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几年来,非洲外交空前活跃,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全向外交”、“合作伙伴多样化”等口号,一些国家长期存在的“一边倒”外交倾向有明显改观。开展多元化外交,已成为非洲外交引人瞩目的新趋势。非洲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和密切。这是随着非洲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增强而兴盛起来的。在七十年代,西非地区最早出现了两个生气勃勃的经济共同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和西非经济共同体。八十年  相似文献   

2.
5月10日,就在他刚从南非卸任回国仅一个多月,中国外交部发言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他被中国政府任命为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表,围绕达尔富尔问题展开工作。他是资深外交官,在外交战线上整整工作了35年,他熟谙非洲事,曾任驻津巴布韦大使、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和驻南非大使。他一头扎进了"达尔富尔事务"中:接触苏丹政府高层,实地考察达尔富尔难民营,到美国、法国,协调各方意见,并同各媒体打交道,做增信释疑的工作。一时间,"特别代表"成了苏丹问题上的外交明星。他就是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中国政府达尔富尔问题特别代表刘贵今。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南非总理博塔访问了西欧八国。这是二十年来南非总理首次欧洲之行,被南非高级官员称之为“历史性的旅行”。南非当局确曾想赋于博塔此行以历史性的意义。首先,南部非洲出现了缓和气氛,南非同安哥拉签订了双方军队脱离接触的卢萨卡协议,又同莫桑比克签订了互不侵犯协定,在取得了这些重大外交突破后,南非想因势冲出非洲,走向欧洲,以改善其国际上的孤  相似文献   

4.
李莹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4):11-12,23
我国作为石油消费国,有必要以外交来促进中国的石油安全和对外石油合作,为石油企业海外寻油铺路搭桥。基于非洲作为石油供应来源地的战略地位上升,中国在非洲积极开展石油外交。通过研究中国对非洲石油外交的当前发展情况来探索其主要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曾记得,去年9月,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三届反对种族主义世界大会上,非洲国家提出了“有关西方国家应该就殖民统治和奴隶贸易对非洲国家进行道歉和赔偿”的正义要求。而且,在美国、以色列以中途退出会议相要挟的情况下,非洲国家仍坚持让会议文件将奴隶贸易视为“反人类罪行”,并取得了胜利,充分显示了非洲外交的力量。在今年6月八国首脑会议上,南非、尼日利亚、塞内加尔、阿尔及利亚和埃及等五个非洲主要国家的领导人首次应邀与会,就非洲发展问题和世界大国首脑平等对话,并促成会议发表了一份长达19页的允诺对…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非洲足球运动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南非足球发展成为大型国际足球经济的中介,在某种程度上积极寻找来自非洲"内陆"的足球人才,并为那些寻求更高级训练平台的运动员提供暂时性的驿站。尽管南非足球超级联赛对于很多非洲足球运动员是一个跳板,但是它依然留住了很多优秀球员。更加重要的是,非洲在南非世界杯期间推出各种积极政策,有利于推动非洲的足球发展,有利于留住本土足球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互联系的行为体纷纷通过经济的手段进行“博彝”,实现政治大国目标,是日本战后外交追求的主要目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看,日本对中国、东盟、印度、非洲和拉美等地区推行经援外交,其实质在于为其政治目标服务。从日本的经援外交的发展与变化,分析日夺在经援外交上的成败与得失,可为新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过去一年,非洲在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国外交图谱中则出现了更加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非洲在中国外交中的权重和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64个沿线国家中除了埃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埃及苏伊士运河)没有别的非洲国家。我们去非洲国家访问,每次都听到他们希望进入"一带一路"的声音。去年5  相似文献   

9.
7月中旬在开罗举行的第二次非洲国家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决议,要求各国对南非和葡萄牙实行抵制。会议决定成立两个事务局,一个负责协调各国的行动,对南非实行有效的抵制;一个负责协调各国的合作,抵制葡萄牙。非洲国家把抵制南非白人种族主义者和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当作是对向未独立的非洲国家人民斗争的有力支援。在1963年5月第一次非洲国家首脑会议以前,加纳等国家,就已对南非和葡萄牙实行抵制。第一次非洲国家首脑会议以后,许多非洲国家进一步采取抵制措施。自1963年5月以来,对南非殖民当局和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进行抵制斗争的情况如下: (一)断绝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或禁止南非和葡萄牙籍公民入境。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几内亚、马尔加什、摩洛哥、  相似文献   

10.
10月7日至15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其任期即将结束之际以点带面地匆忙走访了马里、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南非和安哥拉5国。这既是克氏任职内唯一的一次非洲之行,也是10年来美国国务卿首次正式访非。克氏此行虽受到高规格的外交礼遇,但其所推销的美国主张却接二连三地碰了“钉子”。克氏此行目的有三:一是鼓吹建立一支由美国“支持和训练”、由非洲人组成的非洲危机反应部队。二是诱压非洲国家放弃对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争取连任的支持。三是争取非洲国家增加对尼日利亚军人政府  相似文献   

11.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23,(13):8-9
<正>非洲和平代表团访问乌克兰和俄罗斯,提出“非洲版”和平计划6月16日至17日,由南非、赞比亚、塞内加尔、埃及、科摩罗和刚果共和国领导人组成的非洲和平代表团接连访问乌克兰与俄罗斯。1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代表团举行了联合发布会。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发布会上提出了非洲和平计划十点建议,包括这场冲突必须得到解决、必须通过外交手段达成和平谈判、缓和冲突、根据联合国宪章尊重各国人民的主权、有关国家都需要安全保障、确保农产品和化肥流通等。泽连斯基表示,只有在俄军完全撤出占领领土后,乌克兰才有可能与其进行和平谈判。  相似文献   

12.
<正>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是非洲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作为二十国(G20)集团成员国中唯一的非洲国家,以及金砖国家、非洲联盟等平台机制的主要成员,南非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了解南非总统制政体以及服务总统的资政辅政体系,可以一窥其基本政治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外交活动历来是属于国家对外的政治活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日益突出,外交关系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经济外交就是变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经济外交的含义,经济外交的产生原因,经济外交与传统外交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开展经济外交的有利条件,从而得出经济外交必然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日本首相安倍2013年以每月至少出访一次的频率访问25个国家、"华丽"地启动了"地球仪外交"后,在2014年第一个月份进一步扩展其"地球仪外交"射程、全力开展"全方位"首脑外交。当我们转动地球仪"俯瞰"安倍倾力推进的"地球仪外交"时,发现安倍"地球仪外交""忽略"了日本的近邻——中国,且安倍足迹遍布中国周边和中国的重要朋友——非洲,这  相似文献   

15.
日本首相安倍2013年以每月至少出访一次的频率访问25个国家、“华丽”地启动了“地球仪外交”后,在2014年第一个月份进一步扩展其“地球仪外交”射程、全力开展“全方位”首脑外交。当我们转动地球仪“俯瞰”安倍倾力推进的“地球仪外交”时,发现安倍“地球仪外交”“忽略”了日本的近邻——中国,且安倍足迹遍布中国周边和中国的重要朋友——非洲,这不能不令人忧虑安倍大力推行“地球仪外交”的战略意图以及未来中日关系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6.
在南非还有一股势力不容忽视,它要求独立于将来的新南非。请看:南非白人当局在统治南非的过程中,采取了一项对南非非洲人分而治之并企图最终剥夺非洲人南非国籍的种族隔离计划——建立10个"黑人家园"。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于9月3日至4日举行,届时中非领导人将聚首北京,共商新时期中非友好合作发展大计,携手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放眼全球,除了中国,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或计划开展"对非峰会外交"。比如,不久前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  相似文献   

18.
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其间,3月25日,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发表了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演讲,全面阐述了中非关系以及中国对非政策主张。习主席访非引发了国内对非洲、中非关系的广泛关注。其实,非洲在过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是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所,下设中东、非洲、国际关系、社会文化四个研究室及南非和海湾两个研究中心。研究范围涉及西亚、非洲73个国家和地区,以西亚非洲地区和国家当代政治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问题为研究重点,同时开展对该地区社会文化、民族宗教和  相似文献   

20.
正7月7日至11日,印度总理莫迪出访了东南非国家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亚和肯尼亚。莫迪此次访非是短期内,自今年5月末6月初印副总统安萨里访问北非国家和6月中旬印总统穆克吉访问西非国家以来,印度高层政要对非洲大陆的第三次访问。印度高层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对非洲各区域重要国家外交访问的事实充分显示出了这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