抗燕麦孢囊线虫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地区种植的耐抽薹白菜品种,在高原生态条件下对国内外收集的32个大白菜品种进行耐抽薹性鉴定。通过调查播种至抽薹天数,初步评价其抽薹性;测定不同品种中心柱长度,对抽薹性进行再评价。结果表明:大白菜不同品种之间的耐抽薹性差异很大;32个品种按其耐抽薹性初步分为耐抽薹性强、中、弱和易抽薹4类。通过再评价,最终筛连出耐抽薹性强的品种5个,耐抽薹性中的品种3个,耐抽薹性弱的品种11个,其中耐抽薹性强的品种可以在青海地区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6.
李铭东  刘永刚 《甘肃科技》2013,29(8):138-140
推广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危害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010年,在田间采用0.1%丝黑穗病菌土覆盖种子接种的方法,对25份玉米杂交种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表现抗病1份,中抗4份,感病13份,高感7份,大多数玉米品种对丝黑穗表现感病。加强玉米品种抗性鉴定与评价,对于有效控制丝黑穗病和和品种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甜豌豆资源鉴定与田间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优良的甜豌豆品种,对收集的60份国内外豌豆资源开展了田间鉴定,初步鉴定获得15份甜豌豆资源。依据口感测试和单株结荚数选择4份甜豌豆品种进行田间品种比较试验。试验表明,WD-023在熟性、产量和品质性状上均表现较优,WD-009和WD-008次之。上述3个品种需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并安排多点生产试验来评价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15个加工番茄品种进行了田间抗早疫病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无抗病品种,耐病品种6个,占40%;感病品种9个,占60%。对加工番茄早疫病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小区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2%锰锌·霜脲氰WP对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为8.1μg/mL,70%代森锰锌WP、58%甲霜·锰锌WP、10%苯醚甲环唑WP次之,其它的药剂抑菌效果较差。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2%锰锌·霜脲氰的防治防效最好,可达81.2%,其次是10%苯醚甲环唑WP、70%代森锰锌WP、58%甲霜·锰锌WP,防效分别为73.1%、71.0%和61.0%。  相似文献   

9.
采用Willimas鉴别系统对采自重庆市涪陵区、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的4份根肿病菌菌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4个地区生理小种分别为4号,11号,7号,7号。利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在4号为优势小种的重庆市涪陵区发病区对79个甘蓝新组合进行了抗性鉴定,其中表现高抗、抗病、耐病和感病的分别有8,20,20,31个。从中选择8个具有抗性且经济性状较优良的组合进行室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甘蓝新组合GZ04,GZ09,GZ40,GZ76和GZ80为耐病杂种组合,GZ03,GZ19和GZ78为抗病杂种组合,其中GZ78表现为高抗。  相似文献   

10.
水稻品种耐旱性鉴定的形态学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耐早性鉴定是选育耐早水稻品种的前提。以22个水稻、陆稻和早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组合)幼苗反复干旱存活率、播抽历期(日数)、株高、单穗重、着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方面的变化趋势。苗期耐旱性鉴定中,采用幼苗反复干旱存活率,对苗期耐旱性进行评价,全生育期耐旱鉴定中,通过多重相关分析和产量结构分析,筛选出播抽历期(日数)、株高和单穗重3个与产量形成关系最密切因素的干旱胁迫指数,构成综合耐早指数,采用综合耐旱指数作为评价水稻品种全生育期耐旱性的指标,最后提出了苗期耐旱性鉴定和全生育期耐旱性鉴定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能否将黑稻的有益性状转移到普通稻上,改善普通稻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千粒重,是本项研究的出发点和期待达到的目的。现将研究情况的进展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选用3个黑稻品种和11个普通稻品种,采用3种组配方式配制21个杂交组合。杂交于温室内进行,收获F_0及亲本种子,第二年将F_0种子栽植于田间,调查亲本及F_1代植株叶色、种皮色、有效分蘖数、株高、穗长、穗茎长、穗粒数及干粒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12.
我省春小麦品种资源抗旱性探讨王梅春,刘杰英,陈永军(定西地区旱农中心,743000)1991-1993年,笔者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1744份春小麦品种资源分别在定西和黄羊镇进行了抗土壤干旱,抗大气干旱和抗细胞脱水性鉴定,定西县...  相似文献   

13.
云南青稞种质抗大麦黄矮病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云南丰富的青稞种质资源,进行抗BYDV抗病性鉴定.通过对61份青稞种质或品种进行连续2a田间抗BYDV鉴定及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4份种质表现易感BYDV,17份种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BYDV抗性,其中3份种质表现出对BYDV明显抗性,且抗性较为稳定.为培育抗性品种、持续有效地控制黄矮病的危害提供了新的抗源.  相似文献   

14.
冀绿豆2号是以高阳绿豆为母本、泰国绿豆作父本于1986年人工授粉杂交,采用系谱法于1991年从F6代中选育的种性稳定的优良变异单株,经连年繁育优选至1995年9月上旬,聘请省内外有关专家进行田间观察鉴定,以其突出的生物学性状和独特的丰产能力获得与会者一致好评。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为符合当前“两高一代”标准,正式定名。该品种前期生长稳健、后期不早衰。抗旱、抗涝、抗病、抗倒,并具有一定的耐虫性。早熟、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结荚部位集中在中上部,不但能调节田间小气候,田鼠危害也很轻。从1994-1996年连续三年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以来,我市主要病虫尤其地方性害虫偏轻发生,除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与往接近外,三化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大发生频率不同程度下降,降幅为2.1-63.6%,90年代以前的主要害早稻蓟马、稻瘿蚊、粘虫成为次要害虫。主要病虫发生面积为害损失减少一半左右。主要成因:①发迹耕作制度和品种布局,减少病虫源田和桥梁田;②推广抗(耐)病虫品种;③实行适度蔬植和科学肥水管理;④推广使  相似文献   

1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细条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oc)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病害.为了探明水稻对细条病的应答机制,我们应用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研究了水稻品种明恢63在水稻细条病病菌侵染后不同时期的全蛋白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鉴定以及分析归类.共鉴定出17种表达上调的蛋白和10种表达下调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水稻对细条病侵染的信号识别及防卫应答,其中包括信号转导类蛋白、防卫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和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蛋白等.  相似文献   

17.
用Morris和Smith(1977)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五个马铃薯品种“冰岛”3号,“燕子”,“米拉”“克疫”和国外引种Y—18等45株地上部分出现“束顶”、矮缩、上部叶片直立、卷曲的田间感病植株进行鉴定。在其中半数以上的植株中发现了PSTV。取电泳测定阳性的病株茎尖组织汁液摩擦接种Rutgers番茄,进行生物测定。证明和电泳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为证实凝胶电泳分离的PSTV—RNA的侵染性,从凝胶柱的PSTV—RNA区带中提取核酸,感染Rutgers番茄,结果表明侵染性和PSTV—RNA区带是一致的。每次鉴定所需病株茎尖组织样品量的试验表明,取2—4克组织进行凝胶电泳,测定的重复性较好。实验证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马铃薯田间植株中的PSTV,迅速、可靠、两天内可完成12个样品的鉴定,适于在无病毒种薯生产、抗病毒育种及无病亲本选育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利用细胞工程培育耐强盐碱水稻优种,最近取得重要进展.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利用水稻体无性系技术培育出的耐强盐碱新品系,已进入田间产量鉴定阶段.据初步测定,该品系具有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抗病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点,单位面积产量可比一般品种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细条病菌物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oc)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病害.为了探明水稻对细条病的应答机制,我们应用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研究了水稻品种明恢63在水稻细条病病菌侵染后不同时期的全蛋白变化,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鉴定以及分析归类.共鉴定出17种表达上调的蛋白和10种表达下调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水稻对细条病侵染的信号识别及防卫应答,其中包括信号转导类蛋白、防卫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和参与蛋白质合成的蛋白等.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辣椒种子发芽和苗期耐冷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低温下发芽鉴定和苗期低温处理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等方法,研究了8个辣椒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冷性反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对低温反应存在的差异。低温下室内耐冷性鉴定指标为15℃和20℃。低温引起细胞膜透性改变,导致电解质外渗,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同时出现萎蔫、倒伏等冷害症状。根据种子发芽率、膜透性变化等生理指标的综合评定,可将8个品种的辣椒分为:耐冷力强(麻辣三道筋、北京茄门、四平头)、耐冷力中等(西夏牛角王、保加利亚尖椒、伊犁牛角椒)、耐冷力弱(洛椒4号、洛椒6号)3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