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语言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学习中,迁移是指母语对目标语的影响。正迁移有助于学习者更快地理解目的语,而负迁移则会妨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本文以语言迁移理论为依据,探讨在二语习得中如何掌握迁移规律的运用艺术,这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姣彧 《科技信息》2012,(18):177-177
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的母语往往会对其二语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即母语迁移,其分为对二语学习起积极作用的正迁移和起负面作用的负迁移。而母语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一种,就是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来指导学习者的二语学习,在本文中将对母语迁移理论进行阐述并对母语策略在听、书、读、写、译的教学方面的应用进行初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王慧 《科技信息》2009,(25):184-184
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起着重要作用。按其性质,语言迁移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习得时间不等三种。其中负迁移对二语学习者影响更为显著。语言负迁移可以分为语音层面的负迁移、语义层面的负迁移、句法层面的负迁移以及语用层面的负迁移等四种。语言负迁移的纠正可以分为知识性负迁移纠正、情景性负迁移纠正和行为性负迁移纠正等三种。按照正确的方式纠正语言负迁移能够有效促进二语学习者的二语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语际语语用学领域,人们试图通过对语言学习者言语行为的跨语言和跨文化对比分析,揭示语际语使用的语言语用和社会语用特征。文献研究显示不仅不同语言文化学习者对社会变量、礼貌策略的感知是不同的,而且不同认知能力即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对社会变量、礼貌策略的感知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言语行为语用迁移与语用发展不仅与学习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相关联,而且与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息息相关。同时也说明,无论学习者语言水平发展到何等程度,学习者的语用能力都无法达到本族语者的语用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琴 《科技信息》2009,(31):279-279
"语言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学习的或者没有完全学习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迁移不仅仅是传统的迁移研究中所指的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影响,它还可以指学习者已经学习的任何其他语言的知识对于新语言学习的影响。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而语言迁移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影响着二语习得。文章旨在从构词法的角度来探讨语言迁移在词汇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迁移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迁移一般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在外语学习中,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异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湘方言在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蓝婷 《科技资讯》2012,(4):207-207
母语习惯如果有利于养成外语习惯,那么母语对外语学习者的促进作用被称为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对于越南语学习者来说,已经掌握的汉语和英语知识对学习越南语的迁移也是如此。我们在教授越南语过程中利用母语和英语的正迁移,有助于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加强英语记忆,巩固和提高师生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8.
语言迁移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评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之分,因而也就有所谓的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会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快地理解目的语,而负迁移则会妨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讨论和分析母语对第二语言的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使教师和学生能在英语的教与学中更好地结合中英文语言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异同,能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创造逼真的英语环境,学会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9.
在语际语语用学领域,人们试图通过对语言学习者言语行为的跨语言和跨文化对比分析,揭示语际语使用的语言语用和社会语用特征。文献研究显示不仅不同语言文化学习者对社会变量、礼貌策略的感知是不同的,而且不同认知能力即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对社会变量、礼貌策略的感知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言语行为语用迁移与语用发展不仅与学习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相关联,而且与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息息相关。同时也说明,无论学习者语言水平发展到何等程度,学习者的语用能力都无法达到本族语者的语用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黄瑞锋 《科技信息》2008,(3):476-477
英语虚拟语气是英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本文试从虚拟语气的本质含义这一角度,总结了表达虚拟语气的动词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1.
英语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界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英语教学当中的难点.首先解释了虚拟语气的定义以及这种叫法的由来,然后综合介绍评述了中外英语语法界对它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最后从时态意义的角度提出建议采用"二分法"即把虚拟语气分为be型和were型两大类来教授,并详细介绍列举了这一语法内容在"二分法"下的各种形式和此种分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情态动词should在虚拟语气句型中有时可以省略,有时不能省略,其用法常常使许多英语学习者感到困惑。将时态理解为“表示动作或状态与说话时刻关系的动作词语形式”,便于我们从全新角度认识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和祈使句式。在此基础上,作者从语义及句法结构两方面比较分析了should一词在两种虚拟语气句型中的不同用法,并且探究了该词的用法来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科技英语和科技俄语的虚拟语气进行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14.
中式英语是中国人英语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它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它的形成有着深层的原因,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古楠 《山西科技》2011,26(1):128-130
从被动语态法、虚拟语气法、否定法及时态倒退法4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商务英语中的委婉语的表达方式,以期帮助商务工作者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中达成交易,促成合作,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是对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水平的测试,本文主要就历年四级试卷中词汇和语法结构部分的考点进行了归纳,并列举了其中虚拟语气的常考语法点。  相似文献   

17.
厉建娟 《科技信息》2011,(1):I0219-I0220
英语动词的使用灵活多样,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CLEC和BROWN两个语料库提取的语料为依据,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keep动词的使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keep的使用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V+ADJ和V+N/POUN类联接存在着过度使用。而V+N/PROUN+ADV和V+N/PROUN+PRE存在着使用不足或者误用。笔者进一步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及其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外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姚朝华 《科技信息》2011,(3):311-312
英语学习过程中,形式多样的特殊句型结构常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特殊句型归纳为There be句型、强调句、虚拟语气、被动语态的基础上各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句子结构加以详尽分析,并介绍一些有用的翻译技巧,做到翻译准确、到位、得体。  相似文献   

19.
李楠  张彩波 《科技信息》2011,(9):I0010-I0011
中国文化在学习者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在不同方面制约着学习者英语作文水平的提高。中西文化差异在作文结构、词汇选择、句型选择和论据选择等方面的负面迁移是影响作文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进而敦促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增加文化渗透的途径,更有效地提高学习者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政治辩论这一特定的文体,以二零零四年布什和克里的第一场总统辩论赛文本为语料,尝试着把语气隐喻作为一种视角,旨在分析政治辩论语篇中语气隐喻的言语功能。试图说明语气隐喻不仅是政治辩论的一种语言特色,而且对实现辩论的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加深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理解和感悟,更有效地提高他们对目标语的运用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